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訊 子煜
編輯|方圓
隨著汾酒2023年成功突破300億大關,凈利潤首破百億,“清香復興”聲量再度高漲。龍頭拉動下,“清香第二梯隊”加速謀變。
近日,“汾清天下”杏花村汾酒專業鎮全國行鄭州推介會——汾陽王酒專場,在河南鄭州啟幕。山西汾陽王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再武在品牌推介中明確了“12345”發展愿景,決心在未來五年內實現百億營收目標。
圖片來源:山西酒業商會公眾號
“清香復興”大勢下,汾陽王喊出百億營收目標,喊出“清香第二”定位,喊出“學習汾老大”口號,而它的實力能否讓其乘勢起飛呢?
01 “清香第二”的百億藍圖
清香起勢以來,汾酒之后“第二瓶酒”的角逐越演越烈,而這場爭奪戰中百億營收也成為重要指標。
山西汾陽王酒業有限責任公司于1988年建廠,位于山西汾陽清香核心產區,與汾酒城相擁而立,36年來形成汾陽王酒業、華樽酒業、鴻盛玻璃瓶廠和汾陽王酒業府“三廠一府”的產業布局。
越發成體系、具規模的汾陽王,有了爭奪清香第二的底氣。
從現有競爭格局來看,無論山西省內還是省外,“清香第二瓶酒”爭奪戰相當激烈。山西省內,“杏花村第二瓶美酒”“柔派清香白酒”“汾陽第二大歷史文化名酒”等諸多品牌定位層出不窮,但從營收規模、產品結構、市場認知等方面來看,尚難與汾酒相提并論;山西省外,黃鶴樓酒、寶豐酒、牛欄山、天佑德酒等區域清香酒企在當地有一定聲量,但在營收規模、品牌價值等方面也沒有達到地區龍頭的程度。
實際上,在濃香、醬香白酒板塊,“第二瓶酒”的爭奪也是香型內部競爭的重頭戲,但參賽選手們的量級較清香板塊更為龐大。茅臺、五糧液之下,郎酒、習酒角逐“第二瓶醬香白酒”,洋河、瀘州老窖等角逐“第二瓶濃香白酒”。
雖然難分勝負,但這些企業都具備百億規模、擁有大單品、全國化基本鋪開等特征。若以此作為參考指標,清香板塊“第二瓶酒”參賽選手尚無滿足上述特征的企業。
這也是為什么汾陽王這些年來反復提及百億目標的原因所在。此次推介會汾陽王專場上,王再武提及在未來五年內實現百億營收目標;去年4月,汾陽王提出“五年計劃”,即2023—2025年,實現30億目標,2025—2026年達到50億規模,2027—2028年,達成百億名酒。
圖片來源:山西酒業商會公眾號
時間線繼續往前,2022年11月,王再武首次提出,將以“領航清香發展、打造清香新名酒”為指引,以百億清香企業為目標,做好三大行動,實際上也是為爭奪“清香第二瓶酒”增加籌碼。
酒訊就產品結構、全國化布局等方面致函汾陽王,截至發稿,對方暫未回復。
02 跟汾酒學什么
汾酒作為清香品類“全村的希望”,也成了清香企業的學習對象。汾陽王就是“前排學生”之一。
學習“汾老大”,做好“汾老二”是王再武提出的口號。這種學習的影子體現在很多方面。工藝上,汾陽王酒完全按照汾酒十訣工藝釀酒,并學習了其三曲提升產品風味。
產品更是處處“莞莞類卿”。汾陽王53度500ml青花20、55度500ml青花30分別定價698元/瓶、1299元/瓶,“神似”汾酒青花20、青花30系列。另一高端系列清雅汾陽王系列,目前已推出清雅汾陽王·20、清雅汾陽王·龍騰25、清雅汾陽王·30三款大單品,定價覆蓋中高端至千元價位,全面對標汾酒青花系列。此外,黃蓋汾陽王也不難讓人聯想到黃蓋玻汾。
圖片來源:京東App截圖
