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該“消失”的618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該“消失”的618

電商大促該歇了。

文|波浪線商業  

01

昨天下午,一個做電商的朋友小宗聯系我:“老兄,最近你那流量怎么樣,我這最近很差啊。”這是自5月份以來,他第二次向我抱怨了。

小宗是一名有十來年電商經驗的老兵,一直做珠寶玉石生意,輾轉過多個平臺,嘗試過多種品類,但最近生意實在是太差了。

說實話,我也覺得很差。從我自己的體驗來看,自從5月底開始大促,自然流量降低,搜索流量也在降低。我想,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被618分流了,另一部分,可能是消費者真的剁手了。

我身邊很多小商家都在抱怨。小然,在淘寶做了好幾年的原創實木家具,“大促到現在的成交量,還趕不上平時兩三天的量”。但她不敢不報名參加大促,現在的大促周期越拉越長,動輒一個月,不報名,差不多就等于直接關門歇業一個月。

小而美的電商生意,在這個時代,可能已經失去生存空間了。平臺平時就在卷低價,大促的時候,更是想盡辦法把流量向低價產品傾斜——別覺得這是好事。劣幣會驅逐良幣,無止盡的價格戰,結果必然是畸形的。它就像一根大棒,指引著商家去上架更多低價產品。

為了保持價格優勢,商家就只能降低成本,換完輔料、換主料。前陣子,我去香河走訪一個做家具商家,他說已經不做線上了,做不下去。為了降低成本,偷工減料,5條梁換成3條梁,10mm換成8mm,外觀看不出問題,但里子差距就大了。

事實上,低價產品的利潤空間可能更大。以我所在的玉石行業為例,很多賺到盆滿缽滿的商家,賣的都不是正經玉石,但架不住便宜,單價幾十塊錢,量做起來,利潤就相當可觀。

而消費者拿到手的,可能只是垃圾而已。在低價的前提下,買家和賣家互相嫌棄。

大促的時候,更是如此。

我算是佛系賣家,之前主要經營貨架電商,沒有開通直播。大促這段時間,像我和小宗這種,并沒有參與618直播活動的商家,流量就少得可憐。平臺會根據整體營銷需求,調整流量的分配,如今,各大平臺都在卷直播,不做直播,就沒有流量。

但直播對于小商家來說,無異于成本的增加,本來一人一店,可以綽綽有余,但開啟直播,至少要有主播、助播,直播4個小時、準備2個小時,再加上備貨、發貨,兩個人,忙得頭頭是大。

小宗曾經直播過一段時間,但他最終放棄了,“太累了,性價比太低,還不如自己好好賣貨。”我也嘗試了,結果就是,白天沒流量,直播間里瀏覽量只有兩位數,晚上倒是沖到三位數,但忙了一整天,開了兩場直播,愣是一單都沒成交。

陪跑感十足了。

作為具備十幾年運營經驗的前大廠人,我深諳平臺規則的設計邏輯。

平臺利益最大化才是終極追求,賺得是“流量費”和“水錢”,價格無關緊要。如果當下低價能更好的迎合市場,那就不斷的去卷商家,優勝劣汰,才能保證平臺的競爭力。

所以現在的電商大促,幾乎從年頭到年晚就沒停過。年貨節(1-2月)、女神節(3月)、母親節(5月)、618(6月)、暑假(7-8月)、開學季(9月)、雙十一(10-11月)、跨年(12月-1月),唯一的淡季是4月份的清明節,可能不太好發貨吧。

過剩的大促,就像一個飛輪,殘酷地把我們這些小商家甩向邊緣。對于消費者,它也并不友好。

我媳婦曾經是忠實的電商消費者,算下來,應該平均每天都在收快遞。但她現在也懶得擠大促,湊單麻煩,還要辛苦比價,很多商家的套路,比如提高原價再打折,在她這種經常逛電商平臺的人看來,更是一眼便知。

更重要的變化是,她在經歷過瘋狂的買買買階段后,也開始冷靜下來思考:消費的意義是什么?便宜,不應該是消費的直接理由,需要才是。——這顯然不是電商平臺希望她明白的道理。

