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電車下鄉之困:基礎設施差,兩輪車是主力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電車下鄉之困:基礎設施差,兩輪車是主力

新能源車下鄉的阻力仍然很大。

文 | DoNews 曹雙濤

編輯 | 楊博丞

理想裁員破萬、蔚小理交付量分化、智駕成為趨勢、車企比拼AI大模型上車速度……國內新能源汽車加速進入行業周期性洗牌階段。

面對當前特大城市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放緩,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披露數據顯示,剔除特大城市限購因素,2024年純電動新能源乘用車在特大城市占到總銷量的比例較2023年下降3.3%,整車和基礎的人口規模對需求仍有約束。這就意味著新能源車企若想繼續留在牌桌,需要到更為下沉的縣城和農村地區找尋增量。

圖源: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個人微信公眾號

為加速新能源汽車下鄉步伐,從高層政策到地方到車企也相繼打出一整套組合拳。

近期,《五部門關于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要求,鼓勵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金融機構、充換電設施企業、銷售和售后服務企業積極參加,結合以舊換新和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等支持政策制定促銷方案,建立完善售后服務體系。

但新能源汽車下鄉面臨不少阻力,除老生常談的充電樁企業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像編制文化較重的山東地區,消費者更青睞大眾相關燃油車外,是否還有其他阻力?

縣城消費者更青睞何種形式的燃油車?新能源車企下鄉前又要補齊哪些短板?帶著這些問題,DoNews深入皖北豫東多個縣城鄉鎮以及農村地區,試圖還原新能源下鄉的真實面。

一、政策補貼和車企交付存在時間差,消費者觀望情緒蔓延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作為全國戶籍人口第一大縣,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當地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別為230萬人和165萬人。龐大的消費人口基數,讓當地國際汽車城中同時聚集哪吒、比亞迪、長安、吉利銀河、上汽大眾、奇瑞等多家新能源車企。

按照阜陽市《2024年“徽動消費 樂享阜陽”夏季汽車消費券》補貼政策標準:車輛價格10萬元(含)以上20萬元以下補貼3000元/輛,同等價位新能源汽車補貼3500元/輛。

但據多家新能源車企銷售透露,該補貼只在消費者提車支付尾款時才能使用,補貼截止時間為今年5月31日。

但從消費者訂購到車企排產、交付,存在一定時間周期,部分車型可能需要等2~3個月,這就意味著該政策只針對如門店展車、現車等能夠極速提車的車型才有用。

不僅僅是安徽省阜陽市,據安徽省六安市《2024年“徽動消費 樂享金安”汽車消費補貼活動公告》要求,活動時間為5月30日至6月10日。地方較短的補貼時間和新能源汽車交付較長的周期,無形中產生嚴重矛盾,讓補貼對新能源汽車銷量刺激有限。

在臨泉縣國際汽車城走訪期間,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縣城消費者雖愿意聽銷售介紹車型且進行試駕,但觀望情緒持續蔓延帶來的消費決策周期極長。

消費者王磊告訴DoNews,雖然他不懂智駕、AI等先進技術,但天天刷抖音知道后面新能源車肯定還要降價,和車企動輒降價兩三萬相比,當前補貼的三四千塊錢仍然較少,這個賬誰都會算。“反正我有油車,車企價格啥時候降到底,再考慮置換。”

王磊也是我們采訪幾十位縣城消費者的真實想法。其一,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在縣城快速滲透的這幾年,短視頻正成為縣城消費者對外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在短視頻平臺海量信息以及算法加持下,車企和縣城消費者的信息差逐漸被打破,此前車企門店銷售的逼單方式愈發難以奏效。

其二,對汽車、房子、黃金等高價值商品,國人素有買漲不買跌的消費習慣。燃油車時代豐田漢蘭達、豐田普拉多、雷克薩斯ES、本田飛度、本田雅閣、豐田凱美瑞、奔馳G級等車型均需加價購買,豐田普拉多和奔馳G級加價幅度更是分別高達5萬-10萬和10萬-20萬。

