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朱詠玲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本土時尚集團比音勒芬5日公告,公司計劃在廣州市番禺區(qū)投資建設比音勒芬灣區(qū)時尚產業(yè)總部基地(以下簡稱“總部基地項目”),預計該項目總投資不超過23億元人民幣(含土地價款)。
比音勒芬曾在2022年12月以2.09億元購買了廣州市番禺區(qū)化龍鎮(zhèn)HL18BJ-03地塊四的使用權,該地塊可建設用地面積為9.2萬平方米。
據公告,比音勒芬計劃在該地點建設國際時尚產業(yè)總部、國際時尚發(fā)布中心、高端面料研發(fā)中心、智能板房中心(板房庫)、檢測中心、小型智能生產車間(專業(yè)制造T恤)、公司品牌博物館、直播等新零售運營中心、員工健身運動中心。
比音勒芬計劃將該項目分三期逐步建設投入使用,預計8至10年建設完成。項目資金也將按建設進度分期逐步投入,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或自籌資金。
比音勒芬在公告中表示,總部基地項目投入運營后將加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對于公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新零售布局、數字化運營能力、國際影響力和附加值等均有促進和提升作用,“符合公司整體發(fā)展戰(zhàn)略”。
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在2023年12月已經動工,但此前一直未正式對外公告。
目前,比音勒芬的總部辦公地址在廣州市番禺區(qū)南村鎮(zhèn)一棟獨立的15層大廈,于2020年初遷入。

擁有一定規(guī)模的總部基地對中國服裝企業(yè)尤其是上市企業(yè)來說已算不稀奇。以市值排在頭部的幾家公司為例,海瀾之家(海瀾集團)、波司登、雅戈爾、森馬服飾、太平鳥都擁有自己的總部園區(qū)。
最近一年里,投資總部建設的服裝企業(yè)也不只比音勒芬一家,但規(guī)模都小于比音勒芬。2023年9月,森馬服飾將上海產業(yè)園改擴建為總部的項目動工,該項目占地75畝(約合5萬平方米),擬投資15億元,預計在2026年投入使用。2024年5月,波司登以4.1億元拿下上海一地塊,計劃在此建設總部大樓,該地塊建設用地面積約2.14萬平方米。
擁有一個氣派的總部基地顯然不僅是為了滿足如辦公、研發(fā)、生產等業(yè)務層面的需求,更在于直接展示公司的實力和形象。具體到比音勒芬,斥巨資建設總部基地,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彰顯其立志成為“全球百年知名企業(yè)、百年知名品牌集團”以及“全球奢侈品集團”的信心和野望。
在2023年6月公司20周年慶典活動上,比音勒芬首次在公開場合確認了建立奢侈品集團的目標及發(fā)展戰(zhàn)略,包括對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兩個收購品牌的運營規(guī)劃,以及十年增長目標——2033年集團的銷售額將增長10倍,超300億元。
而目前,比音勒芬的營收規(guī)模在業(yè)內還算不上領先,且已上市的本土服裝企業(yè)中,僅有海瀾之家的年營收邁過了200億元大關。

撐起比音勒芬如此野心的是其過去十余年的穩(wěn)健業(yè)績。
2023年,比音勒芬營收同比增長22.58%至35.36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5.17%至9.11億元,雙雙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與2011年的3.04億元營收和4429萬元凈利潤相比,比音勒芬營收和凈利潤在過去12年里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22.7%和28.7%。且在這期間,比音勒芬連續(xù)第12年實現營收與凈利雙增。
比音勒芬的盈利能力在行業(yè)內領先,且并未涉足服裝外的其他業(yè)務,財務狀況因此較為穩(wěn)定。自2016年上市以來,比音勒芬的毛利率從超60%攀升至2023年的78.6%,凈利率從約16%增長到2023年的25.8%。截至2023年末,比音勒芬的貨幣資金為21.6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7.7億元,無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
比音勒芬也在前述公告中表示,“本事項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的經營活動,不會對公司當期和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本事項為公司經營發(fā)展所需,不會損害公司及廣大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
但仍有部分投資者對此表達了質疑,比如建設如此大面積的總部基地是否為不必要的面子工程。該公告發(fā)布后,比音勒芬6日的股價下跌3.43%,為近一個月最大跌幅。
投資者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比音勒芬要向奢侈品集團發(fā)展,各方面都少不了要用錢的地方。況且眼下,比音勒芬才收購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一年多的時間,這兩個承擔了集團高端化和國際化重任的奢侈品牌仍處在重整期。也可以預見這兩個品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需要耐心培育,而盈利未必會是這一時期的首要任務。
此外,比音勒芬目前的業(yè)績支柱能否在未來8至10年一直保持現在的增長勢頭,也存在一定變數。在比音勒芬瞄準的高爾夫服飾領域,正在有更多競爭對手入局,其中不乏有著更強專業(yè)背書的外資運動品牌。盡管比音勒芬很大程度上是借高爾夫運動鎖定其背后的高凈值人群,向不從事高爾夫運動的人群銷售非運動裝備,但其在高爾夫服飾領域的地位變化,難免也會影響品牌價值。
伏筆已經埋下,但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比音勒芬發(fā)展持續(xù)向好,這將會被認為是有遠見的明智之舉,反之很可能會被“定罪”為好大喜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