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繁榮”假面下,企業抱著“熬死”對手的心態在堅持|再會SNEC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繁榮”假面下,企業抱著“熬死”對手的心態在堅持|再會SNEC

喧鬧聲中暗流涌動的,是同質化嚴重、低價競爭給企業帶來的叫苦不迭;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中國光伏全面出海成為必然。

圖片來源:SNEC官方

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出現在這次展會上,是為了證明企業還活著。”

在SNEC PV+第十七屆(2024)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下稱SNEC光伏展)期間,一位參展商對界面新聞記者稱。

6月13-15日,SNEC光伏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召開。在上海各大交通樞紐,隨處可見光伏企業的廣告投放。

這次的展會場地“大”到日行萬步只是起點,進入場館也需要排隊等候,如果駕車進出,在周邊至少要堵車一個小時。

SNEC光伏展進場是人潮洶涌 拍攝:馬悅然

SNEC主辦方官方數據顯示,此次展會展覽面積超38萬平方米,匯集了全球超3600家企業參展,預計觀展人數超過50萬人次。

看著人頭攢動的會場,很難想象這個行業的利潤率已經低到讓大多企業處于虧損狀態。

同質化嚴重、低價競爭讓企業叫苦不迭,“內卷”、“競爭”成為這屆SNEC展的高頻詞。

“無錫很多光伏企業都倒閉了,降價這么狠,就是要卷走那些小廠。”

一位參展商銷售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看似熱鬧的SNEC背后,行業競爭壓力陡增,“雖然組件還沒有虧損,但也沒什么利潤可言了,主要是走量。”

“如果能活下來,要么是有穩定客戶,要么是有品牌效應的大企業。”有參展商稱。

而多位二三線小廠參展商對界面新聞稱,多數時候抱著“熬死”其他公司的心態堅持著。

ST愛康(002610.SZ)的撤展,為SNEC光伏展帶了一絲陰影。該公司正面臨擠兌風波,股價已連續29個交易日跌停,已鎖定退市結局

但此前業內猜測債主來追債的情況,并沒有在展會上出現,多數人仍抱著對新能源光伏行業的長期確定性來到這里。

“說沒有利潤,這么多人也鉆進來了,還是抱著行業擁有長期確定性的心態。”上述銷售人士笑稱。

N型技術的狂歡,BC展品在增加

和往年一樣,此次展會大多企業都攜新品亮相。雖然展會涉及產業鏈各個環節,但備受關注的仍主要集中在電池和組件端。

如果說去年的SNEC,僅僅是N型技術的上臺,今年則是N型技術的狂歡,新品已幾乎再不見傳統的PERC產品。

光伏電池技術至今主要經歷了三代:第一代電池技術是2016年之前,為常規Al-BSF鋁背場電池,背面沉積一層鋁膜;第二代電池技術自2017年開始,為單晶P型PERC及PERC+電池;第三代電池技術包括N型高效電池技術。

N型電池技術路線主要包括TOPCon、異質結(HJT)、BC技術等。由于成本等優勢,TOPCon已經成為當下主流。

但在本屆展會上,一眼望去,很難看出各展品的差異,一排排陳列的多是TOPCon組件,其細小區別主要是集中在效率、瓦數或者版型上。

在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異質結(HJT)、BC等非主流技術新品更抓人眼球。

比如愛旭股份(600732.SH)基于ABC技術,推出了全球量產效率最高的“滿屏”組件,量產效率達25%。其展臺采用全屏設計,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

愛旭股份展臺。拍攝:馬悅然

另一主推BC技術的龍頭企業隆基綠能(601012.SH),推出Hi-MO X6別墅款光伏組件,沒有柵線,組件發電功率最高可達450 W。

由于BC技術的柵線在背面,這兩家的產品和一眾TOPCon產品相比,顯得更為美觀。

市場上普遍認為BC是小眾路線,難度和成本相對更高,目前真正實現量產的只有隆基綠能和愛旭股份,部分業內人士并不看好該技術。

在這屆SNEC展上,悄然間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出BC組件,以證明其技術儲備。

