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苗藝偉
6月20日,界面新聞記者從中國銀聯獲悉,銀聯網絡已于近日完成微信支付收款碼場景的“全量接入”,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取得了新進展。
這意味著,2024年6月起,隨著微信支付經營收款碼的開放,微信支付各類收款碼實現向銀聯網絡的全場景開放。
中國銀聯方面表示,此次銀聯與財付通微信支付的開放合作是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的又一成果,也是各機構秉持積極開放態度,持續深化互聯互通的體現。中國銀聯將持續發揮卡組織的樞紐和協調作用,持續推進與財付通、支付寶等產業各方的開放合作。
據界面新聞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這次銀聯網絡新增的微信二維碼受理場景主要是經營收款碼,即小微個體及商家,而此前接入的主要是個人碼。自今年6月起,無論線上、線下任何場景,微信支付均支持云閃付用戶的掃碼。
6月19日,界面新聞記者嘗試在一家個體商戶通過云閃付APP掃碼,在掃微信收款碼后,云閃付APP中顯示通過“銀聯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完成支付;而支付寶方面,在同一商家通過云閃付APP掃支付寶收款碼完成支付后,則顯示通過“快速收款碼”完成支付。
另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截至目前,支付寶尚未對銀聯網絡全面開放線下商戶收款碼,“全量接入”工作仍然“進展緩慢”。
自2020年以來,中國銀聯成為連通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等各方條碼支付互通的中心樞紐之一。
在對接支付寶、微信互通方面,自2020年以來,中國銀聯對支付寶、微信開始基于條碼互聯互通業務展開密切溝通;2021年,在監管部門的推動下,中國銀聯宣布分別與微信、支付寶先后在全國范圍內的線下商家收款碼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但初期僅基本局限于部分地區的部分商戶;2022年末,銀聯宣布已經基本完成“入淘、入微”,覆蓋了淘系、騰訊系等眾多線上場景。
在連通商業銀行方面,2021年6月,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等共同建設推出“云網平臺”(銀聯云閃付網絡支付平臺)。經過三年的建設,截至2024年1月,已經有76家銀行、86款APP接入銀聯云閃付網絡支付平臺,這意味著,經過銀聯對各家商業銀行手機銀行APP條碼支付后臺改造,各手機銀行APP用戶也可以在線下掃微信條碼、支付寶個人碼進行支付。
除此之外,在與境外條碼互聯互通方面,銀聯國際表示,在東南亞,多國央行加快建設本國支付體系,推進二維碼支付網絡“兩兩對接”漸成趨勢,銀聯國際推出“網絡互聯互通”合作模式,這意味著銀聯只需與境外二維碼網絡一點對接,即可快速、大規模相互開放二維碼受理網絡,本地商戶無需改造和換碼,這種方案將有利于推動我國的支付網絡和東盟區域網絡跨境互聯互通進程,推動我國金融技術標準“走出去”。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2023年以來,馬來西亞PayNet、越南NAPAS、柬埔寨Bakong等東南亞本地支付網絡先后與銀聯達成協議,約定基于該模式,規模化推動當地錢包,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網絡中使用,同時也將實現旗下商戶全部支持境內銀聯支付產品。
2024年5月,銀聯國際還與日本樂天銀行(Rakuten Bank)合作開通后者手機銀行App支持銀聯二維碼支付,樂天銀行用戶可直接使用手機銀行App在本地、來華或跨境消費時掃銀聯二維碼完成支付。銀聯也成為首個為當地居民提供二維碼支付服務的中國支付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