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躋身全球沿海港口前十!“海上煙臺”無限可能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躋身全球沿海港口前十!“海上煙臺”無限可能

5月27日上午,煙臺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提出加快推動港產城一體發展,著力建設海洋強市。

文 | YMG全媒體 高偉 童佳怡

提到山東經濟的活躍板塊,繞不開一個關鍵詞:港口。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東時強調,要發揮海洋資源豐富的得天獨厚優勢,經略海洋、向海圖強,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

25日召開的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全省領導干部會議指出,要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主動對接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努力打造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

27日上午,煙臺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提出加快推動港產城一體發展,著力建設海洋強市。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煙臺港口發展傳來好消息:煙臺港口2023年完成貨物吞吐量4.85億噸,同比增長4.8%,成功躋身全球沿海港口吞吐量前十,進入世界一流港口賽道。

總書記點題,山東“劃重點”,煙臺“答卷”的成色如何?

港口能級,躍升! 位居全球沿海港口前十

港口吞吐量躍升全球沿海開放港口前十,是煙臺實現由傳統海洋大市向現代海洋強市跨越的重要節點,也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

這一躍升,是山東省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的精彩詮釋。

自2019年起,山東著力推進港口一體化改革,加速打造山東半島世界級港口群。由此,港口與城市的關系被重新定義,樞紐功能得到重塑和增強。在“一體化”發展大格局下,煙臺港口資源得以內在整合,擁有了更高對接平臺,獲得了全新發展賦能??梢哉f,站上山東港口一體化發展平臺,煙臺港開啟了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加速跑”。

這一躍升,是煙臺經略海洋、向海圖強路徑的關鍵一步。

煙臺向海而生、因港而興,擁有1000多公里海岸線。對煙臺而言,港口是“晴雨表”,更是“發動機”。從出臺建設現代海洋強市的實施意見,到系統謀劃海港、空港、陸港一體化發展,再到提出奮進向海圖強、港產融合的“藍色之城”,煙臺始終用實際行動“經略海洋”,不斷提升海上煙臺的影響力、輻射力、帶動力。

這一躍升,同樣是煙臺港這座百年老港大刀闊斧改革、加速起勢成勢的生動注腳。

省港融合五年,煙臺港口吞吐量躋身全球沿海港口前十,的確是一個令人矚目的顯性成果。其背后的一個重要助推力,是改革引領。按照山東港口黨委精準把脈開出的改革處方,煙臺港蹚出了一條“管理體制改革+生產經營體制改革+團隊發展能力提升+改革保障體系建設”四位一體的特色改革之路,澎湃發展新動能。

數據,最有說服力:五年來,煙臺港放大港口物流樞紐功能,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新增航線42條,開辟內陸港14個,與150多個港口保持通航和貿易往來。吞吐量上,2019年實現3億噸,2022年突破4億噸,直至邁入世界沿海港口前十,邁入嶄新發展階段。

特色,生存之匙!彎道超車的“新引擎”

這幾年,全球港口貿易形勢更趨分化,世界港口競爭日益激烈。高質量,才是贏得競爭的殺手锏。

要在一眾大港中脫穎而出,作為“后起之秀”煙臺港口,拿什么去PK?

煙臺港給出的答案是:建立支柱、支撐、品牌三大貨源體系,走錯位協同、特色發展、彎道超越、爭創一流的發展道路。

支柱貨源穩中有進。鋁土礦年吞吐量超1.2億噸,穩居世界鋁土礦進口第一港。原油發展成為中國北方重要原油進口轉運基地;成品油、化工品、LPG等貨種全面放量增長??蜐L業務推進“三地五站”一體化運營,旅客和滾裝車發運量創出歷史最好水平。

支撐貨源穩步增長。打造中韓跨境電商與小商品海上快速通道,集裝箱量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正積極構建日韓消費品集散中心,全方位打造環渤海區域內貿集裝箱樞紐、外貿集裝箱日韓近洋干線基本港和青島港遠洋航線喂給港;煤炭量大幅增長,保稅煤炭轉口日韓吞吐量居中國港口第一位。

