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edTrend醫趨勢
逆風局如何翻盤?康方生物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示范。
5月31日 凌晨2:05,康方生物發布了一則重磅消息:
HARMONi-2(AK112-303)研究數據表明,在意向治療人群(ITT)中,依沃西組相較于帕博利珠組顯著延長了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風險比(HR)顯著優于預期。依沃西成為全球首個且唯一在III期單藥“頭對頭”臨床研究中證明療效顯著優于帕博利珠單抗的藥物。
帕博利珠單抗,也就是默沙東的Keytruda,江湖人稱K藥,在2023年憑借250億美元的年度營收登頂全球銷售“藥王”。
但今天,康方生物宣告:一個能打敗K藥的藥物出現了。
回首歷史,中國創新藥歷史上,上一個如此重磅的消息,當屬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BTK抑制劑澤布替尼“頭對頭”完勝強生/艾伯維的伊布替尼。伊布替尼是全球首個上市的BTK抑制劑,在2021年達到97.8億美元的銷售峰值。澤布替尼上市后銷售額迅速攀升,2023年營收13億美元,成為中國創新藥的首個“十億美元分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市場對于康方生物的研究數據反響強烈,康方生物港股盤中一度漲超87%,收盤價44港元/股,上漲37.5%,總市值381億港元。而和康方生物合作,擁有依沃西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日本獨家許可權的Summit Therapeutics,股價在昨夜暴漲272%,市值達到76億美金。
01、此前曾進行巨額交易
康方生物成立于2012年,2020年4月24日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在過去11年的成長過程中,康方生物經歷了兩個歷史性“交易”時刻:
2015年,在成立僅僅3年后,康方生物以2億美元總對價將CTLA-4單抗(MK-1308)授權給默沙東。當時,中國轟轟烈烈的藥監局改革才剛剛啟動,這筆交易使得康方生物首次在國際創新藥舞臺上為人所知,并在國內本土醫藥圈中“一夜成名”。
2022年,以5億美元的首付款、50億美元的總對價將PD-1/VEGF雙抗(AK112)的海外權益許可給Summit。這筆巨額交易刷新了中國醫藥領域的“出海”交易紀錄。
AK112正是此次“頭對頭”的主角依沃西。根據康方生物公開資料,依沃西可阻斷PD-1與PD-L1和PD-L2的結合,同時阻斷VEGF與VEGF受體的結合。理論上比K藥多一個靶點,且可以發揮2個靶點的協同作用,而這,正是Summit看中依沃西的原因。
根據年報,康方生物2023年營收45億元,同比+440%。其中,產品銷售額16億元,年度技術授權與技術合作收入約29億元,主要來自Summit支付的依沃西(AK112,PD-1/EGF)授權許可首付款。借力這筆首付款,康方生物在2023年也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02、7天,一場精彩的絕地反擊
4月29日發布成果斐然的2023年報,原本康方生物應該高枕無憂。
但在5月24日,康方生物莫名迎來“至暗時刻”。
當天,康方生物早盤盤中最高跌近45%。當時有市場傳言稱,康方生物依沃西單抗注射液(AK112)治療EGFR-TKI經治的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中國三期臨床數據不及預期。
根據報告,依沃西三期臨床中期數據:聯合化療的ORR為50.6%、mPFS 7.06(HR=0.46)、OS尚未觀察到。這意味著整體有效率、中期無進展生存周期數據均已披露,但總生存期還沒披露。此前的二期臨床數據中,ORR和mPFS兩項指標分別為68.40%、8.2個月。乍一看,三期數據與不及二期數據好,這就是“不及預期”傳言的來源。
不過,在5月24日中午緊急召開的說明會上,康方生物創始人、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夏瑜呼吁大家關注HR這個數據,HR是用于描述相對危險度的指標,數值越小越好。夏瑜表示:“我們的HR數據是最好的,這才是臨床關鍵?!?/p>
戲劇性的是,在依沃西臨床數據遭遇質疑的同一天,5月24日中午,康方生物公告稱,國家藥監局宣布批準依沃西單抗上市,適應證正是EGFR-TKI經治的非小細胞肺癌。
但盡管有康方生物高管出面發言澄清以及產品獲批,資本市場反應依舊冷淡:24日下午,康方股價略有回升,但仍以跌去22.27%收盤。隨后,在截至昨晚在內的5個交易日內,康方生物的股價連續下行。
隨著“頭對頭”結果的正式出爐,康方生物股價的連日下跌終于終止,并迎來的近40%的暴漲。所謂“頭對頭”研究,是指采用臨床上已使用的治療藥物或方法作為直接對照,在同等試驗條件下開展的臨床試驗,可視為兩種藥物的“直接單挑”。這類研究的目的是對藥物的療效或安全性進行更直接、細致的研究與對比,通過頭對頭試驗的直接對照,能夠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清晰準確的臨床證據。
通常,這類試驗由于難度大、投入大、風險較高,過去在國內較少有企業直接發起頭對頭研究的挑戰。但一旦成功,將在市場上獲得極大的認可,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就是從“頭對頭”中獲勝的經典案例。
根據最新公告,研究結果顯示,在意向治療人群(ITT)中,依沃西組相較于帕博利珠組顯著延長了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風險比(HR)顯著優于預期。K藥在去年營收250億美元,依沃西的勝出,給了行業巨大的想象空間。康方生物此次“頭對頭”K藥的臨床試驗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其瞄準的適應癥——非小細胞肺癌。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種,其中約85%是非小細胞肺癌。康方生物公告中明確提出:“依沃西有望改變肺癌領域的全球治療格局?!?/p>
根據民生證券研究院的預測,依沃西在2030年的銷售額將達到81.50億元的峰值。
03、此前,為何“錯殺”?
根據弗羅斯特沙利文數據,預計2030年中國的雙抗市場達到108億美元,2024-2030年復合年增長率54.3%;預計2030年中國單抗市場規模達到579億美元,2024-2030年復合年增長率16.7%。雙抗行業增速高于單抗。
依沃西是全球首個PD-1/VEGF雙抗,開創新的時代。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中國雙抗的代表企業,康方生物緣何在5月24日因為一份被“誤讀”的臨床數據遭遇股價暴跌?
一種觀點認為,在5月24日,其實康方生物遭遇了一場罕見而經典的空頭狙擊,畢竟在開盤35分鐘內砸跌約45%的賣出不像是多頭出貨。這也讓人聯想到百濟神州在2019年曾經遭遇到的機構做空。
另一種觀點認為,與估值回歸有關。中國已有五款三代EGFR-TKI上市,覆蓋一線和二線適應癥,但三代藥物耐藥的問題仍沒有解決,在這一方面,依沃西尚未有非常驚艷的數據。
雖然原因無法確定,但創新藥行業最終要靠臨床數據說話,康方生物的暴跌與暴漲都印證了這一點。
對于之后的商業化,夏瑜表示,將會盡快積極與監管部門進行溝通,推動依沃西單抗第二個適應癥獲批。此前公司已為依沃西單抗第一個獲批的適應癥設置了具體的銷售目標,未來會根據銷售收入進行商業化團隊擴張。
康方生物的上市的第一款雙抗開坦尼(卡度尼利,PD-1/CTLA-4)戰績豐厚,2023年年度銷售額14億元,同比+149%。開坦尼也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國產雙抗新藥。
對于中國創新藥行業來說,依沃西“頭對頭”贏了K藥,是中國本土研發的創新藥再一次在直接PK中打敗歐美制藥巨頭的進口藥物——繼澤布替尼之后的又一次勝利。期待未來,更多的中國創新藥走上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