電池老大通威股份(600438.SH),首次展出TBC組件,其效率24.62%,最高功率可達665 W。

TOPCon的堅定追隨者一道新能,也展出了DBC黑曜組件。現場展臺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公司也有DBC產品相關量產計劃,可能在明年一季度,但如何推行視市場接受度而定。一家名為品誠晶曜的光伏企業,也發布了BC電池輕質組件。

一道新能DBC產品 拍攝:馬悅然

和TOPCon相比,BC組件的效率略高。TOPCon組件效率多在22%-23%,該技術領域的老大晶科能源(688223.SH)本次展出的Tiger Neo系列66版型雙玻組件最高功率達到650 W,發電效率突破24.06%,已具備20 GW+的組件產能。

本屆展會上,企業們展出的組件功率也越來越大了,700 W基本成了標配。

天合光能(688599.SH)本次展出了其至尊N型720 W系列組件。其自主研發的TSHJ異質結電池,和THBC背接觸異質結電池技術最高組件輸出功率達760 W+。

通威股份、東方日升(300118.SZ)、協鑫集成(002506.SZ)、TCL中環(002129.SZ)等均有700 W以上產品展出。

東方日升在SNEC期間宣布,其研發的異質結伏曦系列組件最高功率達到了767.38 W。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很多二三線企業也都展出了700 W+組件。

東方日升異質結伏曦系列組件 拍攝:馬悅然

在SNEC前夕,異質結HJT 740W+俱樂部產業峰會在上海舉辦,其會員企業達到14家。異質結依舊有不少追隨者,使用這種技術的組件在700 W以上占領高地,除上述提到的企業,華晟新能源、高景太陽能、明陽光伏等均有700 W以上異質結組件亮相。

由于TOPCon占領著市場主流、BC討論度高,異質結仍受制于老生常談的成本問題。界面新聞注意到,暫時沒有龍頭企業重點押注異質結。除了效率博人眼球外,異質結在本次展會上的聲音總體相對較弱。

“卷”細分市場,光儲融合是趨勢

這次展會較往年明顯的變化之一還在于,企業新品愈發注重細分市場,且強調客戶價值。

因為“粗放式”投放產品,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光伏市場需求。在競爭激烈的現狀下,除了百無聊賴的“價格戰”,各家企業都想展示自身區別于他家的優勢。

除了應用在戶用、工商業分布式的產品、解決方案外,今年頭部企業相繼提出的防積灰組件、無主柵(0BB)組件等,也成為此次展會的重點展品之一。在場館中,幾乎走幾步就能看到相關新品。

例如,晶澳科技(002459.SZ)此次推出了0BB組件產品解決方案以及基于Bycium+電池技術的單玻防積灰組件。該公司0BB組件解決方案增強了光吸收面積,降低了內阻損耗和入射角修正(IAM)損失,使組件功率達645 W,轉換效率超過23.1%;單玻防積灰組件采用了抗酸性膠膜、低水透背板等材料,應用了防積灰邊框等。

也有部分別處心裁的新品亮相。例如,在低碳話題越來越得到重視的當下,協鑫集團推出了協鑫碳鏈管理平臺,其由協鑫集成、協鑫科技(03800.HK)聯手螞蟻集團共同研發。協鑫集成同時發布了基于協鑫碳鏈的上鏈產品,即碳排放量更低的“SiRO”碳鏈數智化組件。

協鑫集成公布的數據顯示,行業持續降碳,上一代技術碳值由600+當量降至目前行業均值的約470當量,碳鏈組件最低碳值可達370當量,并在1-2年內將實現320當量目標。

此外,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展會上推出儲能相關新品,以晶科和天合為主的頭部企業,都在聚焦光儲融合。

晶科能源推出藍鯨SunTera 5 MWh源網側儲能系統。該公司稱其具備安全可靠、高效靈活、智慧運維三大核心優勢。另外,晶科推出了海豚SunGiga 261液冷一體柜,為用戶提供1000 V儲能系統解決方案。

天合光能發布了行業首款AI仿生液冷工商業儲一體柜新品解決方案,新一代Potentia藍海2搭載了314 Ah天合芯,可用于光儲融合、虛擬電廠、智能微網、光儲充等場景。

