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連收警示函、關注函后,ST愛康(下稱愛康科技,002610.SZ)再跌停,退市再近一步。
6月4日晚,ST愛康表示,收到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監管局下發的《關于對浙江愛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人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其中顯示,愛康科技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互動易回答投資者關于“公司是否有ST風險”提問時,直接回復“目前公司不存在被ST的風險”,未充分向投資者披露公司生產經營風險和內部控制風險,相關回復不準確、不完整。
警示函稱,該公司董事長鄒承慧(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董事兼高級副總裁田野違反了相關規定,對上述行為承擔主要責任。
同日,愛康科技再收深交所關注函,后者同樣關注到該公司前期關于“ST”的回復內容。深交所表示高度關注,并將對公司及相關當事人啟動紀律處分程序。
5月6日-6月5日,愛康科技已經連續收獲23個跌停。目前,該公司股價僅剩0.55元,總市值24.64億元。5月6日至今,愛康科技股價累計跌去68.75%。
昨晚,愛康科技也發布了可能因股價低于面值被終止上市的第三次風險提示公告。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通過本所交易系統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深圳證券交易所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5月21日,愛康科技股票收盤價首次低于1元,距今已有12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已基本鎖定退市。
在5月初的愛康科技業績說明會上,曾有投資者提問稱,“董秘為什么說今年不會ST,來誤導投資者,謝謝解釋一下”。
愛康科技彼時回應稱,公司于4月15日確實在互動易平臺回復投資者關于公司連續業績三年虧損是否有ST風險的提問。當時2023年度審計報告的審計意見尚未確定,且公司董事會認為未來12個月內,公司持續經營能力不存在重大問題,故回復“目前公司不存在被ST的風險”,不存在誤導投資者的情況。
愛康科技同時表示,將成立整改委員會,將推動落實各項整改工作,完善公司治理。對于公司目前股票已被ST的情況對投資者表示歉意。
依據該公司年度報告,其2021-2022年度經審計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06億元、-8.3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4億元、-6.95億元。
依據其1月31日披露的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去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7億-7.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5億-6.9億元,最近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均為負值。
愛康科技成立于2006年,是國內首家光伏配件上市公司,于2011年登陸深交所,邊框支架是其傳統優勢業務。愛康科技目前的董事長、總裁、董事會秘書均是鄒承慧。
愛康科技曾多次尋求業務轉型,近年來逐步深入光伏中下游制造,押注異質結電池技術。目前,該公司主要產品包含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太陽能組件鋁邊框、光伏支架系統。
愛康科技已經連續三年虧損,2021-2023年凈利潤分別虧損4.06億元、8.33億元、8.26億元,累計虧損超過20億元。
因連續三年虧損,同時2023年度財務報告被審計機構出具了保留意見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說明段的審計報告,加之其內控審計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報告,愛康科技于4月29日晚間公告,將停牌并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
近日,愛康科技及子公司多個銀行賬號被凍結。5月末,該公司賬戶被申請凍結金額合計約8403.24萬元,占其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4.14%;實際凍結金額為2034.37萬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
同時,愛康科技多筆對外擔保貸款逾期,逾期金額達1.85億元。
截至5月20日,愛康科技股東總人數達27.68萬。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少投資者在投資者平臺上對ST愛康表達不滿,并表示向公司索賠,甚至準備提起集體訴訟。
陷入退市風波的光伏企業不僅愛康科技一家。ST陽光(下稱江蘇陽光,600220.SH)自5月6日以來,也已經收獲了連續23個跌停,也基本鎖定退市。
目前,江蘇陽光股價僅0.47元,總市值約8.38億元。
江蘇陽光是老牌跨界企業,為陽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原主要從事呢絨面料生產和銷售,處于紡織制造業,后再次跨界光伏行業。早在2006年,江蘇陽光曾投資多晶硅產業試水,但后遭遇硅料價格暴跌等原因,旗下寧夏陽光硅業于2013年破產。
5月7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對江蘇陽光的控股股東開出巨額罰單。相關告知書顯示,陽光集團涉嫌內幕交易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案已由中國證監會調查完畢,中國證監會依法擬對陽光集團處以2.32億元罰款。
此后一個月內,江蘇陽光連發數份相關負面信息的公告。該公司先是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后公告與中國工商銀行江陰市支行的借款合同糾紛。
江蘇陽光經自查,共有12個人民幣賬戶、5個美元賬戶被凍結,合計凍結金額折合人民幣約1752.32萬元,占其最近一個經審計的會計年度貨幣資金余額的22.97%。江蘇陽光同時表示,因公司銀行賬戶較多,具體凍結金額尚待進一步統計核查。
截至3月末,江蘇陽光股東總人數約9.98萬。
今年以來,由于光伏產業鏈價格不斷走低,硅料、組件等價格陷入歷史低位,不少企業陷入生存困境,虧損嚴重。
4月12日,國務院公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九條”),其中提出加大退市監管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進一步嚴格強制退市標準。
同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隨后各證券交易所陸續修訂并發布了關于上市公司退市的新規定。
除上述兩家企業,目前光伏行業被“ST”的公司還包括ST聆達(下稱聆達股份,300125.SZ)、ST嘉寓(下稱嘉寓股份,300117.SZ)、ST中利(下稱中利集團,002309.SZ)等。
聆達股份今年3月披露,鑒于項目建設受宏觀環境、光伏行業市場環境變化、融資環境、項目施工實施條件、項目施工相關方配合進度等多種因素影響,致使項目無法按原計劃推進建設進度,將終止投資建設銅陵年產20 GW高效光伏電池片產業基地項目。
此后,聆達股份先后經歷了延期披露財報、賬戶被凍結等負面事項。今年至今,該公司股價累計跌去70%以上。
嘉寓股份為光伏跨界企業,該公司押注異質結技術。近年來,該公司官司、訴訟纏身,受原主營業務所在的房地產行業拖累嚴重。去年,嘉寓股份虧損超過15億元。
中利集團總部位于江蘇省常熟市沙家浜鎮,主營特種電纜、光纜、光伏產品和電站業務。其已連續四年陷入虧損,2020-2023年共計虧損額高達87.68億元。
截至6月5日收盤,聆達股份上漲6.4%,收于1.83元/股,總市值約4.9億元;嘉寓股份上漲19.77%,重回1元關口,收于1.03元/股,總市值約7.38億元;中利集團報1.59元,下跌1.85%,總市值13.8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