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零態LT 張堯
編輯|胡展嘉
芒果TV十周年了。
作為中國流媒體行業的“千年老四”,芒果TV的影響力固然比不上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平臺,但卻可以擺脫虧損宿命,連續多年盈利,堪稱“另類”。
不過當下的芒果TV并不能因上個十年的亮眼業績而有所松懈,因為隨著廣告主對營銷預算投放收緊,其綜藝業務正觸及增長天花板。如果不能及時借劇集打開想象空間,那么芒果TV或將面臨巨大下行壓力。
復盤芒果TV的十年征程,可以發現,無論是“千年老四”的地位,還是連續多年盈利的業績,在芒果TV發軔之初,其實都已埋下伏筆。
01 不想讓愛奇藝摘桃子,芒果TV誕生
其實芒果TV并非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而誕生。早在2009年末,湖南廣電就將金鷹網內提供視頻直播和點播服務的“芒果網絡電視”板塊單拎出來,命名為“芒果TV”,獨立運營。
不過,由于彼時尚處互聯網行業發展早期,大部分視頻平臺都難以打通商業閉環,缺乏商業價值的芒果TV很大程度上只是湖南廣電的內容分發平臺。
時間來到2013年,隨著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用戶的注意力被智能手機極大分流,電視的吸引力不斷走低。
中國互聯網中心發布的第三十三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18億,全年新增網民5358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5.8%;網絡視頻用戶規模為4.28億,同比增長15.2%,其中在手機端在線收看或下載視頻的用戶為2.47億,同比增長了83.8%。
由于用戶的精力是有限的,手機關注度不斷走高,必然導致電視媒介活力下降。2013年,北京地區電視機開機率僅為30%,相較2010年的70%斷崖式下跌。并且電視觀眾有“老齡化”趨勢,40歲以上用戶成電視主要受眾。
兩相對比不難發現,智能手機大有取代電視之勢,而智能手機催生出的移動互聯網內容自然也展現勃勃生機。
2013年12月,愛奇藝斥資2億元的價格買下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五大熱門節目的網絡獨家版權。
半年后,這些內容在移動互聯網煥發巨大的商業價值。2014年6月20日,《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在愛奇藝平臺互聯網獨播,僅24小時,愛奇藝、PPS總播放量超5000萬次,占當日全網綜藝流量40%;百度指數307萬,創中國綜藝節目首日網絡播放最高紀錄。
得益于此,愛奇藝強勢崛起,成為中國互聯網流媒體領域的霸主。官方資料顯示,2014年7月,愛奇藝、PPS月活用戶為3.45億,位居第一。
盡管湖南廣電也靠賣版權賺得盆滿缽滿,但對比而言,愛奇藝卻靠有限的資源,撬動了無限的商機,這很難不讓前者產生危機感。如果接下來繼續向視頻平臺輸送版權,那么隨著電視媒介逐漸凋零,湖南廣電也將萬劫不復。
基于這一考慮,2014年4月20日,湖南廣電推出了全新的“芒果TV”網絡視頻平臺,并發布“芒果獨播戰略”,新節目不再對外出售互聯網版權,只在芒果TV獨播。
圖:芒果TV
事實證明,“芒果獨播戰略”確實極大地推動芒果TV成長。4月25日,芒果TV獨播首個節目《花兒與少年》上線,兩天點擊量達561萬次。
得益于一批優質節目加持,僅兩個月,芒果TV全網獨立用戶超1000萬。
02 堅持自制,芒果TV連續多年盈利
盡管2014年后,流媒體產業蓬勃發展,但隨著競爭加劇引發版權爭奪戰,諸多流媒體平臺也身陷虧損泥潭無法自拔。
《2017中國電視劇產業調查報告》顯示,視頻網站對頭部內容的單集版權投入平均為781萬元,相較10年前《武林外傳》試水網絡版權銷售時1250元/集的價格,暴增數千倍。
與此同時,由于中國版權保護相對較為滯后,用戶消費能力有限,流媒體平臺又不能像Netflix一樣,靠不菲的會員費創收。在此背景下,諸多流媒體平臺只能接受虧損的宿命。
以愛奇藝為例,自成立以來,其連續虧損十二年。版權爭奪戰最為慘烈的2015年-2017年,愛奇藝凈虧損分別為25.75億元、30.74億元、37.36億元,合計虧損近百億元。
與之對比,自2017年扭虧為盈后,芒果TV卻可以連續六年盈利。財報顯示,2017年-2023年,芒果TV的凈利潤從4.89億元增長至36.2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9.62%。
芒果TV之所以沒有像大部分流媒體平臺一樣,陷入虧損的泥潭,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其另辟蹊徑,探索出了綜藝驅動的業務模式。
