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馬財經 武麗娟
編輯|高巖
存在自家財務公司的錢竟然取不出來了?前“東北首富”張宏偉的“東方系”旗艦公司東方集團(600811.SH)遭遇了“匪夷所思的風險”。
6月18日,老牌“農業巨頭”東方集團自曝,因東方財務公司近期流動性暫時趨緊,東方集團及子公司在東方財務公司16.4億元的存款出現大額提取受限情形。
對此,上交所火速下發監管函,要求東方集團自查在財務公司的存款存放和使用情況,相關資金是否被控股股東及關聯方挪用,是否構成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以及前期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
6月19日晚,東方集團控股股東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方有限”)及實控人張宏偉緊急發出《承諾函》,承諾將變賣資產還錢,并保證上市公司的存款安全性。
6月19日,東方集團股價一字跌停,創下2007年以來的股價新低,股價已跌至1元/股附近徘徊。截至6月21日,報收1元/股,市值36.59億元。
自從1994年登陸A股,上市已有30個年頭的東方集團主營業務為農產品加工銷售、土地及房地產開發和其他業務。
張宏偉以東方集團為核心構建起了龐大的“東方系”,跨界多個業務領域。在民生銀行2000年上市前夕,張宏偉的“東方系”入股,與劉永好的“新希望系”和盧志強的“泛海系”并列民生銀行股東勢力中的“三大系”,是其最著名的投資案例。
與“東方系”同期的許多民營資本系族也因為各自不同的發展模式,迎來截然相反的命運。比如曾在金融市場呼風喚雨后又落幕的“明天系”、“中植系”、“星美系”;頻頻賣資產套現的“復星系”、“新理益系”;走產業擴張路線的“方大系”、“萬向系”;愈來愈低調的“銀泰系”、“涌金系”......當許多名噪一時的“系族”企業或衰亡或式微或轉型之際,,依然活躍的“東方系”又能否在云譎波詭的資本市場守住商業帝國?
16億存款去向成謎,東方集團收函
截至6月17日,東方集團及子公司在東方財務公司存款余額16.4億元,約占東方集團2024年一季度末貨幣資金(25.02億元)的65.55%,貸款余額為6.66億元。
東方財務公司是東方集團的關聯方,也是東方集團的“內部銀行”,由東方集團控股股東東方有限持股55.43%,東方集團自身也持有東方財務公司30%股權。即便是這樣的關系,但東方財務公司依然無法給東方集團大額提取存款?據公告,直接原因是東方財務公司近期流動性暫時趨緊,頭寸不足。
對于此次存款大額提取受限,東方集團表示,將增加公司短期流動資金周轉壓力,對公司生產經營和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公司已根據《風險處置預案》的有關規定及時啟動風險處置程序,要求東方財務公司采取積極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暫緩或停止發放貸款、回收資金等措施化解風險,確保公司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
那么,導致東方財務公司頭寸不足的深層次原因有哪些呢?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分析,存款提取困難可能的原因包括:東方財務公司近期流動性暫時趨緊或涉及訴訟等。東方財務公司存貸比高達130%,嚴重不匹配監管要求,這可能是導致流動性問題的信號之一 。此外,東方集團的母公司頂格質押與債務展期,顯示出流動性危機信號。
不過,東方集團回應稱,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公司所持股票質押主要為公司貸款提供質押擔保,屬于正常的融資行為。公司將持續關注股票價格,如有重大事項將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6月19日晚,控股股東東方有限及實際控制人張宏偉緊急表態,將通過處置旗下聯合能源、UEP風能股權等資產回籠資金,幫助解決東方財務公司流動性問題,保障東方集團資金安全。上述安排將在未來3-6個月內完成。
此外,張宏偉曾以聯合能源股份為東方集團23.5億元貸款提供擔保,若東方財務公司的流動性問題影響了東方集團償還貸款,張宏偉將以上述股份的質押處置款代為償債。
柏文喜認為,擔保逾期可能導致東方集團面臨訴訟,需承擔連帶責任保證責任,增加東方集團的財務風險,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和信用評級。還可能影響東方集團未來的對外擔保能力,限制公司為子公司或其他關聯方提供擔保的額度 。