02

大促,曾經在整個電商行業的發展史上,扮演過重要角色。

2009年,天貓第一次推出“雙十一",關鍵詞就是兩個:半價、包郵。20多個商家參與活動,取得5000萬的銷售額。到第二年,這個數據就飆升到9.36億元,并在此后多年保持著陡峭的上升曲線。2010年,京東打出“618”的大促招牌,互聯網造節,逐漸深入人心。

熱熱鬧鬧的大促,跟當時的消費升級大趨勢是正相關的。

2008年,受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中國經濟快速回落,出口出現負增長。為了應對危局,中國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四萬億計劃”,通過一攬子計劃穩住了經濟增速,2009年中國GDP增速達到了9.4%,率先走出金融風暴的陰霾。

四萬億計劃的影響從基建、投資逐漸傳導到各個市場領域。內需的激活、收入的增長,開啟了中國至少十年波瀾壯闊的消費品升級市場。

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的有很多人,其中包括時任淘寶商城的總經理張勇,他是雙十一購物節的幕后推手。2009年時,商場在整個淘寶交易中的占比不過3%,但憑借雙十一一戰成名后,淘寶商城(天貓前身)也就支棱起來了。

本質上,這也是踩中了消費升級的需求。

經濟持續向好,互聯網和房地產造就無數富翁,也給到很多普通人以希望。大家都覺得,明天會越來越好,消費自然也更加大膽。從日本買智能馬桶、高杠桿入局房市,現在看來,那都是時代在高歌。

包括京東也是。除了真金白銀做大促,它在過去的這些年里,還花了不少錢自建物流,把配送時效與質量做到同行頂配。這些打法,在當時都沒毛病——直到消費降級時代的到來。在便宜10塊錢和多等一天之間,大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于是,京東也一頭撞在了時代的南墻上。

而這個結果恐怕短期內都很難改變。我也關注了今年京東618的打法,主推采銷直播,賣點是便宜和專業,另外一個是“總裁直播”,大意就是把老板拉過來放價。在我看來,無論從商業角度還是運營角度,沉默是我對它最大的尊重。

流量的密碼是采銷么?還是大大小小的老板?說實話,老板娘都比老板有流量。

低價才是迎合流量的密碼,但便宜,能便宜過PDD嗎?你是采銷,人家是直銷。我跟做PDD的商家朋友也聊過,這個平臺的定價邏輯就是,按成本算值多少,加上微薄的利潤,就該賣多少。所以,沒有貨源優勢,做不了PDD。做PDD的人,每天也得在價格上卷生卷死。反過來,它的價格優勢,其他家也很難打。

至于專業,大家看看自己身邊的朋友,還有多少人愿意為推銷的專業程度買單?誰不是四處比價,去找那個價格與品控的平衡點?

“粗暴好用”或許真是當下的金玉良言。下水游泳時,你但凡多穿一件衣服,也游不過光腚的。

其實,發展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也可以掩蓋很多問題。在電商基本盤飛速增長的時候,無論賺錢與否,大家賠本賺吆喝都行,志在未來;但當增長陷入停滯、下降時,大家都迷迷瞪瞪的,促銷誰啊?難不成賠本賺個寂寞么?

最后說回大促,現在誰還在需要它呢?

平日里直播間已經開到了工廠、庫房、原產地,我們真的還需要挑一個日子,攢一個月的勁兒,刷新一個數字,然后大家一起鼓鼓掌嗎?

從平臺運營者轉變成為一名平臺參與者后,我對市場與平臺運營有了一些新思考:市場是具有自我更新、凈化的能力,任何過猛的外部干預,都是急功近利的,或有短期紅利,但不利于長遠的發展。

所以,我旗幟鮮明唱衰大促,因為我相信生意是一點一點做出來的,我也相信,一個健康的市場是無數小而美的商家共同構成的,而不是由一兩個大平臺、頭部玩家而左右的。讓市場回歸市場,讓每一個市場參與者成為活水,他們一定會發現消費內需的動力。這才是更加適配當下的形式存在。

很多東西,存在之時,固若金湯,等到我們發現需要拋棄它時,往往就已經晚了。類似的故事,最近這幾年已經太多了。

電商大促,可能也是那個遲到的“消失”。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該“消失”的618

