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極客電影
最近兩個月,Netflix的股價又坐了一波過山車。
△Netflix股價走勢
有朋友問我,二姐夫,發生甚么事了?
我只能說,Netflix自從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后,這碗飯越吃越香了。
事情還要從4月中旬Netflix公布一季度財報講起。
挖下大坑的一季度
Netflix一季度新增933萬用戶,全球用戶總數達到2.696億,超出市場預期。
△Netflix一季度的用戶增長遠超去年同期
與此同時,他們一季度收入增長15%至94億美元;凈收入23億美元,同比增長79%,同樣滿足了市場期望。
不得不說,這份成績單非常漂亮。
于是數據公布第二天,Netflix股價狂跌10%。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今年的美國股市,稱得上是妖風陣陣:
比如Meta,一季度營收和盈利均高于預期,核心廣告收入增長也在提速;
但就是因為二季度收入預計無法達到市場預期,再加上扎克伯格表示將繼續重金投入AI,于是股價狂跌近20%。
反觀特斯拉,一季度營收相比去年大降9%;
但就是因為馬斯克說了一句會加速推出廉價車型,公司股價不跌反升。
一句話概括就是,市場關心的不是當下,而是企業未來幾個季度的成長性。
而在成長性上,至少在一季度,Netflix自己是顯得底氣不足的:
Netflix在一季度財報公布后說,將從2025年開始停止披露新增用戶數據,只有在達到重大里程碑——比如全球用戶達到三億時,才會公布新的用戶數據;
Netflix自己的解釋是重新調整業務發展重心,優先考慮提升收入和利潤。
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公司對接下來的用戶新增數量缺乏信心。
最后市場給出了相應的反饋,也不奇怪了。
濃眉大眼的Netflix也開始貼廣告了
當然,兵來將擋,面對市場的不看好,Netflix有它自己的對策。
從2022年下半年起,Netflix就針對自己的用戶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到了今天,這套拳法已經初見成效:
第一拳是“打擊賬戶共享“,簡而言之就是不再讓不住一起的羊毛黨一起拼號。
這個措施收效也十分明顯:2023年下半年,Netflix新增用戶2200萬,創歷年同期最高紀錄,是2022年下半年新增數量的兩倍多。
Netflix把這一成績就歸功于打擊賬號共享,并表示未來還會出臺更多打擊措施。
另一套拳法是:推出”含廣告套餐“。
作為新的收入來源,廣告費將在Netflix的收入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流媒體行業的主要平臺都在快速擴展自己的”含廣告套餐“用戶比率,其中Amazon Prime Video、Peacock和Paramount+都超過了七成。
哪怕是相對保守的迪士尼和HBO也都有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用戶選擇”含廣告套餐“。
而Netflix只有區區7.5%。
△各大流媒體平臺的廣告用戶滲透率,來源:EMARKETER
當然,這是Netflix之前強調用戶體驗直接相關;
但通過不同的套餐功能與價格區隔用戶,并在中低端形成競爭力,這會是Netflix未來兩年內在北美和歐洲重要發力方向。
2023年,平均每個Netflix帶來的廣告收入為4.08美元,預計2024年將增長三分之一,達到5.28美元。
在未來的兩年里,戶均廣告收入還將保持兩位數增長,最終達到戶均7.88美元。
△每個Netflix用戶帶來的平均廣告收入(預期)
最新的數據也顯示含廣告套餐對于Netflix的巨大潛力。
5月中旬Netflix 宣布,含廣告套餐的月活用戶從一年前的500萬飆升至4000萬。
而半年前的2023年11 月,含廣告套餐的月活用戶還僅僅只有1500萬。
目前Netflix超過40%的新注冊用戶是含廣告套餐用戶,含廣告套餐已經成為用戶增長的主力。
而就是在宣布含廣告套餐月活用戶達到4000萬之后,Netflix的股價三步并作兩步,迅速填補了一季度財報公布后的缺口。
市場已經認可了“含廣告套餐”未來的持續增長潛力——這就是Netflix股價走出挖坑-填坑曲線的原因。
誰會是Netflix真正的對手?