天合光能同時展出了5 MWh新一代柔性液冷電池艙Elementa金剛2。該公司透露,該款產品已經量產、開啟全球交付。這也是行業為數不多正式交付的5 MWh產品。

陽光電源(300274.SZ)在展會上宣布,成功完成全球首個儲能系統大規模燃燒測試實證,并首發《ArcDefender?儲能直流拉弧技術白皮書》。

此外,華為數字能源發布全球首款從芯到網的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平臺,以及智能光風儲發電機解決方案、行業綠電解決方案2.0、戶用解決方案5.0等。

寧德時代(300750.SZ)欣旺達(300207.SZ)、奇點能源、瑞浦蘭鈞、科華數能、弘正儲能等儲能企業均亮相SNEC展會,紛紛發布大容量的儲能電芯新品,開啟大容量儲能電芯競賽

從產品出口到產業鏈出海

面對史上最強的內卷,企業仍抱有信心。

“新能源光伏行業還是有未來的,只不過陷入了短時周期性困境。”一家主業非光伏的跨界企業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憑借著主業的支撐,該公司還在計劃擴大產能。

對于破局內卷之法,很多企業都不約而同提到“出海”。相對而言,海外市場毛利率更為可觀,但也面臨著貿易壁壘等難題沖擊。

一家主要做海外市場的企業對界面新聞稱,貿易壁壘問題發生在指定區域,例如美國等地,雙反政策下仍有“開口”空間,比如,可從印尼、老撾出口到美國。該公司人士稱,其在印尼就有合作工廠。

該人士稱,其所在公司歐洲市場做得較好,目前能正常銷售;非洲等地海運費略高,但需求尚可。

“賣到歐洲的熱銷款組件,換算成人民幣約為每瓦0.8元。”她透露,雖然歐洲的倉儲、人工費用也很高,但利潤普遍高于國內。

該企業人士還提到,在巴西等市場,如果愿意“放賬”,即等貨過去對方再銷售,還是能賺到一些。此外,該公司也看好泰國、菲律賓等亞洲市場需求。

為了促進光伏產品出口,此前中企多選擇在東南亞國家投資建設組件廠。

但東南亞國家也不平靜。近兩年,面對美國對其四國光伏產品發起的雙反調查,中國企業從東南亞向歐美等國家出口產品的通路進一步受阻。

SNEC光伏展人山人海 拍攝:馬悅然

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號召下,中東地區逐漸成為中國光伏企業投資新的熱土。

InfoLink Consulting光伏分析師趙藝指出,鑒于能源轉型的目標和零碳規劃,該地區有著穩步增長的需求,且具備“一帶一路”的營商環境,可以出口至美國、歐洲等。但地緣政治沖突、文化差異、產能落地及上下游協同問題,可能成為出海中東的不確定因素。

相較于此前在海外單純建設組件廠,光伏全產業鏈出海,也將成為未來趨勢。

在光伏展期間,鈞達股份(002865.SZ)公告稱,將在阿曼投資建設年產10 GW產能的TOPCon光伏電池6月3日,協鑫科技宣布其首個海外FBR顆粒硅項目有望落地阿聯酋,這將成為目前在中國以外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研發與制造基地。

“中國光伏產品的全球化已經多年,但光伏產業的全球化才剛剛開始。”6月11日,在SNEC大會開幕式上,協鑫科技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在談到出海問題時表示。

在蘭天石看來,中國光伏企業要從“走出去”變成“融進去”,將先進技術優勢綻放海外。光伏企業既面臨地緣政治、貿易壁壘等不利因素,也受到國際市場巨大需求、碳關稅等增值因素影響,風險與機遇并存。積極融入、產業協同、人效提升等將成為順利參與國際競爭面臨的關鍵詞。

“當前,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中國光伏全面出海成為必然。”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認為,歐美、印度等地愈發重視本國的產業鏈自主性與可控性,不斷揮起的關稅大棒,倒逼中國光伏從取道東南亞的“曲線出海”向全面出海轉變,從單一的技術、產品出海,向包括設備、原材料等在內的產業鏈抱團出海轉變。

朱共山預計,三到五年內中國光伏行業將完成第一階段的全產業鏈出海。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繁榮”假面下,企業抱著“熬死”對手的心態在堅持|再會SNEC

喧鬧聲中暗流涌動的,是同質化嚴重、低價競爭給企業帶來的叫苦不迭;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中國光伏全面出海成為必然。

