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盧奕貝
界面新聞編輯 | 許悅
6月14日,天眼查APP顯示,茶顏悅色關聯公司湖南茶悅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順為資本、五源資本、源碼資本、元生資本、天圖投資旗下基金均退出股東行列,公司注冊資本由約701萬人民幣減至約506.7萬人民幣,同時許良卸任董事。
界面新聞向上述各關聯方求證此事,茶顏悅色方面稱,暫未接到相關消息。
而天圖資本方面則對界面新聞表示,為企業常規經營事項。
茶顏悅色創始于2013年,天眼查APP顯示,早在2018年茶顏悅色就獲得來自天圖資本的天使輪融資,此后的2019-2021年,陸續又獲得來自順為資本、元生資本、源碼資本等兩輪融資。2021年12月,來自五源資本的B輪是茶顏悅色最后拿到的一筆融資。
3月,彭博社報道稱,茶顏悅色已選定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作為IPO保薦人,負責其在香港的上市事宜,有望于2024年赴港上市。茶顏悅色方面不予回應。
但資本市場對新茶飲賽道的信心不再如從前。隨著茶百道的上市破發、奈雪的茶股價由上市之初的18.98元縮水至不到3元。業務層面看,茶飲賽道已經非常擁擠,仍然以長沙為主要市場茶顏悅色可能已經錯過成為一個真正的全國性品牌的機會。
不過,資本紛紛退出股東行列,并不意味著茶顏悅色未來沒有上市可能。退出茶顏悅色的資本機構也有可能以翻紅籌或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可變利益實體)的形式來取得投資回報。
翻紅籌意味著通過投資境外上市的中國公司來實現超過國內市場的投資回報;VIE結構也被稱為“協議控制”,其本質是境內主體為在境外上市采取的一種方式。境內實體采取VIE的方式在境外上市,主要目的是規避境內法律法規對特定行業的外資比例限制,能夠最大程度地融資,另外境內主體到境外上市也存在各種限制。
目前茶顏悅色的股東結構中,長沙菊英良品牌管理公司、長沙幽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長沙箏箏管理咨詢合伙企業三者持股比例分別為52.84%、36.58%、9.2%,實控人均為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及家族成員。而在此之外,一家名為Rose Xanadu HK Limited的香港公司于今年2月成為茶顏悅色的新增股東,持股比例1.38%。
不久前的4月,原天圖資本VC基金管理合伙人潘攀加入茶顏悅色,擔任該公司戰略負責人,曾投資百果園、奈雪的茶。天眼查APP顯示,目前潘攀仍顯示為茶顏悅色董事。

在一眾新茶飲品牌紛紛沖擊萬店的眼下,茶顏悅色則選擇了另一條擴張路徑——開酒館和賣糖水。
茶顏悅色已經在5個賽道開“卷”。5月,茶顏悅色以店中店的形式推出“糖水鋪子”,嘗試賣糖水。在此以前,茶顏悅色的子品牌家族還包括小酒館子品牌晝夜詩酒茶、鴛央咖啡、古德墨檸、小神閑茶館,分別對應酒館、咖啡、檸檬茶、純茶四個細分賽道,幾乎覆蓋了消費者全天的飲用場景。
當人們對茶顏悅色日趨習以為常時,通過子品牌重新提供新鮮感,能起到分攤流行風險、擴充SKU數量、提升銷量、協同拉動整體流量等作用。茶顏悅色方面曾告訴界面新聞,開設如此之多的子品牌是“探索一片葉子的無限可能”。
據茶顏悅色小程序,目前鴛央咖啡、古德墨檸、小神閑茶館的門店數量分別為106、70、15家,另據窄門餐飲數據,茶顏悅色主品牌門店數量目前為560家,如果不考慮店中店形式,那么茶顏悅色品牌家族的全部門店數量已逼近700家。
主品牌茶顏悅色近年來也在不斷向湖南以外的地方拓店。目前,茶顏悅色已經進入重慶、江蘇、湖北等6個省份,覆蓋15座城市,并且茶顏悅色通常避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而是重點布局重慶、武漢、南京等新一線城市,以及向湖南周邊的地級市蔓延。
只是在古茗、茶百道們沖刺萬店,喜茶、霸王茶姬均突破3000家的眼下,茶顏悅色仍顯得格外緩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茶顏悅色始終沒有開放加盟,堅持直營模式。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多次對外表示,“不是不想做,是覺得我可能做不了”,他也認為,茶顏悅色的根是服務業。
但這種堅持或許很難滿足資本市場所要求做看到的高成長性。
并且新茶飲賽道整體已處于較飽和狀態。
根據紅餐品牌研究院,2022年茶飲市場規模為1423億元,同比增速僅為+0.3%。據中國連鎖協會、美團《2022茶飲品類發展報告》,2022年我國現制茶飲行業門店數量約為35萬家,按9億城鎮常駐人口計,平均每家現制茶飲門店覆蓋2571人。
現制茶飲《2023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經歷3年的蟄伏,2023年新茶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98億元,增速高達44.3%,但2024和2025年,增速或將下降至19.7%和12.4%,增量轉存量趨勢明顯。
目前,年初集體遞交港股招股書的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仍在排隊等待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