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冰柯
“生活太便利了,周邊超市、水果店、菜市場、維修店應有盡有,去西湖、浙一浙二、嘉里中心和銀泰都很方便”,一位剛“上車”了杭州西湖區“老破小”的購房者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杭州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新政前后二手房成交總價段均以200萬元以內為主,占比約48%。其中,市中心“老破小”熱度是主因。
在杭州貝殼研究院的5月網簽量TOP20小區中,翠苑二區、古蕩新村東區和親親家園一期老小區均上榜,分別網簽了16套、14套和14套,網簽量環比上漲了60%、75%和75%,網簽均價環比下降了3%、13%和6%。
從前瞻性指標帶看量看,德勝東、朝暉和文教等中心城區帶看量上榜本月帶看增幅最高的商圈。
“這些商圈老破小帶看量都很大”,一位中介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院數據,朝暉小區、翠苑小區、采荷小區、大關小區、景芳小區、古蕩新村在5月分別成交63套、52套、41套、39套、35套、23套二手房。其中,翠苑二區以16套的成交量創下去年以來的單月成交量新高,而去年全年該小區共成交38套,今年截至5月的成交量已經達到44套。
根據杭州《錢江晚報》,目前市中心總價在140萬元以下的老小區房源幾乎已經售空。
像朝暉小區、景芳小區、翠苑小區、古蕩小區等多個市中心老小區組團,在新政前就成交活躍。新政還帶動了市中心其他老小區,如倉基新村、大塘新村、石灰橋新村等,這些小區去年月均成交量不足3套,新政后一個月成交量都超過了8套。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老破小指的是位于主城區內,房齡較長的房子,通常房齡超過25年,甚至達到30-50年。面積一般都在80平米以內,大部分面積集中在兩居60平米左右。同時,按照市場購買需求,學區房和沒有優質學區的老房要區分看。
“基本上老破小就特指附近沒什么好學區,房子都是2000年以前的六層紅磚房,少數也有90年代的高層大塔樓”,張大偉解釋。
事實上,不止杭州老破小成交熱了起來,上海等城市老破小成交都有明顯回暖。
上海中原地產數據,5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1.71萬套,環比增加5.35%。其中,5月最后5天(5月27—31日),在上海“滬九條”新政的推動下,僅外環內就成交了826套房齡超過20年、面積70平方米的小戶型,成交量較政策出臺前5天增加了5%。
購房者再次盯上老破小,張大偉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面積小、總價低,房價跌到位,租售比合適了。以5月杭州上榜的幾個老小區為例,網簽均價環比均下跌,最高的跌了13%。
上海在中環以內的長寧天山、徐匯長橋、普陀曹楊、浦東世博等板塊,“老破小”里確實有可能找到“1字頭”的總價,大多是30-40平的一室戶或一室一廳。而如果不是卡著預算,還能淘到5萬/平一下的單價,200-300萬在中環內找一套老公房,可選擇的房源不少。
其次,老破小的政策利好不斷出現,多地關于“原拆原建”(即拆除老房子后重建新房,居民可搬回原址,而不是異地安置)提法增多,這已經成為老舊小區盤活的一種重要新模式。
以杭州為例,“原拆原建”已照進現實,是老舊小區盤活的一種重要新模式。
杭州另一位老破小購房者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老破小總價本來就低,新政后,自己只要15%首付就可以買房了,我看的那套房子房東也愿意讓價小,我就趕緊簽了”。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買老破小當下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也不是所有老破小都能買。
根據張大偉,如果之前的公房單位已經倒閉破產,房子的物業肯定也非常差,這樣的老房子不建議買。1980年代以前的老房子基本已經接近是危房,也不建議買。學區和交通兩點都不占的,再便宜也盡量別買,特別是學區中等的老破小千萬別碰,隨著入學人口減少,這一類老房價格會受影響最大。另外老破小頂樓就盡量別考慮,電梯很難安裝,而且漏雨風險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