電商大促該歇了。

文|波浪線商業  

01

昨天下午,一個做電商的朋友小宗聯系我:“老兄,最近你那流量怎么樣,我這最近很差啊。”這是自5月份以來,他第二次向我抱怨了。

小宗是一名有十來年電商經驗的老兵,一直做珠寶玉石生意,輾轉過多個平臺,嘗試過多種品類,但最近生意實在是太差了。

說實話,我也覺得很差。從我自己的體驗來看,自從5月底開始大促,自然流量降低,搜索流量也在降低。我想,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被618分流了,另一部分,可能是消費者真的剁手了。

我身邊很多小商家都在抱怨。小然,在淘寶做了好幾年的原創實木家具,“大促到現在的成交量,還趕不上平時兩三天的量”。但她不敢不報名參加大促,現在的大促周期越拉越長,動輒一個月,不報名,差不多就等于直接關門歇業一個月。

小而美的電商生意,在這個時代,可能已經失去生存空間了。平臺平時就在卷低價,大促的時候,更是想盡辦法把流量向低價產品傾斜——別覺得這是好事。劣幣會驅逐良幣,無止盡的價格戰,結果必然是畸形的。它就像一根大棒,指引著商家去上架更多低價產品。

為了保持價格優勢,商家就只能降低成本,換完輔料、換主料。前陣子,我去香河走訪一個做家具商家,他說已經不做線上了,做不下去。為了降低成本,偷工減料,5條梁換成3條梁,10mm換成8mm,外觀看不出問題,但里子差距就大了。

事實上,低價產品的利潤空間可能更大。以我所在的玉石行業為例,很多賺到盆滿缽滿的商家,賣的都不是正經玉石,但架不住便宜,單價幾十塊錢,量做起來,利潤就相當可觀。

而消費者拿到手的,可能只是垃圾而已。在低價的前提下,買家和賣家互相嫌棄。

大促的時候,更是如此。

我算是佛系賣家,之前主要經營貨架電商,沒有開通直播。大促這段時間,像我和小宗這種,并沒有參與618直播活動的商家,流量就少得可憐。平臺會根據整體營銷需求,調整流量的分配,如今,各大平臺都在卷直播,不做直播,就沒有流量。

但直播對于小商家來說,無異于成本的增加,本來一人一店,可以綽綽有余,但開啟直播,至少要有主播、助播,直播4個小時、準備2個小時,再加上備貨、發貨,兩個人,忙得頭頭是大。

小宗曾經直播過一段時間,但他最終放棄了,“太累了,性價比太低,還不如自己好好賣貨。”我也嘗試了,結果就是,白天沒流量,直播間里瀏覽量只有兩位數,晚上倒是沖到三位數,但忙了一整天,開了兩場直播,愣是一單都沒成交。

陪跑感十足了。

作為具備十幾年運營經驗的前大廠人,我深諳平臺規則的設計邏輯。

平臺利益最大化才是終極追求,賺得是“流量費”和“水錢”,價格無關緊要。如果當下低價能更好的迎合市場,那就不斷的去卷商家,優勝劣汰,才能保證平臺的競爭力。

所以現在的電商大促,幾乎從年頭到年晚就沒停過。年貨節(1-2月)、女神節(3月)、母親節(5月)、618(6月)、暑假(7-8月)、開學季(9月)、雙十一(10-11月)、跨年(12月-1月),唯一的淡季是4月份的清明節,可能不太好發貨吧。

過剩的大促,就像一個飛輪,殘酷地把我們這些小商家甩向邊緣。對于消費者,它也并不友好。

我媳婦曾經是忠實的電商消費者,算下來,應該平均每天都在收快遞。但她現在也懶得擠大促,湊單麻煩,還要辛苦比價,很多商家的套路,比如提高原價再打折,在她這種經常逛電商平臺的人看來,更是一眼便知。

更重要的變化是,她在經歷過瘋狂的買買買階段后,也開始冷靜下來思考:消費的意義是什么?便宜,不應該是消費的直接理由,需要才是。——這顯然不是電商平臺希望她明白的道理。

02

大促,曾經在整個電商行業的發展史上,扮演過重要角色。

2009年,天貓第一次推出“雙十一",關鍵詞就是兩個:半價、包郵。20多個商家參與活動,取得5000萬的銷售額。到第二年,這個數據就飆升到9.36億元,并在此后多年保持著陡峭的上升曲線。2010年,京東打出“618”的大促招牌,互聯網造節,逐漸深入人心。

