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儀美尚
日前,屈臣氏集團宣布,其將在兩年內投資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17億元),用于在亞洲、歐洲及中東等15個運營市場開設及升級店鋪,共計涉及6000家門店。
今年4月,屈臣氏剛剛官宣首位女CEO倪文玲上任。2個月后,新CEO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燒”向了門店升級擴張。
圖片來源于屈臣氏中國官方微博
對此,某國產品牌負責人表示:“近幾年屈臣氏一直在進行門店升級,但是收效甚微。此番大刀闊斧開始新一輪升級擴張,也向外界證明了屈臣氏‘重啟’的決心,值得期待。”
新增1200家、升級4800家,75%亞洲門店將迎來新面貌
據屈臣氏集團行政總裁倪文玲公開表述,此次擴張計劃涉及的6000家門店中,有1200家為新增店鋪,余下4800家門店將會進行升級改造。
實際上,該計劃從2023年就已經開始執行。根據集團信息,2023年,屈臣氏在亞洲、歐洲及中東等15個市場,已經投資開設并升級了2200家O+O(線下及線上)店鋪。在2024年底之前,屈臣氏計劃進一步開設及升級超過3800家店鋪。
據計劃內容,這次門店擴張范圍聚焦在亞洲、歐洲及中東等15個市場。但儀美尚查詢財報發現,在歐洲及中東市場上,屈臣氏并非其零售業務主要收入來源,據此可推測,屈臣氏的一系列變動或主要發生在中國及亞洲市場。
而屈臣氏集團年報顯示,2023年,屈臣氏中國及亞洲市場同比2022年新增了208家門店。這意味著,今年屈臣氏在中國和亞洲市場還要開出近千家新店。
截至2023年底,屈臣氏在中國和亞洲共計經營著7787家門店。因此,屈臣氏方面表示,待此6000家門店整改計劃完成后,屈臣氏75%的亞洲門店,將以全新面貌登場。
倪文玲還進一步表示,屈臣氏未來不僅承諾為顧客提供優質及超值的產品,更致力于創造愉快的購物體驗,并與主要品牌緊密合作,提升購物體驗。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屈臣氏此舉算是“自救”。以中國市場為例,據儀美尚以往盤點數據,近6年來,屈臣氏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并不穩定,2022年甚至首次出現負增長。從同比店鋪銷售額來看,2020年和2022年均出現了雙位數的下滑,單店銷售額更是出現了5次負增長。
可以看出,于屈臣氏而言,開新店、改舊店已是迫在眉睫。
“屈臣氏需要大破大立”
這些年,屈臣氏中國這頭“大象”陷入了增長困境。
屈臣氏2023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屈臣氏中國銷售額同比下降6%至164.53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53.1億元),EBITDA同比下降4%至10.4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9.7億元)。而這一成績,也是屈臣氏中國近9年來的最低值。在2020年-2022年,屈臣氏中國在銷售額和EBITDA上,也多次出現負增長。
持續交出不太理想的成績單后,屈臣氏一直試圖做出改變,尤其是在門店上。
據儀美尚此前報道,如今,屈臣氏已經升級至第11代店鋪,相較以往,摒棄了“大而全”的開店模式,開始往精致化、重體驗的方向進階。比如,在以學生為主的門店里,屈臣氏特意打造“二次元”購物空間;還在不同門店設置娃娃機、彈珠機等年輕人喜歡的互通體驗裝置。
與此同時,屈臣氏還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變動,如今年3月,屈臣氏宣布集團首席執行官由倪文玲接替;委任陳志豪和聶薇為屈臣氏中國聯席董事總經理,開啟“聯席共治”時代。而這三位正是開創和推動屈臣氏O+O業務轉型的關鍵人物。
此外在選品上,屈臣氏陸續引進多個獨家品牌和產品,比如魅尚萱女團泡泡染、三生花小氣泡洗護、男士品牌山川壹號紋理發泥等,同時啟動了“品類艦長計劃”,深耕大健康賽道。
對于屈臣氏此次持續加碼門店的這一做法,某屈臣氏供應商表示了認可。
“實體店裝修升級肯定是好事,對提升店鋪吸引力比較直接。”該供應商表示,屈臣氏一直在嘗試增加消費者的體驗互動,比如提高配送業務能力,希望在電商不斷開疆拓土的階段,在線下亦能有所作為,保證自己在零售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另外,雖然此前屈臣氏曾因“一分錢面膜”促銷活動翻車,而遭受了階段性的負面沖擊,但其“初衷也都是為了與消費者加強關系”。
其還指出,過去幾年,屈臣氏的直接對手,是一堆新零售、美妝集合店,各個都很驚艷,“相對之下,屈臣氏的店鋪形象可能確實需要重新亮眼起來,甚至要大破大立,不破不立。”
不過,大象轉身非朝夕可成,尤其是在整體消費疲軟的當下,上述供應商認為,如今來看,“屈臣氏在短期內需要抗住較大的業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