界面新聞記者 | 陳慧東
6月21日晚間,中環海陸(301040.SZ)披露公告稱,公司因2023年度首次業績預告與實際業績差異較大,且盈虧性質發生變化,信息披露不準確,收到江蘇證監局警示函。
中環海陸財務部門未能準確預計公司2023年經營業績情況,導致公司首次業績預告信息披露不準確。鐘宇作為中環海陸財務負責人兼董事會秘書,未能忠實、勤勉地履行職責,違反了《信披辦法》第四條規定,對中環海陸上述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
同日,公司還收到深交所發出的監管函。上述函件顯示,根據公司1月31日披露的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盈利310萬元至460萬元。4月10日,公司對上述業績預告進行修正,預計歸母凈利潤為虧損3400萬元至2500萬元。4月23日,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虧損3219.04萬元。公司首次業績預告與實際業績差異金額較大且盈虧性質發生變化。
此外,5月14日,深交所曾對中環海陸發出年報問詢函,要求說明在境內業務毛利率為負的情況下,公司繼續承接境內訂單的原因及商業合理性;要求詳細說明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公司經營的外部環境和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風險,以及針對影響業績的不利因素公司擬采取的應對措施。
中環海陸回函稱,國內全市場風電整機商風電機組投標均價持續走低;本期公司產品平均價格為7847.61元/噸,較上年度下降3.11%。公司2022年和2023年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4.07%及53.10%,受下游行業特別是風電行業需求的影響,下游客戶報價下降及回款周期延長,為控制風險,公司主動放棄承接部分訂單,導致公司產能利用率不足。
回函顯示,中環海陸去年的產量也有大幅下滑。受海上風電項目啟動放緩,投資建設規模有所下降,市場需求階段性不足的影響,公司本期產量較上期減少4.52萬噸(2022年產能為11.6萬噸)。
上述回函顯示,中環海陸毛利率水平落后于多家同行業公司。從收入來源的具體行業來看,公司的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風電、工程機械、礦山機械、核電等行業領域。其中,風電行業收入占比較高,占比將近80%。2023年,中環海陸風電業務實現收入4.89億元,較2022年減少42%。

上述回函顯示,人事變動方面,三名曾在財務負責人和董秘職位任職的高層辭職。
- 曹景榮2015年4月擔任中環海陸董事、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2021年12月時任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曹景榮辭職。曹景榮因個人原因離職,離職后自主擇業不在公司擔任職務。
- 蔣惠娟2022年2月擔任中環海陸財務總監,2022年11月時任財務總監蔣惠娟辭職。蔣惠娟因個人原因離職,離職后自主擇業不在公司擔任職務。
- 張曉杰2021年11月入職中環海陸任證券事務代表。2022年8月擔任中環海陸董事會秘書。2023年5月,張曉杰因個人原因離職,離職后自主創業不在公司擔任職務。
6月7日,中環海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根據新“國九條”及相關法律法規,公司目前未觸及風險警示的相關情形,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各項業務也在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