但因品牌影響力、供需失衡、限量和稀缺性等因素,消費者依然趨之若鶩,部分消費者為選購更高配置,還會找門店銷售動用客情。但新能源汽車價格戰愈慘烈,跌價愈快,愈讓本就購車決策周期相對較長的縣城消費者愈謹慎。

其三,縣城消費者購車或因家庭置換或工作需要,或因家中孩子需進入婚戀市場,很少有消費者專門買新能源車用來跑網約車。畢竟縣城網約車較低的滲透率,很有可能出現單月開新能源車跑滴滴賺的錢不夠還車貸的情況。

但一方面,隨著高線城市不婚不育的思想正蔓延到縣城00后消費者身上,這代人對待愛情、婚姻態度的轉變,讓他們父母不得不暫緩購車步伐。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持續的價格戰,持續擠壓二手車車行利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今年3月底,國內二手車交易PMI指數已連續16個月處于50%榮枯線以下,二手車交易利潤率跌至5%。

利潤愈低,縣城二手車老板為對沖經營成本,對收購的二手燃油車愈壓價,這讓縣城消費者愈不想賣車,愈覺得現在的燃油車也能繼續開,愈不想買新能源車。如此一來,整個縣城汽車逐漸進入到惡性循環中。

更重要的是,當配置、年限、公里數占據優勢的BBA傳統豪華燃油二手車價格來到一二十萬時,正和新能源汽車共同搶奪市場。

王磊接著表示,等過幾年兒子需要相親時,就去當地市場看看有沒有一二十萬的BBA。畢竟這些車開出去有面子,兒子相親成功率能更高。反之,若兒子開新勢力“雜牌”車,人家都不知道這是什么牌子的車,還以為我們家經濟條件不行,到時候俺兒子還咋找媳婦?

王磊的話或許聽起來有些“愛面子”,但卻是縣城四五十歲以上消費者的真實心聲。不管是面子文化影響購車決策,還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想要停止價格戰,短期內恐怕均難以改變。

二、復雜的路面和交通,智駕短期內難成賣點

除上述問題外,縣城和農村相對較差的路面情況,讓縣城和農村消費者不敢輕易購置新能源汽車。

DoNews在走訪中發現,不少農村地區仍存在大量土路、磚渣路。底盤相對較低的轎車,若駕駛不當很容易出現底盤損傷問題,相對高昂的維修費用無形中又增加用車成本,這也是很多縣城和農村消費者更青睞中大型SUV燃油車的原因之一。且這種路面在遇到冬季大雪和夏季暴雨時,路面泥濘后驅車很容易打滑。

不僅如此,在安徽省界首市和河南省沈丘縣的兩省交界處的特殊位置,因牽扯到何方承擔道路維修費用,路面不僅不平且坑洼處極多。若遇到夏季暴雨路面積水嚴重,新能源汽車底盤較低疊加駕駛員駕駛技術不當,很有可能動力電池包被損壞的情況。高昂的動力電池維修費用,正勸退縣城和農村大量潛在車主。

但皖北和豫東平原地區這種路面已經算是好的,在國內云貴川部分地區,多山多雨的地形和氣候,讓新能源汽車滲透到這些市場面臨的問題更多。

換言之,新能源車企需要深入國內更多縣城和農村,結合真實路面情況不斷反復測試,持續提高車身的穩定性和整車性能,才能獲得更多縣城和農村消費者的青睞。

除復雜的路面外,縣城的道路交通情況同樣復雜。我們走訪中發現,闖紅燈、逆行、非機動車進入機動車的情況在很多小縣城中極其常見。更甚至,縣城和農村中一些60多歲的老人抱著誰敢撞我的心態,騎行過程中隨意變道、急剎、拐彎等等。

同時相關法律法規雖規定:駕駛兩輪電動車需年滿16周歲,但很多縣城對駕駛兩輪電動車管控并不是很嚴。在很多小縣城的核心道路上,幾乎隨處可見隨意變道、見縫插針、騎行速度極快的十四五歲少年。

