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燁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外來客”大窯飲料正式開始在陜西與陜西本土飲料冰峰短兵相接。
近日消息,大窯在位于寶雞的飲料智能工廠已投產,該工廠年產預計50萬噸,為大窯在陜西的飲品產業(yè)基地所有建設項目之一。
大窯的陜西基地總投資達12.6億元,不僅包括本次投產的 50 萬噸的智能飲料工廠,還有包裝瓶生產線和瓶蓋托盤生產線等,全部項目建成滿產后,預計將實現年產值約6億元。
至此,大窯飲品已經建立七大生產基地。七大生產基地分別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寧夏石嘴山、遼寧沈陽、吉林四平、安徽阜陽、陜西寶雞、山東泰安。
與大窯山東基地5億元、內蒙古基地5億元、安徽阜陽2.4億元、石嘴山1.5億元的投資相比,陜西是大窯最大手筆的投入。
瓶裝飲料自身具備特殊性,這讓生產基地能覆蓋的運輸半徑對于產品擴張有著高度重要性。
大窯市場總監(jiān)蘇彩艷曾對界面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自建生產基地的考慮因素一是通過解決產品質量的標準化來提升品質,二是滿足經濟責任和成本控制需求,在保持經銷商利潤的同時,給消費者帶來高性價比的產品。“玻璃瓶產品只能覆蓋500公里以內的運輸半徑,太遠的距離會造成損耗,以及增加物流成本。”蘇彩艷說。

陜西基地無疑讓大窯正式揮師入陜,殺入這里的本地情懷飲料“冰峰”的腹地。
據大窯陜西基地公開資料,該項目落地后,將延伸帶動當地的包裝、物流、食品飲料產業(yè)鏈的發(fā)展,也就是說,該基地將能降低大窯在陜西及其輻射地區(qū)范圍內的物流、流通成本,加速產品推向市場。
而50萬噸的概念,據《西部網》報道,大窯飲品企業(yè)事務中心總監(jiān)劉輝表示為,相當于西北地區(qū)最大的大窯生產基地,按照餐飲端大容量裝520ml產品估算,產量能滿足全省人口每人每年24瓶的飲料需求。
“外來客”大窯可能已對冰峰形成威脅。
陜西是冰峰的大本營,據冰峰招股書,來自陜西的營收在其業(yè)績比重中2018年至2020年分別占比87.44%、81.73%和80.23%。
作為汽水飲料,餐飲是大窯與冰峰的重要渠道。界面新聞自美團平臺看到,西安市雁塔區(qū)朱雀大街附近的餐飲個體門店內,已幾乎皆有大窯出售,與冰峰形成并駕齊驅的形勢。線上平臺常見的大窯產品包括聽裝的大窯橙諾、大窯嘉賓,500ml規(guī)格價格在5-8元左右,330ml在5-6元。冰峰常見330ml的聽裝,售價在5元左右。
消費者體感上,大窯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強。“上次在一家攪團店里,看到每個桌子都擺了三種口味的大窯,店里沒有冰峰,竟然都不賣了,很震驚。“來自陜西銅川的消費者林楊對界面新聞說道。
攪團是陜西一種面食本土小吃,冰峰作為本地飲料的強勢之處,其一就在于它幾乎能在所有這樣的街邊小店里買到。而大窯的攻勢之猛烈,也能從這一側面體會。
冰峰或許正在想辦法應對,它打出的牌,包括情懷與降價。
比如加強了營銷,推出“文旅罐”系列產品,選取西安具有代表性的景點為元素,此外跟高校開展音樂節(jié)、暑期活動等。
不過引人關注的是流傳出的一份冰峰降價通知。
此前,一張蓋有“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管理部”印章的通知被曝光,該通知稱,建議西安地區(qū)各經銷商在旅游旺季到來前,指導各餐飲零售門店對玻璃瓶裝的橙味汽水等多款產品降價至每瓶2元,理由是“響應政府的擴大消費號召,促進消費活力,薄利多銷”,落款時間為2024年3月20日。
