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焦 蘇琦
編輯|金玙璠
“X城的金店,最近誰敢惹事,我一家家打。”
“X城,我要在這里好好摩擦摩擦。”
“你現在有多囂張,等會就有多狼狽。”
今年5月中旬以來,多位“打假”博主在連云港、南京、安徽蕪湖等地,給當地的“鬼秤”商家們上了一課。
這些博主們在與涉事商家及市場管理人員進行協商時,被搶摔手機、肢體推搡等的現場視頻一經發布,隨即引發熱議,頻頻登上熱搜。
隨后,多起“鬼秤”事件迎來處罰結果——涉事商戶被清退出場,商家和市場管理方雙雙罰款,這些打假博主也大漲粉量,被一些人視為“打假英雄”、“正義使者”。
類似的打假題材視頻,已經不是第一次成為流量密碼了。前有曝光路邊榴蓮攤販鬼秤的博主“B太”,粉絲兩千多萬,打假視頻動輒百萬點贊起步;后有博主“鐵頭懲惡揚善”(下稱“鐵頭”)因打假三亞某海鮮市場缺斤少兩,5天漲粉200多萬。
現在,打假博主無論去哪個城市,都會挑動商家和網友的神經——例如,本地網友喊話商家“別丟臉”,外地網友喊話博主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排雷出氣”。
打假博主,最初因“膽大”“正義”而出圈。在短視頻中,他們表現得不怕得罪商家,常在消費取證后,對缺斤少兩、亂收費、以次充好等亂象進行維權,因此收獲了粉絲的高度信任。
一些打假博主在快速漲粉后,卻開始頻頻翻車,例如,“鐵頭”就因在直播間自曝涉黃而遭遇全網封禁。
但“一個鐵頭倒下了,千萬個鐵頭站起來”,打假博主賺取流量的同時,外界的質疑聲一直不斷:“打假”到底是為了正義還是流量?用這么激烈的方式維權,是否會來帶副作用?有了粉絲開始帶貨后,為什么頻繁翻車?
打假博主,攻占短視頻
自從今年2月打假博主“鐵頭”被全網封號以后,短視頻平臺上類似的打假博主越來越多。尤其過去一個月,這類博主的粉絲量飆升,從5月中旬開始,多個城市爆發“鬼秤”事件,頻頻登上熱搜。“鬼秤”事件背后往往都站著打假博主。
今年5月16日,打假博主“狂飆兄弟”稱,在連云港市海鮮蔬菜直銷市場遭遇“鬼秤”,在尋求市場管理方幫助時,遭對方圍堵并搶奪手機。5月19日,連云港海州區聯合調查組發布通報稱:對涉事商戶罰款3萬元,對市場主辦方罰款35萬元,并對市場主辦方工作人員予以行政拘留。
博主“狂飆兄弟”在連云港打假
無獨有偶,5月18日,打假博主“黑白一二”發視頻稱,其在南京市某農貿市場買魚,復秤時發現少了四兩,隨后尋求市場管理人員幫助,卻被市場管理人員搶摔手機。目前涉事商戶已被清退。
同日,打假博主“鐵拳出擊”發布視頻稱,其在南京一水果店遇到“缺斤少兩”并遭店主“動手”。目前該店已暫停營業,并罰款3.2萬元。
博主“黑白一二”和“鐵拳出擊”發布的打假視頻
5月25日,“鐵拳出擊”再發視頻稱,在安徽蕪湖某黃金回收店遭遇“鬼秤”,約31克的黃金,店內稱重不足16克。后續,該商家被頂格處以罰款22000元。
從5月中旬到現在,這類“鬼秤打假”事件在多地上演,博主們持續更新視頻,“鬼秤”事件變成全民關注的焦點;博主打假反遭“威脅”,也引爆了熱點話題。
截至目前,“鬼秤”關鍵詞在過去一個月內連上13條微博熱搜,“鬼秤”“打假”等話題在抖音有近400億播放量。
值得一提的是,打假博主們的視頻拍攝內容、風格和人設,都和被封禁的網紅“鐵頭”有相似之處。這些博主都是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消費陷阱出發,通過消費取證后,大多會在現場進行喊話,用氣勢和嗓門“把事情鬧大”,塑造具有正義感的“鐵拳”“狂飆”的形象,最后以給出維權結果收尾。
