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馬財經 劉俊群
編輯|高巖
在那個智能手機尚未普及的年代,每個家庭都珍藏著一本泛黃的賬本,記錄著家庭的每一筆收支。但時間一長,這些賬本就會變得難以管理。
如今,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上面臨的挑戰倍增。他們想要的不是一本沉重的賬本,而是一個能夠適應現代需求的智能財稅解決方案。而慧算賬正是這樣一家企業財稅解決方案提供商。
作為“中國最大的中小微企業財稅解決方案提供商”,近日,慧算賬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沖刺IPO。公司通過云計算和智能自動化申報系統,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財稅解決方案。這一服務模式幫助慧算賬吸引了超過120萬中小企業客戶,年收入超過5億元,并獲得了小米、騰訊等知名投資方的支持。
盡管如此,慧算賬在過去三年仍累計虧損近15億元。與此同時,公司還面臨大規模的股權重組、股權變動、數據隱私保護等問題,這些挑戰又是否會影響其IPO進程呢?
“AI財稅巨頭”年入5億,三年累計虧損15億
大多數人可能對SaaS概念不太熟悉,但實際上,許多人已經使用過SaaS產品,比如釘釘、飛書和騰訊會議。
簡單說,SaaS(軟件即服務)是一種通過網絡提供軟件服務的模式。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服務器上,通過互聯網向客戶提供服務。企業無需購買軟件,只需支付訂閱費用即可使用。
在財務管理方面,SaaS的應用同樣廣泛。中小企業可以利用SaaS工具,如慧算賬的SATP系統,自動同步銀行賬戶和信用卡交易數據,分類并記錄每筆支出和收入,自動計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各類稅款……從而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
《招股書》顯示,慧算賬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兩大板塊:基于SaaS的解決方案(即慧算賬的SATP系統)、非訂閱式專業服務(包括咨詢服務及撮合引流服務)。
其中,基于SaaS的解決方案業務是公司的營收支柱。慧算賬通過直營和授權兩種模式,來運營其SaaS解決方案?!墩泄蓵凤@示,2020年-2022年(下稱“報告期”),慧算賬來自SaaS業務的收入從2.5億元漲至4.53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從90.9%降至87.7%。同期,非訂閱式專業服務的收入從0.25億元升至0.64億元,占比從9.1%升至12.3%。
來源:《招股書》 截圖
2022年,慧算賬旗下SaaS系統已服務超71.12萬家中小微企業。目前,慧算賬服務的客戶遍布各個行業,包括制造業、服務業、零售業等領域。
而且不少客戶還是其“忠實粉絲”?!墩泄蓵凤@示,截至2022年,慧算賬的客戶留存率達84.9%,高于行業平均60%-70%的水平。而在SaaS行業中,客戶留存率意味著客戶對產品滿意,愿意持續使用和付費。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維持老客戶的成本遠低于獲取新客戶的成本,高留存率意味著較低的營銷和銷售成本。而且滿意的老客戶還可能成為品牌的代言人,通過口碑推薦吸引新客戶。
在兩項業務的助力下,報告期內,慧算賬營收持續增長,從2.75億元增至5.16億元。按2020年-2022年總收入計,慧算賬是中國最大的中小微企業財稅解決方案提供商。
盡管慧算賬在市場中表現出色,但其仍未擺脫虧損。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99億元、-6.83億元、-5.06億元,3年累計虧損近15億元。
具體看,慧算賬的虧損情況與其在研發、市場推廣、運營和技術基礎設施方面的逐年增高的投入有關。報告期內,慧算賬的研發費用從1.2億元增長至2.5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從10%漲至14%;同期,市場推廣費用、運營和人力成本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從12%漲至18%、從16%漲至21%。
“公司的收入可能不會以預期的速度增長,其增長可能不足以抵銷成本和開支的增加,公司可能繼續產生凈虧損?!被鬯阗~在《招股書》中表示。
此外,報告期內,慧算賬的合約負債金額分別為2.83億元、4.38億元和5.2億元。慧算賬在《招股書》提示到,若未來SATP系統出現重大缺陷或安全問題,可能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導致無法履行合約的風險。
