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業評論 北海
編輯|葛偉煒
哪家搞餐飲的,還沒被風靡的“窮鬼套餐”卷到?
誰也沒想到,這個從2022年疫情時期爆火的名詞——原本只是年輕人發掘出身邊低價餐食而自我調侃的玩梗,如今卻成了各大餐企,尤其是知名連鎖餐企真正的運營風向標和財富密碼。
一度離譜到什么程度呢?
國內中產家庭的生活需求采購大本營——山姆,都有了21.9元1.59kg雞蛋、23.9元7個裝貝果和59.8元16片瑞士卷的“窮鬼三件套”。人均上千元的高端中餐連鎖品牌新榮記,推出售價398元的工作日午市單人套餐,引得大批年輕人都安排上了如何吃撐的“窮鬼攻略”。一碗沙拉動輒七八十元的Wagas,上了抖音等團購,折合半價一份,也成了精致白領們的“窮鬼必備”。
這里探討真、假窮鬼不重要,趨勢確實是,從高端到中端,再至平價餐飲們,都在用降價謀流量。
剛剛過去的五月份,兩大洋快餐巨頭肯德基、麥當勞就分別為“窮鬼”battle了一下。先是肯德基推出包括原味雞漢堡、香辣雞腿堡、新奧爾良烤雞腿堡和老北京雞肉卷在內的9.9元特價漢堡,而后,麥當勞立馬跟上,連續多周推出了每日“十元吃堡”的漢堡與飲料兩件套,更超值劃算。
圖源肯德基、麥當勞官方微博
洋快餐里,當然不止肯德基、麥當勞下場開“卷”。5月中旬起,德克士也發起了持續半個月的“天天9塊9”活動,可選漢堡與飲品兩兩隨機搭配。而更早之前,也就是去年夏季,漢堡王已經上線了“周三國王日”活動,9塊9可選漢堡與小食/飲品的隨心配。
更意外的是,微博熱搜上,有了“9塊9的風終于還是卷到了星巴克”的上榜詞條,在瑞幸、庫迪們掀起的價格戰面前,連一向端著的星巴克都扛不住了嗎?
入華多年的外來連鎖餐飲巨頭們,怎么也開始俯身搶“窮鬼”了?
洋品牌們才是“懂王”
實話,說這些品牌“開始下場”的形容其實并不準確,畢竟,從肯德基的瘋狂星期四,到麥當勞的隨心配,都可以算得上出圈的“窮鬼套餐”先行者,開始下場,更多指向的是它們以更本土化的姿態入局了這場餐飲界的低價戰,具體表現為,以極低的價格,解決打工人的一頓正餐需求。
先行如肯德基的“瘋狂星期四”。肯德基最早于2018年推出活動,并請了明星代言,產品多是售價9.9元的雞塊、薯條和漢堡等,卻沒有引起太大反響。
而后,2021年,機緣巧合之下,互聯網上開始興起“V我50”的瘋狂星期四玩梗文學,肯德基適時抓住熱點,將其運作起來,比如在直播間舉辦“瘋四文學大賽”等,直至今天,在運氣和努力的雙重作用下,成為“窮鬼套餐”界屹立不倒的標志。
當然,其中運氣成分占了更大比重,同是百勝中國的必勝客,也有“尖叫星期三”的活動,知名度和傳播度上就弱了很多。
麥當勞的“隨心配”,2019年推出,最初售價12元,麥香雞漢堡、雙層吉士漢堡和麥樂雞等與飲料/新地搭配,一經推出,就攻占了“麥門”中人的心智。
而現在,從9.9元特價堡券,到十元兩件任選的活動,都刷新了上述二者傳統“窮鬼套餐”的價格底線。這也是它們入局如今這場風靡的價格戰的具象表現。
不過,當我們被特價套餐吸引的時候,很容易忽視,其實這些年,麥、肯們是一直在漲價的。典型是麥當勞的隨心配,于2019年推出時售價12元,2021年上調為12.9元,去年年初再度調價至13.9元。
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麥、肯分別進行了不少于三次的漲價,肯德基單在2021年就有了“三連漲”,多是漢堡、套餐等提價0.5~2元,麥當勞的套餐甚至有漲價五六元。而麥當勞最近的一次漲價就在去年年底,近90%的漢堡小食類產品都將提價0.5元,麥香雞套餐則提價2元,總的來說,平均漲幅約3%。
新零售商業評論攝
原材料和人工運營成本的增加是直接原因,考慮到通貨膨脹以及過去三年艱苦的大環境,這些價格上漲看起來“情有可原”。
但問題是,對于已經入華超30年的肯、麥來說,在發達的本土粉面快餐等品類的競爭下,漢堡薯條的連續漲價,能維系多久的競爭力呢?