打假,讓博主們收獲流量,他們的維權方式,幫助消費者避免了潛在的消費陷阱,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監督和震懾商家、矯正市場風氣的效果。“這些博主也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消費者和商家的不平等地位。”資深短視頻IP操盤手Jerry表示。
北京中銀(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苒苒稱,這些打假博主提高了消費者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在打假過程中進行普法。部分消費者開始有了試秤、復稱的維權意識。
用戶留言
“打假”是一個比較容易吸粉和建立信任度的短視頻內容賽道,博主們的直播和漲粉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
打假博主在視頻號直播,觀看人次超6萬
“狂飆兄弟”在近期的直播中透露了自己全平臺的播放量數據,其中視頻號約一億,高于抖音的七千萬和快手的四千萬。同時,這些博主近期開始在視頻號頻繁開播,直播間往往能沖到六七萬觀看人次,遠高于其他類型的直播間。
「定焦」制圖 數據源 / 新抖
Jerry分析,從市場訴求看,消費者苦“缺斤短兩”久矣,但自身維權費時費力還容易不了了之,這類打假博主的視頻內容,呈現出解決問題并幫助消費者解氣的特點,網友會自發將此類視頻推向更高流量。從內容屬性來看,短視頻平臺也需要有噱頭和強互動的作品,而打假類視頻符合需求。
“商家越是阻攔,博主們的人設就越鋒利,觀眾看著也就越解氣,視頻流量也就越大,影響力也就越大。”豹變IP創始人張大豆稱。
打假博主,為正義還是為流量?
打假博主天然吸引流量,有流量就有人跟風生產內容。但隨著打假博主的賽道越來越擁擠,爭議聲也隨之出現。
有商家認為,市場內某一家店被打假了,整個市場的生意都會受到波及,短期內還會有別的博主來打假,市場秩序陷入混亂。
有用戶認為,部分博主的視頻會強調城市,讓人“以偏概全”地留下對這個城市的負面印象。
還有一種常見的聲音是,這類博主跟風打假、跟風維權的風氣盛行,多數博主的視頻中,還往往以沖突性畫面為主,有刻意激化矛盾、賺取流量之嫌。
比如,一些小的打假博主會跟著大博主維權的步伐走,大博主剛打過假,一批小博主可能就跟上了;還有一些博主會在店內叫喊,曝光商家收取2元打包費、10元炭火費、少了2兩秤等,被網友質疑“小題大做”“故意把事情搞大”。
打假博主拍攝別的博主的打假現場
“打假博主這樣做,到底是為正義還是為流量?”大量網友問道。
MCN機構運營負責人周凱不認為“激烈對抗”是一種合理的打假方式,相反,經過流量放大后,這種維權的方式是錯誤示范。商家一經打假博主曝光,信譽度很難回升,即使日后改正也無濟于事。博主過激式的打假維權,可能會激起商家群體的反彈,這對消費者不一定是好事。
很多網友開始質疑打假博主的動機,因為他們快速吸粉后,轉頭就開始用流量變現。
實際上,有了“鐵頭”和辛吉飛直播帶貨翻車的例子,目前的打假博主都沒有開啟直播帶貨,且在變現時顯得“小心翼翼”。據「定焦」觀察,目前這類博主常用的變現方式有三種,在視頻評論區推薦商品鏈接、櫥窗帶貨和切片廣告。
打假博主常用的三種變現方式
當然,打假博主也會在變現時,解釋為什么邊打假邊賺錢。
有博主在直播時表示,打假的成本很高,機酒餐食人工一個月需要3萬,還要熬夜剪輯,“自己負擔很重,但沒時間帶貨”。有博主下午直播打假后,晚上在直播間上架了商品鏈接,稱“有需要的咱再買,支持弟弟的打假事業,博主都要吃飯,但我只吃干凈的飯,不強買強賣。”
Jerry稱,現在的短視頻行業,流量和粉絲并不能直接決定變現,這類博主前期積累的流量比較泛化,購買力不強。現在的短視頻博主比拼的是專業性,而這恰恰是打假博主的弱點。
打假博主,能火多久?
