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海關總署周五公布數據稱,以美元計,5月出口金額同比增長7.6%,增速較上月加快6.1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1.8%,較上月回落6.6個百分點。5月實現貿易順差826.2億美元。
5月出口表現強于預期,進口則遜于預期,界面新聞采集7家機構的預測中值顯示,5月,中國出口同比增長3.9%,進口增長2.0%。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界面新聞表示,當前外需整體表現偏強,4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指數錄得50.3%,盡管較前值回落0.3個百分點,但仍連續四個月處于擴張區間。歷史數據顯示,我國出口走勢與這一指數關聯度較高。另外,5月韓國和越南出口同比增速都保持兩位數高增。
1-5月,我國前三大出口市場分別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歐盟、美國,其中,對東盟出口同比增長9.7%,對歐盟出口下降3.9%,對美國出口上漲0.2%。主要出口商品中,同比漲幅排名前三的是船舶、集成電路、汽車(包括底盤),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3.4%、21.2%%、20.1%。
王青表示,短期內出口動能將延續偏強狀態,加上上年同期基數仍然偏低,6月出口同比增速有望達到9%左右。“這意味著繼一季度外需對GDP增速形成0.8個百分點的正向拉動后,二季度外需對國內經濟增長的貢獻會進一步擴大。”他說。
進口方面,盡管國內宏觀政策持續發力,但受到基數效應影響,疊加房地產市場疲弱態勢未有明顯改善,5月進口增速有所回落。
王青表示,當前房地產行業持續處于調整階段,對進口增長仍有一定抑制。不過,我國對外貿易具有“大進大出”的特征,加工貿易占比較高,出口改善會帶動進口,預計6月進口增速可能有所回升。
中國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目前來看,國內需求呈現穩步修復態勢,消費和內需改善將提振進口需求,另外,隨著宏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后續企業主動補庫存的動力有望增強。整體看,未來幾個月進口同比增速有望加快。
國聯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樊磊也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長超預期,中國經濟正在開啟以資本開支為核心的新周期。此外,近期穩增長措施正在陸續推出,有望為經濟保駕護航。隨著內需的持續修復,進口有望迎來進一步增長。
1-5月,我國原油進口量同比下降0.4%,進口金額同比增長2.7%;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同比增長7.0%,進口金額同比增長11.9%;成品油進口量增長20.1%,進口金額增長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