這對車企智駕技術考驗極高的同時,也讓縣城消費者不敢輕易將手離開方向盤。尤其是國內很多縣城有著一整套的“生存法則”,即使因行人駕駛兩輪電動車逆行出現交通事故或人員傷亡,依然“有途徑和方式”能界定為駕駛員主責。駕駛員撞傷老人,少則賠償幾萬,多則賠償幾十萬。

華為余承東此前曾指出,問界的NCA領航智能駕駛在高速上基本達到L3級別水平,可考慮允許用戶放開始終手握方向盤的法規要求,并吐槽稱現在的法規滯后于技術發展。但這在國內縣城中幾乎很難成立,智駕能否為新能源汽車下鄉帶來更多增量,仍有待商榷。

三、電動兩輪三輪分流,縣城純電車銷量下跌

過去幾年純電車在特大城市的經濟性是帶動銷量增長的關鍵,但純電車的經濟放到縣城可能并不適用。

一方面,國內很多縣城主城區面積小,相較于動輒十幾萬或幾十萬的純電車,價格幾千元的九號、愛瑪、雅迪等兩輪電動車不僅通勤方便,無須為停車問題而煩惱,且消費者無須承擔保險、保養等費用,這讓兩輪電動車也成為縣城消費者日常通勤常見的出行工具。

同時縣城很多家庭面對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剛需出行,往往會購置加裝雨篷的電動三輪車。換言之,絕大多數縣城和農村家庭對汽車的需求,更多以滿足通勤距離較遠的地區。

在續航焦慮、不斷上漲的油價、縣城充電樁不足,以及插電混動價格更符合縣城消費者購車預算等多因素影響下,部分想要購置新能源汽車的縣城家庭,更青睞插混車型。

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披露的數據顯示,國內小城縣鄉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結構純電車銷售占比從2020年的90%下降到2024年的57%,和大城市有逐步接近的特征。純電正以每年11%的速度下滑,插電混動則以每年8%的速度上漲。

當年長城的哈弗系列得以快速滲透縣城和農村市場路徑為:以長城汽車品牌知名度為背書,縣城和農村消費者出現較早一批的車主,縣城熟人社會影響下,從熟人那里處哈弗相關車型的油耗、整車性能等,繼續帶動哈弗相關車型銷量增長。如此循環往復,當年的哈弗H6銷量持續增長。

當縣城消費者更青睞插混下,相較于奇瑞、比亞迪、吉利、長安等老牌車企,以及有華為做強信任背書的問界,新勢力在縣城市場仍缺少較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很多傳統車企子品牌在縣城展銷期間,銷售們更喜歡使用如長安深藍、吉利銀河等老牌車企名稱增加信任。

在高線城市新勢力們可通過品牌故事傳遞更多的情感價值,但正如縣城消費者不會特別關注元氣森林的零糖、零卡、零脂,更多還是將元氣森林定義為軟飲料一樣。縣城消費者還是更關注新勢力整車的性能、價格等等。

基于此,如何“因地制宜”地調整宣傳推廣策略,進而獲取更多縣城早期種子車主,也成為新勢力們下鄉的大考。

結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下鄉活動車型總銷量達到320.87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23倍,增幅明顯。但地方購車補貼和車企交付時間的錯配、縣城的面子文化以及復雜的道路和交通情況等多因素共同影響下,新能源汽車下鄉想要實現更大幅度的增長,恐怕還需要解決更多問題。

下沉市場仍是傳統燃油車天下的故事,又豈是一朝一夕就能被改變的?新能源下鄉和車企下鄉的路還要很長。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電車下鄉之困:基礎設施差,兩輪車是主力