品牌貨源亮點紛呈。商品車、件雜貨、中非雙向物流黃金大通道、礦產品混配、LNG五大特色業務全面起勢,闖進全國港口前列,成為沖刺世界一流港口的“新引擎”。

來看幾個“第一”,窺見“新引擎”的強勁動力:

商品車業務服務能級進位提升,成為全國首個集成滾裝、吊裝、集裝箱、框架箱全運輸模式的港口,第三大外貿出口港地位持續穩固,國際中轉量居全國首位;發起全國首個件雜貨多式聯運發展聯盟,開通件雜貨航線23條,發運量躍升全國港口第一方陣;中非雙向物流黃金大通道聯通非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穩居對非貿易第一港;原油混兌模式領先、規模全國第一,混配鐵礦日韓轉口量、銅精礦混配量全國第一;LNG罐箱業務入選“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LNG罐箱船運輸量全國第一……

異軍突起的五大特色業務,分別對應“打造中國北方商品車物流樞紐港”“打造全國服務最好的件雜貨碼頭”“打造中非雙向物流黃金大通道”“打造全球礦產品保稅混配中心”“打造中國北方重要的清潔能源分撥中心”的發展雄心,構成了煙臺港培育全程物流服務、建設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的大視野布局。山東港口煙臺港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國田表示,隨著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新三樣”、高端裝備等市場迎來井噴增長,這些與煙臺港的特色業務高度契合。“下一步,要實現業務規模、技術創新、作業效率、服務質量等走向領先位置、達到一流水平,全力將特色業務打造為煙臺港的特色優勢、勝勢?!?/p>

大港,帶動大開放! 雙向賦能的“奔赴”邏輯

港口,既是開放門戶,也是國內循環的關鍵節點。其陸海統籌、資源協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地位,決定了“港口,從來不只是港口”。

從這個意義上說,深度推進港產城一體化,讓世界級大港帶動大物流大樞紐大開放,是煙臺奮進新征程上的一個重要抓手。

城市層面,煙臺接連出臺《港產城融合發展三年行動》《全球礦產品保稅混配中心建設方案》等系列文件為港口賦能,市級層面更是“頂格”協調,將港口視為城市發展“金牌合伙人”。

港口層面,山東港口作出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核心競爭優勢的戰略調整,煙臺港持續推進港區、城區、園區“三區互融”躍上新臺階,努力提升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度。五年累計引進省外資金30億元,貢獻外貿進出口額1592.4億元,連續三年獲評“煙臺市十佳功勛企業”。

產業的相連共融,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重點項目。

今年2月22日,山東省港口集團2024年世界級港口群建設(煙臺)建成項目投產暨新項目開工儀式在煙臺港芝罘灣港區舉行。總投資56.49億元的12個項目建成投產,總投資約506億元的20個新項目宣布開工,配套煙臺市港航金融業發展的山東港信期貨有限公司煙臺分公司同步揭牌成立。

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煙臺港傾力打造與“萬億之城”相匹配的產業引擎功能和平臺窗口作用,對煙臺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和山東世界級港口群建設極具意義。

眼下,山東港口國際交流中心和煙臺港生產調度指揮中心項目即將投用,煙臺港廣場供應鏈服務中心“雙子樓”項目加快推進,煙臺港還積極搭建高能級的港產城融合發展平臺,協同推進萊州臨港產業園、龍口北大圈工業園、綜保區冷鏈物流園等臨港園區建設。

五年間,山東港口煙臺港累計建設項目達到535個,以“一域”牽引著一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步伐。

智慧+綠色,向未來!新質生產力的主戰場

當前,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是經濟熱詞,也是各地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對于煙臺這座沿海城市而言,傳統港口走向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正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具體體現。

5G時代背景下,智能化港口的創新應用,成為港口以科技支撐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建設的新賽道。作為全國唯一碼頭、罐區、管道一體化運營的港口,煙臺港建設的大宗液體散貨智慧綠色示范港探路先行。通過這套原油智慧平安儲運系統,實現原油“卸、儲、運”無縫銜接,可將系統風險降低50%,提高支線供給效率超13%。

