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孫藝真
“中國證券行業有非常強的增長動能,中國證券行業2023年到2030年收入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0%。”
6月13日,瑞銀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曹海峰在媒體會上指出,“我們認為,未來十年中國證券行業中將會成長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航母型券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span>
曹海峰認為,資本市場方面,中國的潛在發展空間仍然較大,2023年到2030年,中國證券行業收入增長將遠高于日本 “失去的三十年”。
通過對日本證券行業過去三十年的比較研究,曹海峰指出,中國資本市場當前的市場證券化率是64%,1990年的日本市場證券化率最高時達到137%,過去三十年平均在82%左右,目前,這項指標在126%左右。因此,中國市場證券化率還有很大增長的空間和增長動能。
曹海峰認為,中國和日本相比,資管、財富管理、衍生品的運營環境更好,相比90年代的日本,中國在市場證券化率、人均金融資產、機構投資者占比等方面更低,增長潛力更大。
曹海峰海對比了多項指標,在人均金融資產方面,日本在1990年達到6萬美金左右,中國目前在3萬美金左右。
縱觀日本證券行業過去三十年的發展,曹海峰表示,有三類券商脫穎而出,一類是傳統券商龍頭,即財富管理、投行、機構業務較強的券商;第二類是在2000年左右通過并購重組整合的銀行系券商,具有一定的規模效應,其市場份額也在不斷增加;第三類則是互聯網券商,日本互聯網券商通過低傭金獲客吸引大量散戶,由于日本券業允許混業經營,互聯網券商再運用其他業務變現。
談到國內證券行業競爭格局未來的變化,曹海峰指出,中國證券行業市場集中程度跟日本相比目前還存在一定差距,“國九條”明確了支持頭部機構通過并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利好政策支持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證券行業的集中程度。
聚焦未來國內券商并購重組的趨勢,曹海峰預測,將會有三個方面值得關注。一是,“國九條”明確提出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提升頭部券商的競爭力,未來,預計券業并購重組的速度和過去幾年相比會顯著加快;二是,一些腰部券商將通過并購重組步入頭部券商行列;三是,“國九條”明確了支持頭部機構通過并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未來,可能會有一些政策出臺來支持頭部券商的并購,或者由監管層牽頭推動頭部券商的并購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