打假博主們扮演的“民間判官”的角色,某種程度上投射的是消費大眾對規范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權益的一種希冀情緒。
更多人好奇的是,打假博主會像曾經的“鐵頭”一樣火一陣就消失嗎?這類博主會長期存在嗎?
“消費者對誠信和質量的關注不會消失,但網紅打假博主是否會長期存在,這取決于市場需求、監管政策、博主自身的專業性和自制力等。”Jerry解釋,博主們需要不斷更新打假的品類,以避免觀眾的審美疲勞和信任危機,另外,博主們還要在漲粉過快的情況下,保持清醒、敬畏流量。
“狂飆兄弟”稱,自連云港鬼秤事件后,選擇了“自降熱度”,因為“打假之路,穩比狠重要”。他表示,接下來可能會考慮從“游戲未成年充值”方向的打假,同時,未來也會跳出打假的圈子,開拓更多內容方向。
但不可避免的,因為更新頻率不高、內容同質化嚴重、團隊不夠專業等原因,即使是頭部的打假博主,漲粉速度已經大不如前,整體粉絲量也停留在幾十萬到百萬區間。
同樣早就開始積極尋找下一階段發展路徑的,還有博主B太。過去兩年,從美食博主轉型而來的B太,在盡力擺脫打假博主的單一身份,一邊教人在美食方面不踩坑,內容涉及鬼秤、食品安全等;一邊與多地文旅部門和京東等公司聯動,進行城市旅游、人文美食和產品溯源的推廣。
B太與官方部門和大廠合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為他背書,出圈方式類似于曾經的“富士康質檢員”張全蛋,都是將個人IP與品質和信任掛鉤。
但這種方式也有局限,比如過度商業化可能導致博主的獨立性受到質疑,并限制其揭露某些潛在的商業伙伴。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打假博主不論是收集需要打假的信息,還是想靠影響力變現,都需要流量,但過度曝光、過于高調,反而不利于打假。
“狂飆兄弟”在直播中表示,自己從來不會提前說自己接下來要去哪個城市打假,不然就沒效果了。“有一次去日照,被當地人拍了個照片發到網上,百萬播放量,商販們都在群里提醒同行說狂飆兄弟來了,大家這兩天注意一下。”
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正視打假博主,既要看到他們揭露問題、提升維權意識的積極作用,也要保持理性,辨別信息的準確性。“打假博主跟任何短視頻博主都無本質區別,不要在他們身上寄予太多意義。”周凱稱。畢竟,要讓缺斤少兩、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等行為消失,不能僅靠網紅博主之力。
對打假博主來說,把握尺度非常重要。打假博主應守住法律紅線,合法合規打假,并注意自身安全。
律師張苒苒提醒,有些博主收費幫人打假、投訴有問題的商品,不涉嫌違法,可一旦打假行為超出了合理、合法的范圍,導致商家或周邊商家無法正常經營,可能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例如采取惡意打假、惡意投訴、在打假過程中對商家進行騷擾、威脅、恐嚇等不當行為,可能被認定為敲詐勒索、強迫索賠、尋釁滋事等。
實際上,多個平臺對這類打假內容也在加強監管。有短視頻平臺運營告訴「定焦」,平臺對內容負責,消費者對博主的信任不應被透支。要想讓打假在內容變現賽道真正持續下去,平臺和博主都需要走出流量至上的誤區。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Jerry、周凱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