漫步煙臺港各港區,“新”潮澎湃的場景還有很多:

在煙臺港西港區40萬噸級礦石碼頭作業現場,由煙臺港全球首創的“全系統、全流程、全自動”干散貨碼頭技術被廣泛應用,綜合接卸效率提高21.9%,散貨裝船綜合效率提高22.6%,為全球傳統干散貨碼頭自動化升級提供了“中國方案”。

在煙臺港零碳汽車碼頭,一輛輛無人駕駛的小車精準掃描商品車車身,隨即緊緊抱夾,迅速將商品車運轉至指定地點,時速最高可達25km/h。這些藍白相間的小車就是——商品車全地形智能轉運裝備AGV,可通過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設備,實現對商品車車位和障礙物的感知與識別,達到各場景下的安全自主規劃、高精度路徑跟蹤、精準取放車作業。

雙碳浪潮襲來,綠色智慧港口轉型成為必由之路。

在煙臺港,“黑科技”之外,逐“綠”而行成為全港上下共同的行為準則:“源網荷儲”綠色低碳項目入選第一批交通強國專項試點,汽車碼頭實現“碳中和”認證,礦石、萬華碼頭獲評“四星級中國綠色港口”,港容港貌實現“三年大變樣”,園林式港口美不勝收……

有人說,港口,既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破浪”者,也是打造對外開放新優勢的“橋頭堡”。

誠然。打開港口這扇“窗”,世界正看到一個向海圖強、挺立潮頭、無限可能的煙臺。

來源:深海財經

原標題:躋身全球沿海港口前十!“海上煙臺”無限可能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躋身全球沿海港口前十!“海上煙臺”無限可能

5月27日上午,煙臺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提出加快推動港產城一體發展,著力建設海洋強市。

文 | YMG全媒體 高偉 童佳怡

提到山東經濟的活躍板塊,繞不開一個關鍵詞:港口。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東時強調,要發揮海洋資源豐富的得天獨厚優勢,經略海洋、向海圖強,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

25日召開的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全省領導干部會議指出,要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主動對接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努力打造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

27日上午,煙臺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提出加快推動港產城一體發展,著力建設海洋強市。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煙臺港口發展傳來好消息:煙臺港口2023年完成貨物吞吐量4.85億噸,同比增長4.8%,成功躋身全球沿海港口吞吐量前十,進入世界一流港口賽道。

總書記點題,山東“劃重點”,煙臺“答卷”的成色如何?

港口能級,躍升! 位居全球沿海港口前十

港口吞吐量躍升全球沿海開放港口前十,是煙臺實現由傳統海洋大市向現代海洋強市跨越的重要節點,也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

這一躍升,是山東省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的精彩詮釋。

自2019年起,山東著力推進港口一體化改革,加速打造山東半島世界級港口群。由此,港口與城市的關系被重新定義,樞紐功能得到重塑和增強。在“一體化”發展大格局下,煙臺港口資源得以內在整合,擁有了更高對接平臺,獲得了全新發展賦能??梢哉f,站上山東港口一體化發展平臺,煙臺港開啟了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加速跑”。

這一躍升,是煙臺經略海洋、向海圖強路徑的關鍵一步。

煙臺向海而生、因港而興,擁有1000多公里海岸線。對煙臺而言,港口是“晴雨表”,更是“發動機”。從出臺建設現代海洋強市的實施意見,到系統謀劃海港、空港、陸港一體化發展,再到提出奮進向海圖強、港產融合的“藍色之城”,煙臺始終用實際行動“經略海洋”,不斷提升海上煙臺的影響力、輻射力、帶動力。

這一躍升,同樣是煙臺港這座百年老港大刀闊斧改革、加速起勢成勢的生動注腳。

省港融合五年,煙臺港口吞吐量躋身全球沿海港口前十,的確是一個令人矚目的顯性成果。其背后的一個重要助推力,是改革引領。按照山東港口黨委精準把脈開出的改革處方,煙臺港蹚出了一條“管理體制改革+生產經營體制改革+團隊發展能力提升+改革保障體系建設”四位一體的特色改革之路,澎湃發展新動能。