不過,東方集團表示正在與銀行積極溝通協商,盡快妥善處理上述債務逾期事項。同時,公司也在密切關注東方集團有限公司債務逾期以及公司擔保進展情況,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東方系”起家于農業
東方集團于1989年成立于黑龍江哈爾濱市,主營業務為現代農業及健康食品產業。主要產品包括大米加工銷售、油脂加工銷售等。除了農業領域,東方集團的業務還涉及房地產、金融、港口。
工商資料顯示,東方集團還分別持股民生銀行(600016.SH)和錦州港(600190.SH),也曾是新華人壽、民族證券、海通證券的大股東之一。自從東方集團通過投資涉足其他上市公司和金融機構開始,麾下公司就被冠以“東方系”。
2015年,東方集團曾創下13.44元/股的高點,2020年8月份階段性高點是5.5元/股,但此后一直下跌,今年4月份經歷了一波上漲,5月中旬重歸跌勢。目前,東方集團股價已達“1元紅線”,市值不足40億元。截至3月末公司股東戶數10.4萬戶。
從經營數據看,2023年,東方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0.8億元,同比大幅下滑46.01%,凈利潤-15.57億元,這也是繼2021年以來,連續第三年虧損,公司解釋虧損的主要原因為房地產業務資產處置未達預期,以及報告期公司主營業務現代農業及健康食品產業業務量縮減。2021年、2022年分別虧損17.19億元、9.96億元。3年累計虧損金額為42.72億元。
不過,2024年一季報顯示,東方集團扭虧為盈,凈利潤為1.72億元。公司解釋,主要是償還部分有息債務、銀行借款利率下調致財務費用同比減少,以及公司優化人員及薪酬結構,壓降費用支出致管理費用同比減少。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以目前的退市規定,東方集團低于面值退市的風險非常大,因為一旦預期形成,投資者可能會爭相賣出會進一步打壓股價,接近或低于面值。
考驗“資本大佬”張宏偉資源、人脈、資本運營能力的時候到了。張宏偉能否化險為夷?年內見真章。
控股股東4.54億貸款逾期,資產負債率71.12%
雖然實控人緊急出面表態,不過東方集團面臨不小的資金壓力。
首先,截至2023年末,東方集團的貨幣資金賬面余額為31.79億元,帶息債務合計卻約為186億元。短期借款余額為81.5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余額為52.57億元,遠超在手現金。
據新媒體“界面”統計,截至2023年末,東方集團資產受限合計達269.81億元,占當期總資產比重約71%,占當期凈資產比重高達164%。這其中包括存貨、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和其他流動資產等,而這些資產主要用于抵押貸款。
而東方集團的控股股東東方有限資金緊張也早有端倪。
5月27日,東方集團公告稱,公司為控股股東東方有限在哈爾濱市龍江銀行龍騰支行不超過4.55億元流動資金貸款提供連帶擔保,融資期限不超過1年,擔保期間為借款期限屆滿之次日起三年。
目前,上述貸款已于4月20日到期,東方有限尚未償還貸款本金余額4.54億元。東方有限正在與龍江銀行龍騰支行協商展期等解決方案。
據公開審計報告,2023年,東方有限總資產689.33億元,總負債490.28億元,資產負債率71.12%。企業預警通顯示,2018-2020年,其總資產均在700億之上。2019年,官網顯示,總資產曾達近千億元。
來源:企業預警通
除了控股股東抵押擔保的拖累,地產資產處置也出現了問題。2023年,受房地產行業持續下行、政府土地供應節奏等影響,東方集團房地產業務相關資產處置工作不及預期。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東方集團房地產業務板塊子公司東方安頤(北京)城鎮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資產負債率達121%,且連續多年虧損。同期,東方集團對北京青龍湖盛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合作開發款余額為14.86億元,已計提壞賬準備3.52億元。
東方集團表示,將持續推動房地產資產的有效處置,推動二級開發項目投資回款以及一級開發項目前期投資成本的返還工作,著力壓縮負債規模,以優化財務狀況。
因此,東方集團能否順利且快速“去房地產化”,成功實現轉型升級,依然有待時間的檢驗。
事實上,2022年以來,“東方系”所持股權接連遭到司法凍結和司法標記。目前,凍結警報已經解除。2021年6月,民生銀行曾給予東方有限2021年度集團最高授信額度人民幣134.6億元,支用限額人民幣129.6億元,期限一年。張宏偉自2000年起即擔任民生銀行董事會副董事長,其在民生銀行2000年上市前夕入股。
