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2024年首個被查中管干部被開除黨籍:借礦產開發斂財,故意泄露國家秘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2024年首個被查中管干部被開除黨籍:借礦產開發斂財,故意泄露國家秘密

鐘自然是2024年首個被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的中管干部,落馬前已經退休一年多。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2024年6月2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自然資源部原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鐘自然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

鐘自然是2024年首個被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的中管干部,落馬前已經退休一年多。

故意泄露國家秘密

公開簡歷顯示,鐘自然出生于1962年8月,今年62歲,安徽安慶桐城人。1979年至1983年,鐘自然就讀于合肥工業大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1983年8月任化工部化學礦山規劃設計院干部。1985年9月,他開始攻讀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礦床學專業碩士、博士學位。

鐘自然長期在地質勘探和礦業開發領域工作,1991年9月,其獲任原地質礦產部礦產開發管理局干部,1994年5月起歷任原地質礦產部礦產開發管理局法制處副處長、處長,礦產開發管理局副局長等職務。

1998年7月,鐘自然被任命為原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副司長,2003年1月任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院長、黨委副書記,2005年1月任原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司長,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院長、黨委副書記,2007年3月任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2011年11月任原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

2014年6月,鐘自然被任命為原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書記,并接任局長,后任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黨組書記等職,2022年9月到齡退休。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指出,經查,鐘自然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對抗組織審查,不信馬列信鬼神,搞迷信活動;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違背組織原則,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在組織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在干部選拔、職工錄用工作中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廉潔底線失守,搞權色、錢色交易;道德敗壞。

鐘自然被指公器私用,將地質調查、礦產開發等權力作為斂財納賄的工具,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企業經營、項目承攬、礦權審批等方面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違反國家保密規定,故意泄露國家秘密。

界面新聞注意到,以往紀委監委對腐敗官員的通報中,“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的表述并不多見。此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原司長孫國峰、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原副書記戴向暉、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原副廳長王錦河、西安體育學院原副院長白躍世等都曾被指“泄露國家秘密”。其中,孫國峰已因犯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等罪被判刑。

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故意使國家秘密被不應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國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觸范圍,情節嚴重的行為。刑法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地礦反腐風暴未停

2023年以來,我國地礦領域也掀起反腐風暴,已有多名官員落馬。進入2024年以來,貴州省國土資源廳原廳長朱立軍、黑龍江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原局長張財、廣東省地質局局長黃德發等先后被查。

地礦腐敗是個老問題。此前,因為行業的特殊性,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乃至大型國有企業中存在的腐敗風險點,在地質和礦業部門幾乎通通存在。

同時,地礦系統腐敗行為的查處難度也很大。《廉政瞭望》雜志在2017年就指出,該行業的專業性極強,存在各種不確定性。一座礦山的儲量究竟如何,開采難度有多大,假如把礦山轉讓出去,是低價賣礦還是甩掉了包袱?這些問題不僅外人一頭霧水,甚至非專業的監督機構也無法核實。

2023年7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在剖析陜西省自然資源執法局原局長陶虎生嚴重違紀違法案時介紹,礦產資源開發領域政策支持力度大、資源集中、資金密集,行業統籌性強,是腐敗問題易發高發的行業。相對其他領域,礦產資源審批程序復雜、時間較長,有些礦業權申請人為盡快取得礦業權,便想盡辦法尋找“捷徑”。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礦產資源法律事務部主任曹旭升律師對界面新聞指出,礦業腐敗主要原因還是制度設計問題,我國礦業開發的制度設計跟國際上成熟國家的做法還是不太一致,導致有些礦權人通過正常途徑無法獲得礦業權,從而不得不進行灰色交易。