數據,最有說服力:五年來,煙臺港放大港口物流樞紐功能,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新增航線42條,開辟內陸港14個,與150多個港口保持通航和貿易往來。吞吐量上,2019年實現3億噸,2022年突破4億噸,直至邁入世界沿海港口前十,邁入嶄新發展階段。

特色,生存之匙!彎道超車的“新引擎”

這幾年,全球港口貿易形勢更趨分化,世界港口競爭日益激烈。高質量,才是贏得競爭的殺手锏。

要在一眾大港中脫穎而出,作為“后起之秀”煙臺港口,拿什么去PK?

煙臺港給出的答案是:建立支柱、支撐、品牌三大貨源體系,走錯位協同、特色發展、彎道超越、爭創一流的發展道路。

支柱貨源穩中有進。鋁土礦年吞吐量超1.2億噸,穩居世界鋁土礦進口第一港。原油發展成為中國北方重要原油進口轉運基地;成品油、化工品、LPG等貨種全面放量增長??蜐L業務推進“三地五站”一體化運營,旅客和滾裝車發運量創出歷史最好水平。

支撐貨源穩步增長。打造中韓跨境電商與小商品海上快速通道,集裝箱量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正積極構建日韓消費品集散中心,全方位打造環渤海區域內貿集裝箱樞紐、外貿集裝箱日韓近洋干線基本港和青島港遠洋航線喂給港;煤炭量大幅增長,保稅煤炭轉口日韓吞吐量居中國港口第一位。

品牌貨源亮點紛呈。商品車、件雜貨、中非雙向物流黃金大通道、礦產品混配、LNG五大特色業務全面起勢,闖進全國港口前列,成為沖刺世界一流港口的“新引擎”。

來看幾個“第一”,窺見“新引擎”的強勁動力:

商品車業務服務能級進位提升,成為全國首個集成滾裝、吊裝、集裝箱、框架箱全運輸模式的港口,第三大外貿出口港地位持續穩固,國際中轉量居全國首位;發起全國首個件雜貨多式聯運發展聯盟,開通件雜貨航線23條,發運量躍升全國港口第一方陣;中非雙向物流黃金大通道聯通非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穩居對非貿易第一港;原油混兌模式領先、規模全國第一,混配鐵礦日韓轉口量、銅精礦混配量全國第一;LNG罐箱業務入選“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LNG罐箱船運輸量全國第一……

異軍突起的五大特色業務,分別對應“打造中國北方商品車物流樞紐港”“打造全國服務最好的件雜貨碼頭”“打造中非雙向物流黃金大通道”“打造全球礦產品保稅混配中心”“打造中國北方重要的清潔能源分撥中心”的發展雄心,構成了煙臺港培育全程物流服務、建設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的大視野布局。山東港口煙臺港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國田表示,隨著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新三樣”、高端裝備等市場迎來井噴增長,這些與煙臺港的特色業務高度契合。“下一步,要實現業務規模、技術創新、作業效率、服務質量等走向領先位置、達到一流水平,全力將特色業務打造為煙臺港的特色優勢、勝勢?!?/p>

大港,帶動大開放! 雙向賦能的“奔赴”邏輯

港口,既是開放門戶,也是國內循環的關鍵節點。其陸海統籌、資源協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地位,決定了“港口,從來不只是港口”。

從這個意義上說,深度推進港產城一體化,讓世界級大港帶動大物流大樞紐大開放,是煙臺奮進新征程上的一個重要抓手。

城市層面,煙臺接連出臺《港產城融合發展三年行動》《全球礦產品保稅混配中心建設方案》等系列文件為港口賦能,市級層面更是“頂格”協調,將港口視為城市發展“金牌合伙人”。