沈萌表示,雖然實控人表態積極,但表態不能實際化解財務困境,也不能釋放風險,所以上市公司的經營壓力并未得以實質改善。
東方集團表示,截至2023年末,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存貨中房地產相關項目賬面價值合計67.49億(扣除存貨跌價準備),其他應收款中合作開發項目賬面價值21.3億(扣除壞賬準備),投資性房地產科目余額52.08億,合計140.87億。公司正在加快推進存量房地產相關資產處置,爭取盡快實現資金回籠。大部分債務均有足額抵質押擔保,具備清償能力,且公司一直與債權人保持良好的溝通,目前不存在較大償債風險。
“東方系”崛起成就“東北首富”
上世紀七十年代,二十多歲的張宏偉,曾是哈爾濱的一個普通“包工頭”。
1984年成立了哈爾濱東方建筑公司,四年后公司更名“東方企業集團”,并在1994年成功上市, 主營業務為大米加工銷售、油脂加工銷售、豆制品加工銷售、農產品購銷及農業供應鏈服務等。東方集團成為中國最早實行股份制改造并獲準上市的民營企業之一。
張宏偉雖出身于建筑行業,卻極其聰慧、擅交際。很快就開始嘗試借助資本的力量,進行擴張,通過重組、收購等的方式,投資了錦州港、民生銀行、新華人壽等企業,因此有“資本獵人”之稱。
東方集團有限公司參控股四家知名上市公司:東方集團、聯合能源(0467.HK)、民生銀行(600016.SH)、ST錦港(600190.SH),主要投資和經營現代農業及健康食品、石油天然氣及新能源、信息安全、金融、資源物產、港口交通、新型城鎮化開發七大產業。
據Choice 數據,截至3月31日,張宏偉通過西藏東方潤瀾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東方集團有限公司直接持有上市公司30.11%的股份。
1994年,《福布斯》首次對中國富豪排名,張宏偉名列第二,僅次于劉永好兄弟,成為當時的“東北首富”。1999年當胡潤首次發布中國富豪榜時,張宏偉名列其中,排名第六。至今20多年過去,他始終始終名列前茅各類富豪榜。到2024年胡潤全球富豪榜時,其財富為300億元。
1995年錦州港重組,當年10月份張宏偉以1.4億元拿錦州港超過30%的股份,成為錦州港的董事長。
去年2月21日,出于自身經營發展的需要,東方集團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的方式從2022年9月份至2023年2月21日合計減持錦州港5%股份,套現金額約為3.8億元。早在2022年第二季度,東方集團已減持錦州港1383萬股。
經過多次減持,東方集團持有ST錦港的比例由2022年的14.7%減少到了今年一季度末的2.91%,其中質押4000萬股。因連續四年財報虛假記載,虛增營收86億元,虛增利潤1.8億元,2024年5月31日ST錦港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
聯合能源主要從事石油及天然氣業務。截至2023年末,張宏偉直接持有聯合能源 57.45%股份。2021年、2022年,聯合能源營收分別為60.8億元、96.0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36億元、23.24億元。2023年,聯合能源虧損超17億港元,同比由盈轉虧。
而張宏偉在金融領域的步伐也并不順利。新華保險在2004年上市擱淺,東方集團也逐步退出。
民生銀行是張宏偉金融版圖上剩余的優質資產之一。目前,張宏偉任民生銀行副董事長。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東方集團持有民生銀行12.8億股,占總股本2.92%,其中質押12.68億股。不過,疫情期間的2020年至2023年,民生銀行營收已經四連降。
據公告披露,截至2023年末,東方集團及其關聯企業在民生銀行及附屬公司的貸款余額為95.99億元。外界也在擔憂東方集團的資金周轉壓力是否會波及民生銀行。
對于未來轉型,東方集團表示,為降低經營風險,自2023年開始持續縮減毛利率較低的大宗農產品貿易業務,不再追求規模效應,進一步專注于農副食品加工業務,重點推進海水提鉀項目產業化,實現公司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資本大佬”張宏偉親自“救場”,能否讓東方集團化險為夷?“東方系”還能否稱雄資本市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壓力給到了張宏偉,接下來就看長袖善舞的“資本獵人”如何突出重圍。
你還知道“東方系”哪些故事?評論區留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