圖片來源:SNEC官方

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出現在這次展會上,是為了證明企業還活著。”

在SNEC PV+第十七屆(2024)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下稱SNEC光伏展)期間,一位參展商對界面新聞記者稱。

6月13-15日,SNEC光伏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召開。在上海各大交通樞紐,隨處可見光伏企業的廣告投放。

這次的展會場地“大”到日行萬步只是起點,進入場館也需要排隊等候,如果駕車進出,在周邊至少要堵車一個小時。

SNEC光伏展進場是人潮洶涌 拍攝:馬悅然

SNEC主辦方官方數據顯示,此次展會展覽面積超38萬平方米,匯集了全球超3600家企業參展,預計觀展人數超過50萬人次。

看著人頭攢動的會場,很難想象這個行業的利潤率已經低到讓大多企業處于虧損狀態。

同質化嚴重、低價競爭讓企業叫苦不迭,“內卷”、“競爭”成為這屆SNEC展的高頻詞。

“無錫很多光伏企業都倒閉了,降價這么狠,就是要卷走那些小廠。”

一位參展商銷售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看似熱鬧的SNEC背后,行業競爭壓力陡增,“雖然組件還沒有虧損,但也沒什么利潤可言了,主要是走量。”

“如果能活下來,要么是有穩定客戶,要么是有品牌效應的大企業。”有參展商稱。

而多位二三線小廠參展商對界面新聞稱,多數時候抱著“熬死”其他公司的心態堅持著。

ST愛康(002610.SZ)的撤展,為SNEC光伏展帶了一絲陰影。該公司正面臨擠兌風波,股價已連續29個交易日跌停,已鎖定退市結局

但此前業內猜測債主來追債的情況,并沒有在展會上出現,多數人仍抱著對新能源光伏行業的長期確定性來到這里。

“說沒有利潤,這么多人也鉆進來了,還是抱著行業擁有長期確定性的心態。”上述銷售人士笑稱。

N型技術的狂歡,BC展品在增加

和往年一樣,此次展會大多企業都攜新品亮相。雖然展會涉及產業鏈各個環節,但備受關注的仍主要集中在電池和組件端。

如果說去年的SNEC,僅僅是N型技術的上臺,今年則是N型技術的狂歡,新品已幾乎再不見傳統的PERC產品。

光伏電池技術至今主要經歷了三代:第一代電池技術是2016年之前,為常規Al-BSF鋁背場電池,背面沉積一層鋁膜;第二代電池技術自2017年開始,為單晶P型PERC及PERC+電池;第三代電池技術包括N型高效電池技術。

N型電池技術路線主要包括TOPCon、異質結(HJT)、BC技術等。由于成本等優勢,TOPCon已經成為當下主流。

但在本屆展會上,一眼望去,很難看出各展品的差異,一排排陳列的多是TOPCon組件,其細小區別主要是集中在效率、瓦數或者版型上。

在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異質結(HJT)、BC等非主流技術新品更抓人眼球。

比如愛旭股份(600732.SH)基于ABC技術,推出了全球量產效率最高的“滿屏”組件,量產效率達25%。其展臺采用全屏設計,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

愛旭股份展臺。拍攝:馬悅然

另一主推BC技術的龍頭企業隆基綠能(601012.SH),推出Hi-MO X6別墅款光伏組件,沒有柵線,組件發電功率最高可達450 W。

由于BC技術的柵線在背面,這兩家的產品和一眾TOPCon產品相比,顯得更為美觀。

市場上普遍認為BC是小眾路線,難度和成本相對更高,目前真正實現量產的只有隆基綠能和愛旭股份,部分業內人士并不看好該技術。

在這屆SNEC展上,悄然間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出BC組件,以證明其技術儲備。

電池老大通威股份(600438.SH),首次展出TBC組件,其效率24.62%,最高功率可達665 W。

TOPCon的堅定追隨者一道新能,也展出了DBC黑曜組件。現場展臺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公司也有DBC產品相關量產計劃,可能在明年一季度,但如何推行視市場接受度而定。一家名為品誠晶曜的光伏企業,也發布了BC電池輕質組件。

