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郭凈凈
ST陽光(600220.SH)退市命運已鎖定。
自2024年5月6日,ST陽光開始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到6月13日其累計走出28個跌停板。截至2024年6月13日,該公司股價已跌至0.37元/股。
6月13日晚,ST陽光收到上交所下發的擬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上交所指出,2024年5月16日至6月13日,該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已觸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交易類退市指標。該公司股票自2024年6月14日開市起停牌,交易類強制退市公司股票不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同日,上交所對ST陽光發出監管工作函,要求該公司及時披露并充分提示風險,做好股票終止上市的有關工作;并要求該公司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勤勉盡責,維護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保護公司和全體股東利益。
于1999年9月登陸上交所主板,ST陽光全稱“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原主要從事呢絨面料生產和銷售,隨后跨界布局光伏相關業務,目前公司主營紡織、熱電等業務。
2006年6月,該公司披露,與寧夏東方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寧夏電力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合資成立一家生產多晶硅、單晶硅公司寧夏陽光硅業有限公司(簡稱“寧夏陽光硅業”);公司以現金出資234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65%。
然而,到2012年,這家控股子公司卻爆出“大雷”。公開信息顯示,寧夏陽光硅業于2012年8月下旬開始停產檢修。2013年1月底,ST陽光突發公告稱,向法院申請控股子公司寧夏陽光硅業破產清算;當時,該項目累計總投資為17.8億元,其中注冊資本為3.6億元;寧夏陽光硅業尚欠債權人ST陽光借款12.75億元。
隨后2013年4月底,ST陽光發布年報顯示,2012年該公司巨虧13.61億元;由于寧夏陽光硅業破產,公司對其股權投資款23400萬元及寧夏陽光硅業所欠公司借款12.75億元預計無法收回,因此2012年度對上述事項計提的減值準備共計15.01億元。
2023年,ST陽光再次陷入虧損,當期虧1億元;其年報遭審計機構出具保留意見。此外,因審計機構出具否定意見的2023年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且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占用1.7億元,預計無法在一個月內完成清償,該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審計機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指出,2023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應收賬款余額中包括應收關聯方江蘇陽光服飾貨款9.88億元(其中2.61億元已超過信用期),已計提壞賬準備1.51億元;上市公司管理層未就陽光服飾的還款能力提供充分資料,因此無法對該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截至2023年12月31日,ST陽光為控股股東陽光集團提供4億元借款擔保,審計機構無法對該擔保事項預計可能產生的擔保責任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截至2024年5月28日,ST陽光共有12個人民幣賬戶被凍結,5個美元賬戶被凍結,合計被凍結金額折合人民幣約1752.32萬元,占最近一個經審計的會計年度貨幣資金余額的22.97%,占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中貨幣資金余額的21.16%,因公司銀行賬戶較多,具體凍結金額尚待進一步統計核查。
ST陽光于5月底公告,其控股股東陽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郁琴芬等股東持有的江蘇陽光的股份被司法凍結、輪候凍結、司法標記。其中,陽光集團累計凍結172,721,454股,占其持股數量的76.32%,累計輪候凍結5,721,454股,占其持股數量的2.53%,累計司法標記5359萬股,占其持股數量的23.68%;郁琴芬累計凍結1784萬股,占其持股數量的11%,累計輪候凍結1784萬股,占其持股數量的11%,累計司法標記14430萬股,占其持股數量的89%。
另據界面新聞了解,ST陽光實際控制人陸克平還于2011年12月入主另一家光伏上市公司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潤光伏”)。此后,陸克平旗下“陽光系”還控制了四環生物(000518.SZ)、威創股份(002308.SZ)。然而,隨著一系列違規違法行為遭監管部門查處并處罰,陸克平及其“陽光系”控制的幾家上市公司均出現經營不善的情況。
海潤光伏曾是中國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之一。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前9月,該公司分別連續虧損11.79億元、24.36億元、37.37億元、15.95億元,累計虧損近90億元;2016年至2018年,該公司年報連續三年遭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最終,海潤光伏觸及終止上市紅線,于2019年7月12日從A股退市,退市前其遭遇了連續21個跌停板。在老三板“沉淪”兩年后,因遭法院裁定破產,這家公司于2021年9月7日也從老三板摘牌。
然而,海潤光伏事件影響至今。2024年5月7日,ST陽光披露,控股股東陽光集團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陽光集團涉嫌內幕交易海潤光伏股票案已由證監會調查完畢,證監會依法擬對陽光集團處以2.32億元罰款。
四環生物方面,2020年5月,證監會對陸克平等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市場禁入決定書等顯示,陸克平作為四環生物實際控制人,組織、策劃涉案行為,通過實際控制的賬戶及一致行動人賬戶共同擴大其在四環生物表決權數量,未披露四環生物子公司新疆愛迪與陽光集團子公司陽光置業發生關聯交易等行為,直接導致四環生物2014年至2018年年度報告披露的實際控制人信息有虛假記載和2014年年度報告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的違法行為。
6月12日晚間,四環生物(000518.SZ)發布實控人部分股份被司法再凍結公告顯示,陸克平的一致行動人王洪明遭司法再凍結股份數量51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4.95%。
此前6月11日,四環生物同樣發布實控人部分股份被司法再凍結的公告顯示,陸克平的一致行動人王洪明、陳建國分別所持3000萬股、2300萬股公司股份被司法再凍結,相關股份占公司總股本比例分別是2.91%、2.23%。
截至6月12日,陸克平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四環生物股份累計被凍結的有2852.1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77%;其累計被司法再凍結的股份有1.6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6.23%;累計被司法標記的四環生物股份有1.1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54%。
據《行政處罰決定書》(【2020】17號)所述,陸克平擁有王洪明、陸宇、郁琴芬、孫現、郁敘法、周軍、張惠豐、徐瑞康、趙龍、許稚、陳建國、孫一帆、江蘇德源紡織服飾有限公司等賬戶的控制權,且其與趙紅、華櫻、倪利鋒、何斌存在一致行動關系,構成一致行動人。
目前,陽光系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威創股份也陷入困境。該公司原定于2024年4月30日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和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因第六屆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審議公司2023年年度財務報告及內部控制報告中未能過半數通過,2023年年度報告無法提交董事會審議,公司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又因期初數無法確定,亦無法于原定時間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
威創股份已自2024年5月6日開市起停牌。6月6日,該公司公告,其2023年年度報告未能在法定期間披露,公司無法在原定時間召開董事會審議關于召開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的議案,故公司無法在規定期限內召開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公司稱爭取在2024年6月30日前披露公司2023年年度報告和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
此外,威創股份因涉嫌未按時披露年度報告等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于2024年5月8日收到證監會出具的立案告知書;該公司已于2023年12月23日披露第一次被立案調查的公告,本次立案為第二次立案調查。
5月30日晚,威創股份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已以股東身份代位起訴劉鈞、陸克平、陸宇、陽光集團、深圳博海產業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嘉盈奇跡科技有限公司及江西省西嶺能源有限公司在內的10名被告,要求相關被告共同賠償威創股份13.27億元及相應利息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