為了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慧算賬計劃將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主要用于拓展業務,提高市場滲透率,探索與多元化行業的頭部企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同時提升技術能力,優化財稅解決方案等。
母公司調整股權結構,引發監管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慧算賬的主要運營公司是北京公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公瑾”)。據愛企查信息顯示,北京公瑾成立于2015年4月,由慧算賬(青島)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在2021年和2022年間,也就是慧算賬IPO之前,北京公瑾進行了一系列戰略調整,其中包括公司內部股權的調整、VIE架構的搭建等操作。
具體來說,北京公瑾將其全資子公司的股權調整至北京伯言子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伯言子明”)的股權結構下,從而實現對子公司的間接控制。
這些子公司包括無錫公瑾會計服務有限公司、徐州慧算賬會計服務有限公司、杭州公瑾財務咨詢有限公司和合肥公瑾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等。
到了2022年3月,北京公瑾更是從合資公司變成了外商獨資企業。緊接著4月,其又退出了重慶方欣科技的全資控股,由廣州金慧財稅科技接棒。
為了在境外上市,北京公瑾搭建了VIE(可變利益實體)架構,讓所有股東通過持有開曼群島注冊的Huisuanzhang Cayman Holding Inc.(也就是慧算賬開曼公司)的股份,間接掌握了北京公瑾及其子公司的控制權。
值得注意的是,VIE(可變利益實體)架構可以幫助中國企業規避國內政策限制進行境外上市,比如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知名公司,均采用VIE架構在海外上市。
但該架構也帶來了一些風險,業內人士表示,VIE架構主要通過合同控制而非股權控制,一旦發生合同糾紛或政策變動,企業可能失去對實際運營公司的控制權。
“VIE結構若被視作逃避監管手段,可能削弱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復雜的合同鏈在VIE模式中可能觸發法律糾紛,對企業運營造成干擾。”柏文喜表示。
2023年8月,證監會要求慧算賬說明:調整協議控制相關主體之間的具體交易安排,包括但不限于境內主體的資金支持時間、金額、途徑和方式,以及資金往來和利潤轉移安排等情況。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要求主要是為了確保VIE架構下的資金流動和利潤分配透明,防止可能存在的風險和違規操作。
此外,慧算賬作為一家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財務管理問題的公司,其也涉及大量用戶個人信息和敏感數據。證監會也要求其說明,境內經營和銷售活動收集和存儲用戶信息等數據規模,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要求。
騰訊、小米押注,創始人是醫學專業出身
自慧算賬成立以來,它已經完成了數輪融資,獲得了眾多頂尖投資機構的青睞。
2018年9月,慧算賬完成2.6億元的C輪融資,隨后在2020年6月,慧算賬相繼完成了1.66億元的C-1輪和2.6億元的C-2輪融資。到了2021年4月,慧算賬再獲8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
慧算賬的股東陣容也很豪華,其中包含IDG資本、清控銀杏、同渡資本、小米、51信用卡、高成資本、陽光人壽和騰訊等機構。
股權分配上,慧算賬創始人張述剛通過Sparking Sky控股公司持有9.71%的股份。小米通過上海驕锃持股15.15%,騰訊的意像之旗持股8.86%,陽光人壽持股6.57%,元慧資本持股5.91%。
值得一提的是,創始人張述剛是醫學生出身,1989年,他畢業于青海大學醫學院,專攻臨床醫藥學。然而,他并未繼續在醫療行業發展,而是轉戰稅務領域。
在此過程中,他積累了15年的稅務行業的工作經驗,還曾擔任過國家稅務總局金稅三期納稅服務平臺項目總監。
2005年,張述剛加入國內稅務系統集成商方欣科技,歷任多個關鍵職位,最終成為執行副總裁。2015年,他毅然離開,創立了慧算賬。如今,慧算賬不僅在財稅服務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更將業務拓展至金融領域。
據新媒體“新經濟觀察團”報道,慧算賬曾在2020年開展了"慧到賬"服務,為代賬客戶帶來高達100萬元的無抵押貸款,分期靈活,利率依企業資質而定。截至2023年,慧算賬已為近千家企業放款超一億元。
然而,在慧算賬的上市之路上,張述剛面臨著股權結構調整和數據保護法規的雙重挑戰。他能否克服這些困難,帶領公司順利IPO呢?
你接觸過類似“慧算賬”等公司嗎?你是否看好“財務+Saas”領域?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