據介紹,我國的礦業權出讓制度經歷了從無償到有償、從“申請在先”方式到競爭性取得等變化。早年,由于缺少充分市場競爭,礦業權出讓環節存在違規審批等現象,腐敗叢生。

“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后之所以把‘招拍掛’作為首選,跟當年的腐敗風暴、環保風暴等都是有關聯的,在那個特定時期,自然資源系統有多名官員落馬,為了減少腐敗行為,也是為了規避責任,行政主管機關逐漸讓‘申請在先’方式退出了市場。”曹旭升說。

他表示,“申請在先”方式是國際通行的做法,現在取消之后,導致各地行政機關沒有重新設置礦業權的動力,有些想取得礦業權的人,由于行政機關不釋放礦業權,現在也無法受讓一級市場所出讓的礦業權,沒有辦法只能通過非法的方式去獲取。

“現在‘申請在先’沒有了,只剩‘招拍掛’和協議價,協議價滋生了腐敗了土壤,‘招拍掛’看似公平公正,但是這種方式在條件設置的時候,不排除有些傾向性的條件,中間也會產生圍標或限制有些機構不能參與的腐敗條款,所以說‘招拍掛’和協議本身并不能避免腐敗的滋生,‘申請在先’方式也不必然產生腐敗。”曹旭升說。

2024年1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再次發文指出,自然資源部門負有對土地、礦產等資源進行管理、使用、規劃等職責,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通常具有高額回報率,因此在審批、行政執法、規劃、資源出讓、辦證等諸多環節的尋租空間都很大,腐敗問題易發高發。

曹旭升指出,通過這次的案件說明,國家礦業開發應當從制度設計上作一些考量,去除那些滋生腐敗的土壤,這樣腐敗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小一些。礦業領域經過這些年的反腐,貪腐行為確實相對減少,但是作為各級行政管理人員,應該引以為戒,千萬不要再蹈覆轍。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2024年首個被查中管干部被開除黨籍:借礦產開發斂財,故意泄露國家秘密

鐘自然是2024年首個被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的中管干部,落馬前已經退休一年多。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2024年6月2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自然資源部原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鐘自然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

鐘自然是2024年首個被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的中管干部,落馬前已經退休一年多。

故意泄露國家秘密

公開簡歷顯示,鐘自然出生于1962年8月,今年62歲,安徽安慶桐城人。1979年至1983年,鐘自然就讀于合肥工業大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1983年8月任化工部化學礦山規劃設計院干部。1985年9月,他開始攻讀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礦床學專業碩士、博士學位。

鐘自然長期在地質勘探和礦業開發領域工作,1991年9月,其獲任原地質礦產部礦產開發管理局干部,1994年5月起歷任原地質礦產部礦產開發管理局法制處副處長、處長,礦產開發管理局副局長等職務。

1998年7月,鐘自然被任命為原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副司長,2003年1月任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院長、黨委副書記,2005年1月任原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司長,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院長、黨委副書記,2007年3月任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2011年11月任原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

2014年6月,鐘自然被任命為原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書記,并接任局長,后任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黨組書記等職,2022年9月到齡退休。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指出,經查,鐘自然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對抗組織審查,不信馬列信鬼神,搞迷信活動;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違背組織原則,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在組織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在干部選拔、職工錄用工作中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廉潔底線失守,搞權色、錢色交易;道德敗壞。

鐘自然被指公器私用,將地質調查、礦產開發等權力作為斂財納賄的工具,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企業經營、項目承攬、礦權審批等方面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違反國家保密規定,故意泄露國家秘密。

界面新聞注意到,以往紀委監委對腐敗官員的通報中,“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的表述并不多見。此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原司長孫國峰、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原副書記戴向暉、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原副廳長王錦河、西安體育學院原副院長白躍世等都曾被指“泄露國家秘密”。其中,孫國峰已因犯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等罪被判刑。

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故意使國家秘密被不應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國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觸范圍,情節嚴重的行為。刑法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地礦反腐風暴未停