這引發(fā)了外界對于冰峰是否在因競爭壓力考慮降價突圍。冰峰官方未對此有正面回應,據《西部網》報道,有冰峰飲料工作人員確認降價,但只是“階段性調價”。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冰峰在當地市場心中的價格優(yōu)勢似乎不那么明顯了。
多位陜西消費者向界面新聞反映,冰峰玻璃瓶裝的產品,早先售價1元錢,也正是因為便宜而廣受歡迎。但到了眼下,有來自西安的消費者告訴界面新聞,冰峰玻璃瓶裝在西安的餐飲店,現在常見是3塊,易拉罐裝則是5元。據林楊,銅川的冰峰玻璃瓶大概在2元,易拉罐為4-5元。這種類似冰峰“變貴了”的抱怨在社交平臺上也并不少見。
回顧歷史,2021年3月底,冰峰曾將廠家指導價格提高了0.5元,為2.5元/瓶,而傳導到市場終端,冰峰當時的價格上漲至每瓶3元。冰峰當時稱,漲價原因是原、輔材料價格上漲和人工成本的增加。
實際上這已經在過去給了大窯趁勢進軍的機會。
過去,大窯在北方市場靠餐飲市場開局,以量大便宜突出。據西安日報旗下的《城市經濟導報》報道,大窯在2020年進入西安市場時,與當地最大的汽水品牌冰峰展開激戰(zhàn)。當時大窯為了進入西安的餐飲渠道,采用在餐飲渠道“先鋪貨,后結款”的方式,并且在不少小餐館周轉不靈的情況下,允許延期付款照常供貨,為此快速打開餐飲銷售渠道。
通過給予經銷商高利潤空間,大窯快速占據市場。根據大窯對外披露的數據,它如今廣泛布局餐飲、商超、零售、線上等多渠道,建立了百萬余量級的零售終端,遍布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旗下經銷商兩千余家——而根據冰峰汽水的招股書顯示,截止最后披露的2021年上半年,它經銷數量在350家左右。
此外,冰峰在近年還遇到一系列“意外狀況”。
比如2022年5月,在遭證監(jiān)會54問后,冰峰撤回了上市申報材料;而后在去年12月,冰峰又面臨“易主”的情況——其原實控人林勁峰,在控制冰峰公司近十年后,將他控股公司深圳盈信的全部股權轉讓。
這里牽連的股權架構是,深圳盈信一直通過其控股的西安糖酒公司,擔任冰峰飲料的大股東一角色。也就是說,冰峰間接面臨大東家人事調整,這是否影響到了冰峰自身的總體發(fā)展策略目前尚不可知,但兩兵對陣,“將帥”之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冰峰可能也正努力突出重圍。
這一品牌在過去提出“全國化”的口號,2024年經銷商大會上,冰峰的品牌運營相關負責人對2024年的銷售部署為,“緊盯全年目標、不斷挑戰(zhàn)自我;全國布局,抓住重點區(qū)域;全面招商、強化市場管理”。
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可能會在產品上做出的突破。上述活動上,冰峰透露有“即飲茶飲品、汽水新口味、大包裝產品”的上市規(guī)劃-——這是目前冰峰飲料的產品帶空白。
據冰峰飲料官方公眾號一文章,目前冰峰的銷售渠道主要有餐飲、商超、院校,消費群體主要是以陜西地區(qū)為中心,輻射西北各省區(qū)及國內300余個大中城市。
而回歸到大窯,步伐也還在加密中。
盡管北方市場是重鎮(zhèn),布局陜西是穩(wěn)定大盤的操作,但這一品牌也早已不滿足于這一規(guī)劃。去年11月,大窯飲品發(fā)布了向華南市場發(fā)展的計劃。大窯稱,2024年明確了重點發(fā)展華南市場的策略,同時提出“北商南援”計劃。該計劃旨在精選經驗豐富的經銷商,“空投”到華南市場進一步拓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