一道新能DBC產品 拍攝:馬悅然

和TOPCon相比,BC組件的效率略高。TOPCon組件效率多在22%-23%,該技術領域的老大晶科能源(688223.SH)本次展出的Tiger Neo系列66版型雙玻組件最高功率達到650 W,發電效率突破24.06%,已具備20 GW+的組件產能。

本屆展會上,企業們展出的組件功率也越來越大了,700 W基本成了標配。

天合光能(688599.SH)本次展出了其至尊N型720 W系列組件。其自主研發的TSHJ異質結電池,和THBC背接觸異質結電池技術最高組件輸出功率達760 W+。

通威股份、東方日升(300118.SZ)、協鑫集成(002506.SZ)、TCL中環(002129.SZ)等均有700 W以上產品展出。

東方日升在SNEC期間宣布,其研發的異質結伏曦系列組件最高功率達到了767.38 W。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很多二三線企業也都展出了700 W+組件。

東方日升異質結伏曦系列組件 拍攝:馬悅然

在SNEC前夕,異質結HJT 740W+俱樂部產業峰會在上海舉辦,其會員企業達到14家。異質結依舊有不少追隨者,使用這種技術的組件在700 W以上占領高地,除上述提到的企業,華晟新能源、高景太陽能、明陽光伏等均有700 W以上異質結組件亮相。

由于TOPCon占領著市場主流、BC討論度高,異質結仍受制于老生常談的成本問題。界面新聞注意到,暫時沒有龍頭企業重點押注異質結。除了效率博人眼球外,異質結在本次展會上的聲音總體相對較弱。

“卷”細分市場,光儲融合是趨勢

這次展會較往年明顯的變化之一還在于,企業新品愈發注重細分市場,且強調客戶價值。

因為“粗放式”投放產品,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光伏市場需求。在競爭激烈的現狀下,除了百無聊賴的“價格戰”,各家企業都想展示自身區別于他家的優勢。

除了應用在戶用、工商業分布式的產品、解決方案外,今年頭部企業相繼提出的防積灰組件、無主柵(0BB)組件等,也成為此次展會的重點展品之一。在場館中,幾乎走幾步就能看到相關新品。

例如,晶澳科技(002459.SZ)此次推出了0BB組件產品解決方案以及基于Bycium+電池技術的單玻防積灰組件。該公司0BB組件解決方案增強了光吸收面積,降低了內阻損耗和入射角修正(IAM)損失,使組件功率達645 W,轉換效率超過23.1%;單玻防積灰組件采用了抗酸性膠膜、低水透背板等材料,應用了防積灰邊框等。

也有部分別處心裁的新品亮相。例如,在低碳話題越來越得到重視的當下,協鑫集團推出了協鑫碳鏈管理平臺,其由協鑫集成、協鑫科技(03800.HK)聯手螞蟻集團共同研發。協鑫集成同時發布了基于協鑫碳鏈的上鏈產品,即碳排放量更低的“SiRO”碳鏈數智化組件。

協鑫集成公布的數據顯示,行業持續降碳,上一代技術碳值由600+當量降至目前行業均值的約470當量,碳鏈組件最低碳值可達370當量,并在1-2年內將實現320當量目標。

此外,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展會上推出儲能相關新品,以晶科和天合為主的頭部企業,都在聚焦光儲融合。

晶科能源推出藍鯨SunTera 5 MWh源網側儲能系統。該公司稱其具備安全可靠、高效靈活、智慧運維三大核心優勢。另外,晶科推出了海豚SunGiga 261液冷一體柜,為用戶提供1000 V儲能系統解決方案。

天合光能發布了行業首款AI仿生液冷工商業儲一體柜新品解決方案,新一代Potentia藍海2搭載了314 Ah天合芯,可用于光儲融合、虛擬電廠、智能微網、光儲充等場景。

天合光能同時展出了5 MWh新一代柔性液冷電池艙Elementa金剛2。該公司透露,該款產品已經量產、開啟全球交付。這也是行業為數不多正式交付的5 MWh產品。

陽光電源(300274.SZ)在展會上宣布,成功完成全球首個儲能系統大規模燃燒測試實證,并首發《ArcDefender?儲能直流拉弧技術白皮書》。

此外,華為數字能源發布全球首款從芯到網的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平臺,以及智能光風儲發電機解決方案、行業綠電解決方案2.0、戶用解決方案5.0等。