另一邊,本土同類快餐品牌如塔斯汀、華萊士的崛起,也在進一步加劇麥、肯們的焦慮。誠然,從品牌認可度和規模上說,塔斯汀、華萊士尚不能與麥、肯正面對壘,但從低線市場崛起的二者,也是麥、肯們要不斷開墾的地盤。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就曾直言,一二線城市外,下沉市場將是麥當勞的重點部署區域。
多種外部因素作用下,肯德基的9.9元特價堡券,麥當勞的10元兩件任選,與它們成功出圈的“瘋狂星期四”和“隨心配”沒有本質區別,不算便宜的正價之外偶爾給予消費者的“小恩小惠”,是維系品牌忠誠度的重要手段。
這一招在宜家身上也能看到端倪。
最近,“我又可以了”是社交媒體上消費者對宜家的真實反應。這兩年,慣常因原材料和運輸成本增加而宣布漲價的宜家,口碑頻頻翻車,最近,進入“5月23日~6月26日”打折期的宜家,開放了上百款經典產品最低五折起的大減價活動,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搶購入手的不在少數。
不過,更重要的是,宜家餐飲也開始吹起了“窮鬼套餐”的風。5月10日~5月31日期間,宜家推出“半價星期五”活動,包括意式芝士肉醬面、烤腸拼盤等套餐均半價銷售,最實惠的瑞典肉丸飯,僅售9.9元。
撈回消費者的心,真就這么容易。
窮鬼套餐,還能玩多久?
需要看到的是,窮鬼套餐,不止在中國風靡。最近,麥當勞就宣布在美國上線售價5美元的套餐,包含麥當勞吉士漢堡/雞肉三明治、小薯條、飲料和麥樂雞四件套,活動將持續一個月,這也是麥當勞為應對門店客流量下滑,以及消費者越來越不愿意付出高昂花費外出就餐等因素,被迫做出的選擇。
這樣極致的低價,顯然,各企業是犧牲了利潤的。比如今年一季度,百勝中國旗下肯德基和必勝客的經營利潤率雙雙下降,肯德基同比下降1.9%,必勝客同比下降1%,原因即是增加了高性價比產品以推動客流量增長。
也因此,巨頭如肯、麥們,這樣的活動往往只敢限時限期推出。換言之,9塊9,真的太不可持續了。這個過程里,因為餐飲行業的競爭激烈這一特質,又讓這場風潮顯得更為慘烈。
去年,麥當勞宣布隨心配漲價一元后,漢堡王還在微博玩梗,其去年推出的“周三國王日9.9元隨心配”活動繼續。而漢堡王一直在“自殺式”推廣,除卻自身的9.9元特惠,在美團等平臺上,還曾上線過9.9元兩個漢堡的合作活動,一度讓不少“麥門”信徒叛入“漢門”。在美國,最近麥當勞發布5美元套餐活動后不久,漢堡王也宣布跟隨推出了5美元活動。此外,就在5月,德克士也跟風推出了持續半個月的“天天9塊9”漢堡小食搭配套餐。
圖源漢堡王、德克士官方微博
卷無止境。
餐飲業,太難了。從業者眾多,入局門檻不高,定位相似的企業們極易走進同一條河流,別說這些大差不差的洋快餐了。
業已成為網紅的社區連鎖餐企南城香,去年推出的平價小火鍋,純素鍋22.9元暢吃,是本土餐飲里的“窮鬼套餐”扛把子,如今也很快有了追隨者。
新零售商業評論注意到,同樣定位社區餐飲的連鎖品牌好適口,也在北京知春路等店上線了同樣的自助小火鍋,售價22.8元,其中蔬菜種類比南城香還要多一點。此外,較南城香19.9元一份的肉類,好適口把價格定在了16.8元。
如今,隨著呷哺呷哺下調套餐價格,重回四五十元的工作日午市價,拉低了與南城香們的差距,也讓原本一直躺在性價比舒適區的后者有了對比壓力。
當我們回首復盤,9塊9這陣風最早是從咖啡業刮起的,庫迪牽頭,瑞幸應戰,被迫持續,直到今年,把一直端著的星巴克都卷了進來。
從單價三四十元一杯到9.9元一杯,對于星巴克來說,一下子放低身段至此還是有點難,也因此,需要疊加餓了么等平臺的各種羊毛優惠才能做到如此低價,但如今,普通用戶的星巴克小程序內,確實會被不間斷投喂大量39.9元兩杯、49.9元三杯的任選優惠券。
圖源星巴克小程序
而在此前,星巴克取消了15元超值早餐的活動。星巴克很糾結。
卷來卷去的結果是,重要玩家瑞幸也頂不住了。從今年年初開始,不少消費者就發現,瑞幸的9.9元咖啡優惠在不斷縮水,一方面,是原本幾乎全品皆可用的優惠券,只余下指定產品可用,余者均恢復20元價位,另一方面,還有了門店使用限制。
瑞幸的業績說明了一切。從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首次盈利后,僅僅兩年后的今年第一季度,瑞幸再度進入虧損模式,凈利潤虧損0.1億元,而去年同期,這個數字是6.8億元凈利潤。
除了瑞幸,曾經參與9塊9價格戰的Tims、manner等,如今,均已悄悄下線了9塊9的活動,而那個揚言繼續的庫迪,只有加盟商才知道有多苦。
不禁想起來前些年包括外賣、打車在內的各種補貼大戰。燃燒殆盡后,一片虛無。餐飲業前仆后繼、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特質盡管讓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更小,但終究并不良性。
窮鬼套餐的風繼續吹,消費者確實喜聞樂見,但各餐企們,能確保此后沒有義無反顧的漲價收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