熱熱鬧鬧的大促,跟當時的消費升級大趨勢是正相關的。

2008年,受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中國經濟快速回落,出口出現負增長。為了應對危局,中國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四萬億計劃”,通過一攬子計劃穩住了經濟增速,2009年中國GDP增速達到了9.4%,率先走出金融風暴的陰霾。

四萬億計劃的影響從基建、投資逐漸傳導到各個市場領域。內需的激活、收入的增長,開啟了中國至少十年波瀾壯闊的消費品升級市場。

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的有很多人,其中包括時任淘寶商城的總經理張勇,他是雙十一購物節的幕后推手。2009年時,商場在整個淘寶交易中的占比不過3%,但憑借雙十一一戰成名后,淘寶商城(天貓前身)也就支棱起來了。

本質上,這也是踩中了消費升級的需求。

經濟持續向好,互聯網和房地產造就無數富翁,也給到很多普通人以希望。大家都覺得,明天會越來越好,消費自然也更加大膽。從日本買智能馬桶、高杠桿入局房市,現在看來,那都是時代在高歌。

包括京東也是。除了真金白銀做大促,它在過去的這些年里,還花了不少錢自建物流,把配送時效與質量做到同行頂配。這些打法,在當時都沒毛病——直到消費降級時代的到來。在便宜10塊錢和多等一天之間,大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于是,京東也一頭撞在了時代的南墻上。

而這個結果恐怕短期內都很難改變。我也關注了今年京東618的打法,主推采銷直播,賣點是便宜和專業,另外一個是“總裁直播”,大意就是把老板拉過來放價。在我看來,無論從商業角度還是運營角度,沉默是我對它最大的尊重。

流量的密碼是采銷么?還是大大小小的老板?說實話,老板娘都比老板有流量。

低價才是迎合流量的密碼,但便宜,能便宜過PDD嗎?你是采銷,人家是直銷。我跟做PDD的商家朋友也聊過,這個平臺的定價邏輯就是,按成本算值多少,加上微薄的利潤,就該賣多少。所以,沒有貨源優勢,做不了PDD。做PDD的人,每天也得在價格上卷生卷死。反過來,它的價格優勢,其他家也很難打。

至于專業,大家看看自己身邊的朋友,還有多少人愿意為推銷的專業程度買單?誰不是四處比價,去找那個價格與品控的平衡點?

“粗暴好用”或許真是當下的金玉良言。下水游泳時,你但凡多穿一件衣服,也游不過光腚的。

其實,發展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也可以掩蓋很多問題。在電商基本盤飛速增長的時候,無論賺錢與否,大家賠本賺吆喝都行,志在未來;但當增長陷入停滯、下降時,大家都迷迷瞪瞪的,促銷誰啊?難不成賠本賺個寂寞么?

最后說回大促,現在誰還在需要它呢?

平日里直播間已經開到了工廠、庫房、原產地,我們真的還需要挑一個日子,攢一個月的勁兒,刷新一個數字,然后大家一起鼓鼓掌嗎?

從平臺運營者轉變成為一名平臺參與者后,我對市場與平臺運營有了一些新思考:市場是具有自我更新、凈化的能力,任何過猛的外部干預,都是急功近利的,或有短期紅利,但不利于長遠的發展。

所以,我旗幟鮮明唱衰大促,因為我相信生意是一點一點做出來的,我也相信,一個健康的市場是無數小而美的商家共同構成的,而不是由一兩個大平臺、頭部玩家而左右的。讓市場回歸市場,讓每一個市場參與者成為活水,他們一定會發現消費內需的動力。這才是更加適配當下的形式存在。

很多東西,存在之時,固若金湯,等到我們發現需要拋棄它時,往往就已經晚了。類似的故事,最近這幾年已經太多了。

電商大促,可能也是那個遲到的“消失”。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野县| 新昌县| 富锦市| 郓城县| 黄平县| 无棣县| 灵宝市| 中宁县| 上饶县| 临武县| 宣恩县| 广宁县| 米林县| 汉源县| 田东县| 永顺县| 宜阳县| 龙里县| 万宁市| 灯塔市| 古浪县| 榕江县| 丽水市| 隆尧县| 个旧市| 乳山市| 辽阳市| 西昌市| 舞钢市| 托克逊县| 芦山县| 齐齐哈尔市| 慈溪市| 清河县| 桂林市| 清流县| 专栏| 玉林市| 桦川县| 叙永县|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