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見習記者 | 田鶴琪
全球礦業龍頭力拓集團在推進低碳減排方面有了新投資。
6月4日,力拓宣布將投資1.4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36億元)在西澳大利亞州建設一座工業實驗設施,進一步評估低碳煉鐵工藝BioIron?生物質煉鐵技術的效率。
該工業實驗設施將建在珀斯南部的羅金漢戰略工業區。在此之前,力拓已在德國一個小型中試廠成功試驗了這一創新煉鐵工藝。
BioIron技術在鋼鐵生產過程中使用生物質和微波能代替焦煤,將皮爾巴拉鐵礦轉化為金屬鐵。如果與可再生能源和速生生物質碳循環相結合,BioIron有望比傳統的高爐轉爐工藝減少高達95%的碳排放量。
微波是指頻率在300兆赫至300千兆赫的電磁波,微波能是一種新型的加熱能源。
在去年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力拓集團首次在中國展示了BioIron?力拓生物質煉鐵技術。
過去,煉鐵煉鋼行業一直使用煤炭為主的化石能源,導致鋼鐵行業碳排放占全球總排放量的8%左右。為了減少鋼鐵冶煉過程中的碳排放,力拓開發了此款生物質煉鐵技術。
本次開發的BioIron工業實驗設施將包括一座中試工廠,規模是此前德國中試廠的十倍。這一鋼鐵生產工藝也將首次進行半工業實驗,預計每小時可生產一噸直接還原鐵。該設施將為BioIron技術擴展至更大規模的示范工廠提供必要的評估數據。
該中試工廠由力拓與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美卓(Metso Corporation)和西澳大利亞工程公司Sedgeman Onyx聯合設計。相關設備的制造將于今年啟動,預計于2026年投產。相關工程預計將創造多達60個建筑工作崗位。
BioIron工業實驗設施將雇傭約30名全職員工,附屬的設備測試區用于支持BioIron技術的進一步大型化。該項目會培養一批鋼鐵碳減排領域的專業人才,為西澳大利亞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提供支持。
近年來,力拓在推進低碳減排方面開展了多項舉措。
2020年2月,力拓發布計劃稱,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2021年10月,該公司計劃到2030年將直接碳排放量減少50%,這一減排目標比之前目標高出三倍。此外,力拓表示到,2030年末,將花費約75億美元來減少所謂的范圍一和范圍二的排放——來自采礦作業和電力消耗。
2022年9月20日,力拓宣布加入“先行者聯盟”(First Movers Coalition)。這是一項旨在將零碳技術與供應鏈商業化的全球倡議。在這一倡議中,力拓承諾為其航運船隊購買更多零排放燃料,并更多地與在航運和航空業使用零排放燃料的供應商合作。
兩天后,力拓又與中國首鋼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以研究、設計和實施鋼鐵行業價值鏈的低碳解決方案。
雙方合作將集中在低碳燒結技術、高爐和轉爐優化,以及碳捕集和利用技術等領域。此外,計劃利用各自在研發、技術、工藝、設備、物流和行業協調等方面的優勢,合作推進降低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減少碳排放的共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