2017年以來,芒果TV持續加大自制綜藝投入。以2018年為例,芒果TV共生產32檔節目,包括15檔自制、10檔定制、7檔紀錄片以及2個大型活動。
對比劇集,綜藝的不光制造流程更為簡單,成本也相對可控,并且明星和品牌也能積累復用,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基于此,芒果TV可以靠成本相對有限的綜藝,吸引海量廣告主。
圖:芒果TV《浪姐》招商方案
以2020年為例,芒果TV推出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招商數據刷新多項紀錄,節目廣告客戶總數超40家,《下一站是幸福》創劇類廣告招商新高,定制綜藝開創“直播+綜藝”的新模式,挖掘廣告客戶超40家,廣告收入達41.39億元,同比增長24%。
03 芒果TV需要警惕的挑戰
雖然靠成本相對較低的綜藝模式,芒果TV已成功上岸,成為流媒體平臺盈利的典范,但近年來,隨著廣告主收緊預算,芒果TV也面臨業績觸頂的挑戰。
圖:中關村互動營銷實驗室
中關村互動營銷實驗室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為5732億元,2019年以來的復合年增長率為7.04%,相較2016年-2019年23.7%的復合年增長率,大幅回落。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經濟承壓,互聯網業務模式又缺乏創新,廣告主不斷收緊廣告預算。
互聯網廣告規模天花板漸顯的背景下,盡管芒果TV綜藝加速上新,但公司的業績卻盡顯頹勢。芒果超媒財報顯示,2023年,芒果TV上線各類綜藝節目超100檔,上新數、獨播數、創新率居行業榜首。然而,公司廣告業務營收僅35.32億元,同比下跌11.57%。
由于綜藝的驅動效率正逐步下滑,芒果TV如果想要擺脫失速挑戰,那么就不能不效仿愛奇藝、騰訊視頻等流媒體平臺,加碼劇集,借會員收入打開想象空間。
愛奇藝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營收319億元,同比增長10%;Non-GAAP凈利潤28億元,同比增長121%。愛奇藝之所以有如此亮眼的業績,主要是因為其靠諸多極具吸引力的劇集,俘獲了越來越多的會員。
圖:愛奇藝
據悉,截至2023年年末,愛奇藝訂閱會員數為1.011億,ARM創歷史新高,達15.98元。2023年,愛奇藝會員服務營收203億元,同比增長15%。
與之對比,截至2023年末,芒果TV付費用戶規模僅為6653萬,全年會員收入僅 43.15 億元,同比增長10.23%。簡單測算可知,芒果TV ARM約為5.41元,僅為愛奇藝的30%左右。
芒果TV的會員規模和“質量”均不亮眼,主要是因為其此前并不太看重劇集,劇集業務已被其他平臺遠遠甩在身后,對用戶不具備太強的吸引力。
云合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流媒體平臺共上新國產劇集超200部,其中愛奇藝91部,騰訊視頻47部,芒果TV只有18部,不光排名墊底,相較上年,還減少10部。
按照傳統劇本,芒果TV接下來或許應該開啟“燒錢”模式,以打造高質量劇集。好在,新興的短劇產業為芒果TV提供了另一個出口。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預計2027年超1000億元。對比而言,2023年,中國電影總票房549.15億元,短劇市場規模已達電影市場的70%左右。
目前,已經有內容創作者靠短劇成功掘金。比如,2023年11月,咪蒙推出了《黑蓮花上位手冊》,上線24小時吸引充值破2000萬。
對于芒果TV來說,短劇的價值不光在于極具成長空間,還在于制作成本低,可以類似綜藝,高效率創收。
目前,芒果TV正不斷加碼短劇相關業務。2023年三季度,芒果TV共播出21部微短劇,市場份額高達11.62%。其中《風月變》成為首部上星播出的微短劇,截至2023年11月底,該劇在芒果TV收獲超7億播放量,聯投分賬總金額超1300萬。
2023年末,芒果TV和抖音達成合作,雙方將以短劇聯合開發為切口,后續推進二創視頻、品牌營銷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
考慮到深耕流媒體行業十數年,芒果TV積攢了成熟的內容制造經驗,接下來其短劇業務或將還會進一步成長。
總而言之,作為中國流媒體行業的“老兵”,芒果TV背靠的資源決定了其并不會像傳統流媒體平臺一樣,靠燒錢奪取市場。
不過也正是因為過分倚重綜藝,隨著廣告主收緊預算,芒果TV也面臨失速的挑戰。
接下來,芒果TV希望及時抓住短劇產業的紅利,繼續高效率創收。下個十年,芒果TV還能否延續此前的榮光?我們可以把答案留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