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周一發布數據稱,5月,以美元計,銀行結售匯逆差159億美元,較上月大幅收窄221億美元,外匯市場供求狀況進一步改善;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收入和支出規模相當,銀行代客涉外收付匯逆差僅3億美元,較上月大幅收窄約378億美元,跨境資金流動形勢顯著向好。
5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窄幅波動,全月下跌約0.03%。
外匯局數據顯示,在我國外貿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的支撐下,5月份貨物貿易項下跨境資金凈流入432億美元,創2023年下半年以來單月新高,同比和環比分別增長23%和76%,持續發揮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的基本盤作用。
同時,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意愿較強,5月份凈買入境內債券320億美元,環比增長86%,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隨著宏觀政策加快落地顯效,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將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增強,經濟基本面對外匯市場和人民幣匯率將起到有力支撐作用。
她指出,近期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多個國際機構上調了對我國全年經濟增速的預期,顯示了國際社會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同時,近年來我國企業不斷創新發展,國際競爭力和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持續提升;外匯市場參與主體更加成熟,匯率避險工具運用更加廣泛,人民幣跨境使用占比穩步提高,匯率風險管理能力不斷增強,外匯市場內在韌性增強有助于市場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