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慧東
5月31日,商業航天概念表現強勢。
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商業航天板塊指數收盤上漲2.63%。其中,航天晨光(600501.SH)4連板,天銀機電(300342.SZ)、西測測試(301306.SZ)、通光線纜(300265.SZ)、飛沃科技(301232.SZ)實現20CM漲停,超捷股份(301005.SZ)、愛樂達(300696.SZ)、陜西華達(301517.SZ)、天箭科技(002977.SZ)、航天智裝(300455.SZ)等漲幅居前。

航天晨光主營業務以核工裝備、智能制造、航天防務、后勤保障、環保裝備、柔性管件、壓力容器、藝術工程等多個領域的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產品廣泛應用于冶金、石化、電力、環保、物流、市政環衛、煤炭、船舶、核電、航空航天、汽車、軌道交通和民用燃氣等領域。今年一季度,航天晨光實現營收3.59億元,同比減少30.40%;凈利潤虧損0.77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虧損0.12億元。
界面新聞記者就航天晨光的航空航天業務具體營收規模致電公司證券部公開電話,相關工作人員稱,“這個目前不好說,后面看公告”,隨即掛斷電話。
2023年年報數據顯示,天銀機電在雷達與航天電子行業實現營收4.9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1.62%,占比主營收的47.19%。毛利率為30.15%,比上年同期減少7.95%。
在雷達與航天電子板塊,天銀機電子公司華清瑞達、訊析科技及天銀星際深耕雷達與電子戰技術、空間技術等專業領域,擁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天銀機電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8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4.62%;歸母凈利潤378.04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78.74%。
西測測試主要從事軍用裝備和民用飛機產品檢驗檢測業務,主要服務及產品包括環境與可靠性試驗、電子元器件檢測篩選、電磁兼容性試驗、檢測設備銷售業務、電裝業務。
2023年年報顯示,西測測試第一、第二大客戶分別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銷售額分別為1.16億元和0.3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分別為39.76%、10.33%。不過,2023年至2024年一季度,西測測試業績均為虧損狀態。
通光線纜的主營產品包括光纖光纜、輸電線纜、裝備線纜三大類別。其中,裝備線纜產品包括航空航天用耐高溫電纜,產品符合機載和航天設備的要求,能滿足航天、航空、艦載、船舶、電子、戰車等領域的苛刻環境下的信息和能量傳輸。2023年,公司裝備線纜產品實現營收2.99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6.12%,占比主營收的12.73%,毛利率31.31%,比上年同期減少5.34%。
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共兩個機構席位出現在通光線纜龍虎榜單上,分別位列買四、賣一。合計凈買入521.21萬元,占龍虎榜凈買額的8.84%。當日榜單上出現了一家實力營業部。買五為華鑫證券上海分公司,該席位買入832.61萬元,賣出3634元,凈買額為832.24萬元。近三個月內該席位共上榜551次,實力排名第9。
飛沃科技主要產品為風電行業全系列高強度緊固件(預埋螺套、整機螺栓、錨栓組件)、零部件及應用于航空航天、燃氣輪機、石油裝備等高強度緊固件、零部件等。2023 年,公司航空航天、石油裝備和燃氣輪機等非風電業務進一步發展,全年實現收入2071.30萬元,較2022年實現了大幅增長。年內,飛沃科技實現營收16.44億元,同比增加22.63%;實現歸母凈利潤0.56億元,同比減少37.25%。
飛沃科技5月30日在活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稱,公司航空航天領域的產品已經進入國內多家知名企業的供應商名錄,并已開始小批量或批量供貨,但公司不便披露客戶具體信息。
5月31日,航天科技(000901.SZ)新增“商業航天”概念。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入選理由是:航天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航天應用產品、汽車電子產品、車聯網及工業物聯網、石油儀器設備、電力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主要產品有航天應用、汽車電子、車聯網及工業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