新能源車下鄉的阻力仍然很大。

文 | DoNews 曹雙濤

編輯 | 楊博丞

理想裁員破萬、蔚小理交付量分化、智駕成為趨勢、車企比拼AI大模型上車速度……國內新能源汽車加速進入行業周期性洗牌階段。

面對當前特大城市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放緩,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披露數據顯示,剔除特大城市限購因素,2024年純電動新能源乘用車在特大城市占到總銷量的比例較2023年下降3.3%,整車和基礎的人口規模對需求仍有約束。這就意味著新能源車企若想繼續留在牌桌,需要到更為下沉的縣城和農村地區找尋增量。

圖源: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個人微信公眾號

為加速新能源汽車下鄉步伐,從高層政策到地方到車企也相繼打出一整套組合拳。

近期,《五部門關于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要求,鼓勵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金融機構、充換電設施企業、銷售和售后服務企業積極參加,結合以舊換新和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等支持政策制定促銷方案,建立完善售后服務體系。

但新能源汽車下鄉面臨不少阻力,除老生常談的充電樁企業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像編制文化較重的山東地區,消費者更青睞大眾相關燃油車外,是否還有其他阻力?

縣城消費者更青睞何種形式的燃油車?新能源車企下鄉前又要補齊哪些短板?帶著這些問題,DoNews深入皖北豫東多個縣城鄉鎮以及農村地區,試圖還原新能源下鄉的真實面。

一、政策補貼和車企交付存在時間差,消費者觀望情緒蔓延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作為全國戶籍人口第一大縣,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當地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別為230萬人和165萬人。龐大的消費人口基數,讓當地國際汽車城中同時聚集哪吒、比亞迪、長安、吉利銀河、上汽大眾、奇瑞等多家新能源車企。

按照阜陽市《2024年“徽動消費 樂享阜陽”夏季汽車消費券》補貼政策標準:車輛價格10萬元(含)以上20萬元以下補貼3000元/輛,同等價位新能源汽車補貼3500元/輛。

但據多家新能源車企銷售透露,該補貼只在消費者提車支付尾款時才能使用,補貼截止時間為今年5月31日。

但從消費者訂購到車企排產、交付,存在一定時間周期,部分車型可能需要等2~3個月,這就意味著該政策只針對如門店展車、現車等能夠極速提車的車型才有用。

不僅僅是安徽省阜陽市,據安徽省六安市《2024年“徽動消費 樂享金安”汽車消費補貼活動公告》要求,活動時間為5月30日至6月10日。地方較短的補貼時間和新能源汽車交付較長的周期,無形中產生嚴重矛盾,讓補貼對新能源汽車銷量刺激有限。

在臨泉縣國際汽車城走訪期間,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縣城消費者雖愿意聽銷售介紹車型且進行試駕,但觀望情緒持續蔓延帶來的消費決策周期極長。

消費者王磊告訴DoNews,雖然他不懂智駕、AI等先進技術,但天天刷抖音知道后面新能源車肯定還要降價,和車企動輒降價兩三萬相比,當前補貼的三四千塊錢仍然較少,這個賬誰都會算。“反正我有油車,車企價格啥時候降到底,再考慮置換。”

王磊也是我們采訪幾十位縣城消費者的真實想法。其一,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在縣城快速滲透的這幾年,短視頻正成為縣城消費者對外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在短視頻平臺海量信息以及算法加持下,車企和縣城消費者的信息差逐漸被打破,此前車企門店銷售的逼單方式愈發難以奏效。

其二,對汽車、房子、黃金等高價值商品,國人素有買漲不買跌的消費習慣。燃油車時代豐田漢蘭達、豐田普拉多、雷克薩斯ES、本田飛度、本田雅閣、豐田凱美瑞、奔馳G級等車型均需加價購買,豐田普拉多和奔馳G級加價幅度更是分別高達5萬-10萬和10萬-20萬。

但因品牌影響力、供需失衡、限量和稀缺性等因素,消費者依然趨之若鶩,部分消費者為選購更高配置,還會找門店銷售動用客情。但新能源汽車價格戰愈慘烈,跌價愈快,愈讓本就購車決策周期相對較長的縣城消費者愈謹慎。