程萬松認為,汾酒的發展模式,有許多是帶有窗口期的,隨著市場競爭趨勢的變化,過去的模式方法肯定要有所調整創新,否則就是刻舟求劍。
言外之意,汾酒尚未走成“完全進化體”,汾陽王全套照搬式的學習未必能走出汾酒速度。
一邊跟在汾酒身后,一邊重塑產品結構,汾陽王的百億征程上既有汾酒的“大腳印”,也有自己的小足跡。5月,汾陽王發布口糧酒T系列產品,和清雅系列在省內形成一高一低的產品格局。在市場布局方面,汾陽王則堅持“省內根據地市場”打造,聚焦核心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
圖片來源:汾陽王酒業公眾號
“白酒消費趨勢在近兩年發生變化,出現了從香型到鄉愁轉變的小趨勢,越來越多消費者從追逐熱門香型轉向選擇本地產的名優酒。而山西是汾清類白酒的根據地市場,做好根據地市場,再去尋求全國擴張,這個策略是相對理性的。但山西省內市場的總容量有限,恐怕難以支撐起汾清老二的百億夢想。而目前汾陽王仍然是區域性品牌,百億夢想必須到全國市場去找尋。”程萬松表示。
03 如何拉動全國化
為了實現百億目標,汾陽王需要走出去。但兩極效應加劇的白酒行業里,走出去的機會格外稀缺。
樹樣板是汾陽王酒業全國化的關鍵詞。近日,汾陽王酒業提出,實現30%以上增長、渠道完成90%以上鋪貨率、市場禮盒產品占比40%以上、實現10000+人次以上的消費者培育、開展50場以上推廣活動五大目標,以模式、推廣、運營、賦能四重標準化為核心,建標桿、做復制、全布局,推進九大支持舉措,實現樣板市場打造及全國復制。
但市場就那么多,汾陽王試圖打造的樣板市場,也是其他酒企緊盯的“盤中餐”。汾酒重點打造“1+3”核心板塊市場;寶豐酒業計劃將河北打造為寶豐酒全國化樣板市場;天佑德酒全國化進程以晉、陜、豫為戰略核心市場,全力打造樣板市場。
程萬松提到,汾陽王的全國化機會不多,一方面清香酒在全國的產區布局相對比較均衡,包括北京的二鍋頭、河南的寶豐、重慶的江小白等。另一方面清香領導品牌汾酒在全國市場的影響力,遠不及醬香的茅臺和濃香的五糧液,而汾陽王如果選擇跟在汾酒后面,也很容易被反噬。“但目前能看出來他們的努力,與全國大商頻繁互動,希望借助大商力量打響全國。”
近年來,汾陽王持續會見全國大商,包括中原地區的酒便利、盛林商貿、云飛酒業等酒商,山東地區的山東新星、魯供糖酒、相合酒庫、菏澤啟盛等流通企業,以及北京穆格、上海龍津等省外大商。
廣泛“走出去”使汾陽王與地區大商建立了合作。據了解,汾陽王先后與粵強酒業等簽署了戰略合作,與怡亞通聯合注冊了銷售公司,并與酒仙集團續簽訂20年期的合作。
但結合當前行業環境,酒類分析師肖竹青認為,整個全國名酒市場格局已經基本固化,汾陽王只能是在圈層營銷領域有一定的機會,但成為全國大品牌的可能性很小。
圖片來源: 山西省酒業商會公眾號
據了解,汾陽王酒業把2024年定義為營銷改革“元年”,并提出“七大舉措”,其中包括圍繞糖酒會持續發聲、品牌招商推介會、市場IP活動打造等品牌造勢,利潤保障、市場授權、運營輔導、服務強化四大扶商策略;制定各重點市場意見領袖的培育目標和培育動作等。
從這些舉措不難看出,汾陽王酒業的營銷策略基本屬于“傳統動作”,而越來越卷的市場里,沉浸式體驗、場景化營銷、年輕化營銷等圈層營銷層出不窮,傳統幾板斧不再夠用,“清香第二”的全國化營銷尚需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