港口層面,山東港口作出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核心競爭優勢的戰略調整,煙臺港持續推進港區、城區、園區“三區互融”躍上新臺階,努力提升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度。五年累計引進省外資金30億元,貢獻外貿進出口額1592.4億元,連續三年獲評“煙臺市十佳功勛企業”。

產業的相連共融,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重點項目。

今年2月22日,山東省港口集團2024年世界級港口群建設(煙臺)建成項目投產暨新項目開工儀式在煙臺港芝罘灣港區舉行??偼顿Y56.49億元的12個項目建成投產,總投資約506億元的20個新項目宣布開工,配套煙臺市港航金融業發展的山東港信期貨有限公司煙臺分公司同步揭牌成立。

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煙臺港傾力打造與“萬億之城”相匹配的產業引擎功能和平臺窗口作用,對煙臺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和山東世界級港口群建設極具意義。

眼下,山東港口國際交流中心和煙臺港生產調度指揮中心項目即將投用,煙臺港廣場供應鏈服務中心“雙子樓”項目加快推進,煙臺港還積極搭建高能級的港產城融合發展平臺,協同推進萊州臨港產業園、龍口北大圈工業園、綜保區冷鏈物流園等臨港園區建設。

五年間,山東港口煙臺港累計建設項目達到535個,以“一域”牽引著一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步伐。

智慧+綠色,向未來!新質生產力的主戰場

當前,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是經濟熱詞,也是各地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對于煙臺這座沿海城市而言,傳統港口走向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正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具體體現。

5G時代背景下,智能化港口的創新應用,成為港口以科技支撐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建設的新賽道。作為全國唯一碼頭、罐區、管道一體化運營的港口,煙臺港建設的大宗液體散貨智慧綠色示范港探路先行。通過這套原油智慧平安儲運系統,實現原油“卸、儲、運”無縫銜接,可將系統風險降低50%,提高支線供給效率超13%。

漫步煙臺港各港區,“新”潮澎湃的場景還有很多:

在煙臺港西港區40萬噸級礦石碼頭作業現場,由煙臺港全球首創的“全系統、全流程、全自動”干散貨碼頭技術被廣泛應用,綜合接卸效率提高21.9%,散貨裝船綜合效率提高22.6%,為全球傳統干散貨碼頭自動化升級提供了“中國方案”。

在煙臺港零碳汽車碼頭,一輛輛無人駕駛的小車精準掃描商品車車身,隨即緊緊抱夾,迅速將商品車運轉至指定地點,時速最高可達25km/h。這些藍白相間的小車就是——商品車全地形智能轉運裝備AGV,可通過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設備,實現對商品車車位和障礙物的感知與識別,達到各場景下的安全自主規劃、高精度路徑跟蹤、精準取放車作業。

雙碳浪潮襲來,綠色智慧港口轉型成為必由之路。

在煙臺港,“黑科技”之外,逐“綠”而行成為全港上下共同的行為準則:“源網荷儲”綠色低碳項目入選第一批交通強國專項試點,汽車碼頭實現“碳中和”認證,礦石、萬華碼頭獲評“四星級中國綠色港口”,港容港貌實現“三年大變樣”,園林式港口美不勝收……

有人說,港口,既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破浪”者,也是打造對外開放新優勢的“橋頭堡”。

誠然。打開港口這扇“窗”,世界正看到一個向海圖強、挺立潮頭、無限可能的煙臺。

來源:深海財經

原標題:躋身全球沿海港口前十!“海上煙臺”無限可能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兴市| 诏安县| 大渡口区| 广饶县| 东乌珠穆沁旗| 巴彦淖尔市| 五常市| 新邵县| 延寿县| 谷城县| 武清区| 赤城县| 上饶市| 新龙县| 乐都县| 道真| 满洲里市| 梁河县| 霍林郭勒市| 漳浦县| 平顺县| 晋城| 疏勒县| 元朗区| 沙雅县| 隆子县| 措勤县| 裕民县| 遵义市| 古浪县| 内江市| 祁东县| 兖州市| 泗水县| 关岭| 新丰县| 闽清县| 长白| 星子县| 平顺县|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