其三,縣城消費者購車或因家庭置換或工作需要,或因家中孩子需進入婚戀市場,很少有消費者專門買新能源車用來跑網約車。畢竟縣城網約車較低的滲透率,很有可能出現單月開新能源車跑滴滴賺的錢不夠還車貸的情況。

但一方面,隨著高線城市不婚不育的思想正蔓延到縣城00后消費者身上,這代人對待愛情、婚姻態度的轉變,讓他們父母不得不暫緩購車步伐。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持續的價格戰,持續擠壓二手車車行利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今年3月底,國內二手車交易PMI指數已連續16個月處于50%榮枯線以下,二手車交易利潤率跌至5%。

利潤愈低,縣城二手車老板為對沖經營成本,對收購的二手燃油車愈壓價,這讓縣城消費者愈不想賣車,愈覺得現在的燃油車也能繼續開,愈不想買新能源車。如此一來,整個縣城汽車逐漸進入到惡性循環中。

更重要的是,當配置、年限、公里數占據優勢的BBA傳統豪華燃油二手車價格來到一二十萬時,正和新能源汽車共同搶奪市場。

王磊接著表示,等過幾年兒子需要相親時,就去當地市場看看有沒有一二十萬的BBA。畢竟這些車開出去有面子,兒子相親成功率能更高。反之,若兒子開新勢力“雜牌”車,人家都不知道這是什么牌子的車,還以為我們家經濟條件不行,到時候俺兒子還咋找媳婦?

王磊的話或許聽起來有些“愛面子”,但卻是縣城四五十歲以上消費者的真實心聲。不管是面子文化影響購車決策,還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想要停止價格戰,短期內恐怕均難以改變。

二、復雜的路面和交通,智駕短期內難成賣點

除上述問題外,縣城和農村相對較差的路面情況,讓縣城和農村消費者不敢輕易購置新能源汽車。

DoNews在走訪中發現,不少農村地區仍存在大量土路、磚渣路。底盤相對較低的轎車,若駕駛不當很容易出現底盤損傷問題,相對高昂的維修費用無形中又增加用車成本,這也是很多縣城和農村消費者更青睞中大型SUV燃油車的原因之一。且這種路面在遇到冬季大雪和夏季暴雨時,路面泥濘后驅車很容易打滑。

不僅如此,在安徽省界首市和河南省沈丘縣的兩省交界處的特殊位置,因牽扯到何方承擔道路維修費用,路面不僅不平且坑洼處極多。若遇到夏季暴雨路面積水嚴重,新能源汽車底盤較低疊加駕駛員駕駛技術不當,很有可能動力電池包被損壞的情況。高昂的動力電池維修費用,正勸退縣城和農村大量潛在車主。

但皖北和豫東平原地區這種路面已經算是好的,在國內云貴川部分地區,多山多雨的地形和氣候,讓新能源汽車滲透到這些市場面臨的問題更多。

換言之,新能源車企需要深入國內更多縣城和農村,結合真實路面情況不斷反復測試,持續提高車身的穩定性和整車性能,才能獲得更多縣城和農村消費者的青睞。

除復雜的路面外,縣城的道路交通情況同樣復雜。我們走訪中發現,闖紅燈、逆行、非機動車進入機動車的情況在很多小縣城中極其常見。更甚至,縣城和農村中一些60多歲的老人抱著誰敢撞我的心態,騎行過程中隨意變道、急剎、拐彎等等。

同時相關法律法規雖規定:駕駛兩輪電動車需年滿16周歲,但很多縣城對駕駛兩輪電動車管控并不是很嚴。在很多小縣城的核心道路上,幾乎隨處可見隨意變道、見縫插針、騎行速度極快的十四五歲少年。

這對車企智駕技術考驗極高的同時,也讓縣城消費者不敢輕易將手離開方向盤。尤其是國內很多縣城有著一整套的“生存法則”,即使因行人駕駛兩輪電動車逆行出現交通事故或人員傷亡,依然“有途徑和方式”能界定為駕駛員主責。駕駛員撞傷老人,少則賠償幾萬,多則賠償幾十萬。

