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隨著部分海外權益市場的接連上漲,公募正在爭相布局海外指數產品。
本周,華安法國CAC40ETF聯接基金發售,募集規模上限為3億元。本月14日,境內首批投資沙特阿拉伯市場的ETF——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和南方基金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正式獲批。兩只ETF通過投資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ETF的形式,為境內投資者打開了投資沙特資本市場的大門。
6月10日,景順長城基金外方股東——景順集團在歐洲市場推出了首只緊跟A股創業50指數的ETF產品,標志著A股指數出海進程邁出重要一步。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8日,目前共有295只QDII產品(只計算主代碼),合計規模為4280.5億元。
截至6月18日收盤,目前規模在110億元以上的QDII產品共有11只,以場內ETF居多。其中,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ETF、華夏恒生科技ETF的資產凈值為356.66億元、282.54億元、209.24億元。

雖然規模較大,但從業績來看,跟蹤港股恒生指數的相關產品“很受傷”。以華夏恒生互聯ETF為例,該基金自2021年1月26日成立至今跌幅超為63.1%,華夏恒生科技ETF自成立以來則跌去了近五成。
今年以來,隨著被動指數產品的大發展,共有18只QDII產品成立,合計規模為25.71億元。不過,從募集規模來看,2億元以上的QDII產品僅有7只。
“目前一些聚焦在中國香港市場的QDII產品跌幅較大,如恒生科技、醫藥等,這主要是受整體行業業績下滑及未來幾年行業預期存在不確定性的雙重影響。”某公募市場營銷部人士表示,今年以來虧損的QDII基金中“港股及中概股的含量”不低,這就倒逼公募管理人去尋找更優質的海外投資標的。今年很明顯的一個現象就是大家將目光投向小眾市場,比如法國、沙特、越南、印度等市場。
不過,也有基金經理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港股的估值吸引力仍在,預計在經濟數據驗證和盈利恢復的背景下重走升勢。
“在選擇跨境ETF的目標市場時,我們會以堅持國家戰略、服務資本市場發展、服務投資者為出發點,選擇市場成熟度高、增長潛力大、投資者了解較充分且投資意愿強的市場核心指數。”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助理總監倪斌表示,跨境ETF產品可以降低國內投資者投資于境外市場的門檻,使得國內投資者能夠更方便、快捷地進行全球資產配置,豐富收益來源、分散風險。
今年以來,以納指100、納斯達克指數為跟蹤的QDII產品接連創下凈值新高,引發不少投資者的追隨。購買QDII基金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嗎?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在購買QDII基金時,投資者用人民幣進行申購,基金公司利用其外匯額度把人民幣換算成外幣進行投資;當投資者贖回基金時,基金公司再以當時的匯率換算成人民幣返還。因此,匯率的變化對QDII基金的實際業績會有一定的影響。建議投資者選擇基金時,盡量充分考慮匯率問題,投資周期越長,匯率波動對產品最終業績表現造成的影響就越大。
此外,美股等海外市場過去一兩年積累了較大漲幅,市場明顯超買,中短期積聚了一定風險,投資QDII產品的投資者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