疫情過后,流媒體行業整體增速全面放緩。
Antenna的數據顯示,2023年流媒體行業用戶整體增長10.1%,而2022 年的整體增長則為21.6%。
流媒體的整體流失率(取消訂閱)也在上升:2023年四季度行業整體流失率甚至躍升到了6%,連Netflix最大的競爭對手Disney+也是如此。
雖然但是,Netflix作為行業老大,流失率依然遠低于競爭對手,只有2%的水平。
△各流媒體平臺客戶流失率,來源:Antenna
目前來看,Netflix在流媒體行業的一哥地位還是非常穩固。
尤其是在競爭對手多多少少有些內亂的情況下(比如Paramount公司很有可能被收購),流媒體行業整個市場格局在未來2-3年內不會有什么大的變化。
△流媒體平臺用戶占有率
對于流媒體行業來說,現在是時候將業務重點從“新用戶獲取“轉移到”存量用戶管理“方面了。
新的趨勢將推動各家流媒體平臺設計更復雜的營銷和產品策略、新的核心戰略績效和生產更多的高粘性內容。
而現在的Netflix在做的,就是靠自己的原創和專有內容,守住自己的客戶群。
△2023年Netflix美國市場內容庫里超過半數是獨家內容(原創+獨家授權)
就像我之前的Netflix財報分析里曾提到的,對比競爭對手,Netflix是一家業務單純的小公司。
它沒有傳統電視網、沒有歷史悠久的Studio和內容庫,也沒有線下的娛樂與零售內容。
它的內容創作出來以后變現模式非常單一,這就意味它必須比競爭對手的內容更優質,更能吸引受眾訂閱觀看,而不是IP化在主題公園里或者被制成毛絨玩具擺在貨架上(盡管Netflix也非常想這樣)。
那么,如何掌握內容投入和訂閱收入之間的平衡就成為了一門藝術。
2024年Netflix的內容預算預計會保持在170-180億美元之間,回到了2022年的水平。
在經過了過山車一般的2022-2023年,再加上Netflix的自由現金流現在穩穩地保持在正數,Netflix現在算是徹底扎穩腳跟,可以和競爭對手慢慢地在存量市場進行拉鋸戰。
△Netflix歷年在內容上的投入
2024 年 3 月的數據顯示,Netflix 占據了美國電視觀看總時間的8.1%,超過 Hulu、Prime Video 和 Disney+的總和。
而全部流媒體時間占電視觀看總時間的13%,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比例。
△ 美國各流媒體平臺占據電視觀看時長
流媒體大戰已經進入存量時代,而在存量市場上什么最重要?當然是ARPU(戶均收入)。
跑馬圈地基本結束后,起碼在北美和歐洲市場,流媒體服務提供商們將會非常默契地逐步抬高訂閱價格。
更大的利好則在于傳統電視的衰退。
媒體行業預計,2024 年第三季度將是美國流媒體收入超過付費電視收入的轉折時刻。
付費電視的行業收入(訂閱費用+廣告收入)在2017年達到歷史最高值;十年之后,也就是2028年,付費電視的行業收入只有歷史峰值的一半。
市場還預測,到2029年,美國付費電視家庭數量將降至5070萬戶,是2015年的一半。
如果預測成為現實,這意味著未來幾年美國將流失大約1000萬付費電視家庭,而毫無疑問,這些家庭將成為一個或多個流媒體服務提供商的客戶。
更重要的是,廣告商將在流媒體平臺投放比傳統電視還要多的廣告預算,因為到那時,家庭電視屏幕的主角已經變為流媒體——不論是對劇集、娛樂秀、電影還是體育直播。
所有這些依托于有線電視網絡的傳統媒體公司都會最終走向沒落,有線電視網絡正在持續萎縮并最終被互聯網徹底取代。
所以真正能夠站在互聯網平臺上和Netflix展開技術競爭的,并不是傳統媒體企業,而是那些有錢有技術和Netflix競爭的公司,比如Apple和Amazon。
而這些公司,又有一個共同點:
他們并不真正關心媒體行業,而只是想要把媒體娛樂業務作為自己王國巨大拼圖的一部分。
比如Amazon,進入媒體行業的時間幾乎和Netflix一樣長,但Netflix 2023年發布的熱門節目可能比Amazon史上發布的所有節目都要多。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Netflix依然處于一個獨特的生態位:
互聯網行業中唯一的重量級內容生產者,或者說,媒體巨頭中唯一的互聯網技術與運營專家。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未來的媒體行業將被互聯網和AI兩大技術共同夾擊和改造。
5月底Bloomberg報道,谷歌和Meta已經和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就授權內容用于AI視頻生成學習和應用進行接觸。
兩家公司都在積極開發“文生視頻“的技術,希望支付數千萬美元獲得電影公司的內容授權,以便訓練模型。
生成式AI的業界一哥,ChatGPT的創造者OpenAI公司也在推進類似的授權。
好萊塢電影公司熱衷于討論如何使用AI來降低創作成本,同時保護作品不被盜用。他們擔心將電影和電視節目內容交給科技公司,最終會無法控制這些內容的使用方式。
毫無疑問的是,Netflix在這波技術大潮的沖擊下,將比迪士尼、華納將更有應對的優勢。
結語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Netflix在成長的道路上尋找到了一個又一個新鮮多汁的橙子:
之前是吸引傳統有線電視的“剪線族“(Cutting the Cord),然后是海外市場,接著是打擊共享賬戶,現在輪到了含廣告套餐。
后面還有什么呢,或許是體育直播,或者流媒體跨平臺綁定?
不管怎么說,Netflix找到了一個又一個業務增長的新曲線,終于從2021年的深V急跌中,在兩年時間里爬回到接近歷史高點。
目前含廣告套餐這個”橙子“汁水仍然很多,所以Netflix股價繼續上行,是大概率事件。
△股價顯示,Netflix已經活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