寧德時代(300750.SZ)欣旺達(300207.SZ)、奇點能源、瑞浦蘭鈞、科華數能、弘正儲能等儲能企業均亮相SNEC展會,紛紛發布大容量的儲能電芯新品,開啟大容量儲能電芯競賽

從產品出口到產業鏈出海

面對史上最強的內卷,企業仍抱有信心。

“新能源光伏行業還是有未來的,只不過陷入了短時周期性困境。”一家主業非光伏的跨界企業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憑借著主業的支撐,該公司還在計劃擴大產能。

對于破局內卷之法,很多企業都不約而同提到“出海”。相對而言,海外市場毛利率更為可觀,但也面臨著貿易壁壘等難題沖擊。

一家主要做海外市場的企業對界面新聞稱,貿易壁壘問題發生在指定區域,例如美國等地,雙反政策下仍有“開口”空間,比如,可從印尼、老撾出口到美國。該公司人士稱,其在印尼就有合作工廠。

該人士稱,其所在公司歐洲市場做得較好,目前能正常銷售;非洲等地海運費略高,但需求尚可。

“賣到歐洲的熱銷款組件,換算成人民幣約為每瓦0.8元。”她透露,雖然歐洲的倉儲、人工費用也很高,但利潤普遍高于國內。

該企業人士還提到,在巴西等市場,如果愿意“放賬”,即等貨過去對方再銷售,還是能賺到一些。此外,該公司也看好泰國、菲律賓等亞洲市場需求。

為了促進光伏產品出口,此前中企多選擇在東南亞國家投資建設組件廠。

但東南亞國家也不平靜。近兩年,面對美國對其四國光伏產品發起的雙反調查,中國企業從東南亞向歐美等國家出口產品的通路進一步受阻。

SNEC光伏展人山人海 拍攝:馬悅然

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號召下,中東地區逐漸成為中國光伏企業投資新的熱土。

InfoLink Consulting光伏分析師趙藝指出,鑒于能源轉型的目標和零碳規劃,該地區有著穩步增長的需求,且具備“一帶一路”的營商環境,可以出口至美國、歐洲等。但地緣政治沖突、文化差異、產能落地及上下游協同問題,可能成為出海中東的不確定因素。

相較于此前在海外單純建設組件廠,光伏全產業鏈出海,也將成為未來趨勢。

在光伏展期間,鈞達股份(002865.SZ)公告稱,將在阿曼投資建設年產10 GW產能的TOPCon光伏電池6月3日,協鑫科技宣布其首個海外FBR顆粒硅項目有望落地阿聯酋,這將成為目前在中國以外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研發與制造基地。

“中國光伏產品的全球化已經多年,但光伏產業的全球化才剛剛開始。”6月11日,在SNEC大會開幕式上,協鑫科技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在談到出海問題時表示。

在蘭天石看來,中國光伏企業要從“走出去”變成“融進去”,將先進技術優勢綻放海外。光伏企業既面臨地緣政治、貿易壁壘等不利因素,也受到國際市場巨大需求、碳關稅等增值因素影響,風險與機遇并存。積極融入、產業協同、人效提升等將成為順利參與國際競爭面臨的關鍵詞。

“當前,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中國光伏全面出海成為必然。”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認為,歐美、印度等地愈發重視本國的產業鏈自主性與可控性,不斷揮起的關稅大棒,倒逼中國光伏從取道東南亞的“曲線出海”向全面出海轉變,從單一的技術、產品出海,向包括設備、原材料等在內的產業鏈抱團出海轉變。

朱共山預計,三到五年內中國光伏行業將完成第一階段的全產業鏈出海。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湖县| 沧州市| 兴化市| 乌鲁木齐县| 略阳县| 宜城市| 九寨沟县| 龙游县| 台北县| 盐山县| 富裕县| 尼勒克县| 佳木斯市| 大英县| 长丰县| 临城县| 苗栗市| 华蓥市| 鄱阳县| 耿马| 衡南县| 永济市| 遂宁市| 屏东市| 广饶县| 庆城县| 张家港市| 武冈市| 贵州省| 乐东| 天台县| 阳西县| 离岛区| 永吉县| 淮滨县| 咸阳市| 舒兰市| 孝昌县| 腾冲县| 昌黎县| 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