華為余承東此前曾指出,問界的NCA領航智能駕駛在高速上基本達到L3級別水平,可考慮允許用戶放開始終手握方向盤的法規要求,并吐槽稱現在的法規滯后于技術發展。但這在國內縣城中幾乎很難成立,智駕能否為新能源汽車下鄉帶來更多增量,仍有待商榷。

三、電動兩輪三輪分流,縣城純電車銷量下跌

過去幾年純電車在特大城市的經濟性是帶動銷量增長的關鍵,但純電車的經濟放到縣城可能并不適用。

一方面,國內很多縣城主城區面積小,相較于動輒十幾萬或幾十萬的純電車,價格幾千元的九號、愛瑪、雅迪等兩輪電動車不僅通勤方便,無須為停車問題而煩惱,且消費者無須承擔保險、保養等費用,這讓兩輪電動車也成為縣城消費者日常通勤常見的出行工具。

同時縣城很多家庭面對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剛需出行,往往會購置加裝雨篷的電動三輪車。換言之,絕大多數縣城和農村家庭對汽車的需求,更多以滿足通勤距離較遠的地區。

在續航焦慮、不斷上漲的油價、縣城充電樁不足,以及插電混動價格更符合縣城消費者購車預算等多因素影響下,部分想要購置新能源汽車的縣城家庭,更青睞插混車型。

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披露的數據顯示,國內小城縣鄉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結構純電車銷售占比從2020年的90%下降到2024年的57%,和大城市有逐步接近的特征。純電正以每年11%的速度下滑,插電混動則以每年8%的速度上漲。

當年長城的哈弗系列得以快速滲透縣城和農村市場路徑為:以長城汽車品牌知名度為背書,縣城和農村消費者出現較早一批的車主,縣城熟人社會影響下,從熟人那里處哈弗相關車型的油耗、整車性能等,繼續帶動哈弗相關車型銷量增長。如此循環往復,當年的哈弗H6銷量持續增長。

當縣城消費者更青睞插混下,相較于奇瑞、比亞迪、吉利、長安等老牌車企,以及有華為做強信任背書的問界,新勢力在縣城市場仍缺少較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很多傳統車企子品牌在縣城展銷期間,銷售們更喜歡使用如長安深藍、吉利銀河等老牌車企名稱增加信任。

在高線城市新勢力們可通過品牌故事傳遞更多的情感價值,但正如縣城消費者不會特別關注元氣森林的零糖、零卡、零脂,更多還是將元氣森林定義為軟飲料一樣。縣城消費者還是更關注新勢力整車的性能、價格等等。

基于此,如何“因地制宜”地調整宣傳推廣策略,進而獲取更多縣城早期種子車主,也成為新勢力們下鄉的大考。

結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下鄉活動車型總銷量達到320.87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23倍,增幅明顯。但地方購車補貼和車企交付時間的錯配、縣城的面子文化以及復雜的道路和交通情況等多因素共同影響下,新能源汽車下鄉想要實現更大幅度的增長,恐怕還需要解決更多問題。

下沉市場仍是傳統燃油車天下的故事,又豈是一朝一夕就能被改變的?新能源下鄉和車企下鄉的路還要很長。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寿县| 望谟县| 繁昌县| 神木县| 海丰县| 东海县| 玛沁县| 合阳县| 丹巴县| 昆山市| 海伦市| 贺州市| 阿克| 永寿县| 宁南县| 荆门市| 随州市| 永安市| 广德县| 大洼县| 历史| 扶绥县| 翼城县| 蚌埠市| 年辖:市辖区| 古丈县| 双峰县| 安义县| 华容县| 河东区| 隆昌县| 淅川县| 濮阳市| 贵州省| 宝应县| 叶城县| 增城市| 丹阳市| 仪陇县| 宜章县|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