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程璐
界面新聞編輯 | 宋佳楠
6月6日消息,盒馬自有品牌商品已分別入駐美國最大的華人連鎖超市“大華超市”和北美最大的華人購物網站“亞米網站”。這是本土商超的自有品牌首次大規模走出中國。
界面新聞獲悉,早在4月初,載有盒馬商品的輪船就已經通過海運從上海洋山港起航發往美國。
通過市場調研,盒馬出海的第一站選擇了全球華人分布最多的國家——美國。若在美國市場標桿渠道試水成功后,盒馬還計劃進入澳大利亞、東南亞、日韓等國家。
在國內零售市場格局頗具挑戰的當下,海外市場成為新的增長點。“盒馬希望借助中國供應鏈能力和成本優勢,通過自有品牌在海外市場的銷售,來提升業績和盈利能力,這個方向是可行的。”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向界面新聞表示。
不過,盒馬此舉不算是零售商出海,而是自有品牌出海。相較前者,商品或者品牌出海是一種更輕量化的出海方式。如果選擇以開實體超市的方式出海,就要面對選址、地方法律法規,以及本地人員招聘、供應鏈、本地化商品的諸多挑戰。
“盒馬和大部分品牌商出海是一樣的方式,找到代理商,進駐零售渠道銷售品牌商品,挑戰小很多,最多就是商品不被當地消費者接受,銷售不佳而已。”莊帥進一步解釋道。
盒馬出海的首批商品選擇了該公司在國內銷量最高的休閑零食和糧油速食,包括料理醬汁類(麻醬、椒麻汁、燉煮包等)、零食類(瓜子、山楂條、蘇打餅干、海鹽太妃糖等)、米面類(刀削面、龍口粉絲等)。
據界面新聞了解,在亞米網站上線第一周,“盒馬牌”商品已經在美國東西海岸新品排行榜升至第一名。
自有品牌是商超品牌影響力、商品力以及長期供應鏈能力的體現。從2017年發力自有品牌開始,盒馬先后推出了日日鮮、盒馬工坊、盒馬原標等自有品牌商品,此次出海,盒馬選擇的多是小包裝、保質期更長且已經在國內驗證過爆款能力的食品品類。
此次盒馬試水出海,顯然也是近期整體調整的一部分。今年3月,盒馬經歷了重要人事變動,創始人侯毅退休,CFO嚴筱磊兼任CEO。作為工齡已有6年,身上有著深刻盒馬烙印的嚴筱磊,外界分析她可能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益分析,運營層面關注提升效率和盈利能力。
此后外界也得以看到她上任后的變化。4月,盒馬率先恢復了會員開卡續費服務、下調免運費門檻,取消“線下專享價”并收回部分折扣。這些舉措均表明,盒馬正在對此前激進的折扣化戰略做出回調。
5月盒馬生活服務首次對外招商,6月自有品牌出海,開始尋找新的增長路徑。
不過,中國品牌及零售商出海之路并不簡單。全球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對93家中國內地零售商進行的一次調研結果顯示,中國品牌海外拓展意愿強烈,2023年共有36家中國內地品牌首次在海外開設門店,超過半數受訪品牌計劃在未來1到3年內開拓或加大海外市場的門店投入。
對當地文化和消費習慣的不了解、零售物業租賃情況的多樣性以及市場準入條件的嚴格性,是品牌出海面臨的三大難題。
目前,選擇輕量化出海的盒馬剛剛邁出試水的第一步,挑戰尚不明顯,海外各地的成熟渠道上或將很快看到盒馬商品身影。但若未來盒馬的野心不止于此,需要應對的問題也會成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