2023年以來,我國地礦領域也掀起反腐風暴,已有多名官員落馬。進入2024年以來,貴州省國土資源廳原廳長朱立軍、黑龍江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原局長張財、廣東省地質局局長黃德發等先后被查。

地礦腐敗是個老問題。此前,因為行業的特殊性,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乃至大型國有企業中存在的腐敗風險點,在地質和礦業部門幾乎通通存在。

同時,地礦系統腐敗行為的查處難度也很大。《廉政瞭望》雜志在2017年就指出,該行業的專業性極強,存在各種不確定性。一座礦山的儲量究竟如何,開采難度有多大,假如把礦山轉讓出去,是低價賣礦還是甩掉了包袱?這些問題不僅外人一頭霧水,甚至非專業的監督機構也無法核實。

2023年7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在剖析陜西省自然資源執法局原局長陶虎生嚴重違紀違法案時介紹,礦產資源開發領域政策支持力度大、資源集中、資金密集,行業統籌性強,是腐敗問題易發高發的行業。相對其他領域,礦產資源審批程序復雜、時間較長,有些礦業權申請人為盡快取得礦業權,便想盡辦法尋找“捷徑”。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礦產資源法律事務部主任曹旭升律師對界面新聞指出,礦業腐敗主要原因還是制度設計問題,我國礦業開發的制度設計跟國際上成熟國家的做法還是不太一致,導致有些礦權人通過正常途徑無法獲得礦業權,從而不得不進行灰色交易。

據介紹,我國的礦業權出讓制度經歷了從無償到有償、從“申請在先”方式到競爭性取得等變化。早年,由于缺少充分市場競爭,礦業權出讓環節存在違規審批等現象,腐敗叢生。

“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后之所以把‘招拍掛’作為首選,跟當年的腐敗風暴、環保風暴等都是有關聯的,在那個特定時期,自然資源系統有多名官員落馬,為了減少腐敗行為,也是為了規避責任,行政主管機關逐漸讓‘申請在先’方式退出了市場。”曹旭升說。

他表示,“申請在先”方式是國際通行的做法,現在取消之后,導致各地行政機關沒有重新設置礦業權的動力,有些想取得礦業權的人,由于行政機關不釋放礦業權,現在也無法受讓一級市場所出讓的礦業權,沒有辦法只能通過非法的方式去獲取。

“現在‘申請在先’沒有了,只剩‘招拍掛’和協議價,協議價滋生了腐敗了土壤,‘招拍掛’看似公平公正,但是這種方式在條件設置的時候,不排除有些傾向性的條件,中間也會產生圍標或限制有些機構不能參與的腐敗條款,所以說‘招拍掛’和協議本身并不能避免腐敗的滋生,‘申請在先’方式也不必然產生腐敗。”曹旭升說。

2024年1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再次發文指出,自然資源部門負有對土地、礦產等資源進行管理、使用、規劃等職責,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通常具有高額回報率,因此在審批、行政執法、規劃、資源出讓、辦證等諸多環節的尋租空間都很大,腐敗問題易發高發。

曹旭升指出,通過這次的案件說明,國家礦業開發應當從制度設計上作一些考量,去除那些滋生腐敗的土壤,這樣腐敗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小一些。礦業領域經過這些年的反腐,貪腐行為確實相對減少,但是作為各級行政管理人員,應該引以為戒,千萬不要再蹈覆轍。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江县| 石家庄市| 辽宁省| 黑龙江省| 江津市| 江华| 修文县| 依安县| 外汇| 柯坪县| 凤庆县| 华安县| 喀什市| 涿鹿县| 合江县| 吉林省| 新安县| 乐东| 昌邑市| 兰西县| 台南县| 武平县| 合江县| 汨罗市| 七台河市| 犍为县| 会泽县| 通山县| 富顺县| 依安县| 东至县| 长兴县| 杭锦旗| 霍林郭勒市| 阳高县| 清新县| 邵阳市| 彰化县| 丹阳市| 贵德县| 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