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剛剛宣布10億投資智能算力項目,突然大股東又宣布20億元協議轉讓公司實控權。這連串變化讓外界一時不知道華鐵應急(603300.SH)將走向何方?
5月28日,華鐵應急召開核心機構投資者調研會,就近期公司種種動向逐條回應。
界面新聞記者現場看到,當日到達現場參與調研的機構調研員多達近百人,原定3個小時的調研會由于提問火熱延時一個多小時。
而提問的焦點是易主問題。
5月21日華鐵應急突發公告,控股股東胡丹鋒及其一致行動人與海南海控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控產投”)簽署《海南海控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與胡丹鋒、浙江華鐵恒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華鐵大黃蜂控股有限公司、黃建新之股份轉讓協議》,約定以7.258元/股的價格向海南海控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協議轉讓上市公司合計2.75億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截至2024年5月20日總股本的14.01%,總價款為19.97億元。
5月29日收盤,華鐵應急報5.86元/股。
此次協議轉讓完成后,海控產投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海南省國資委將取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胡丹鋒持有的公司股份將下降至1.77億股,比例降至9.01%。
對此,海控產投方面相關負責人現場表示,海控產投方面以戰略性產業并購的方向出發,尋找與海南自貿港建設契合的并購標的,與胡丹鋒和華鐵應急方面方面接觸有近一年時間。
“本次協議轉讓不是簡單的買殼賣殼關系,華鐵應急作為一家年收入超40億,凈利潤超8億的優質企業,同時也是工程設備租賃行業的龍頭,我們愿意以溢價獲取控股權,一是對公司及整個產業有信心,二也是希望后續雙方能盡一切努力保持管理團隊的穩定,通過資金、政策等多個領域的賦能,帶領公司踏入更大平臺。”
據悉,協議轉讓完成后,海南國資方面將提名過半數董事并委派一名分管財務的副總經理,以實現對董事會的多數控制,同時提名公司董事長和黨委書記。在經營管理層面,原董事長胡丹鋒將留任擔任總經理一職,其余經營管理層也將基本保持不變。
而現任控股股東、實控人胡丹鋒在談到轉讓問題時透露,己方在選擇戰略投資者方面有過多番考慮,“雙方要有同樣的戰略目標,作為民營企業,國資入股的同時需要充分授權,實現公司運營市場化,交易對手方面我們希望有較高層級,能夠為華鐵的國際化戰略提供支撐,能夠為業務提供賦能。“
就海南國資賦能情況,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海控產投及控股公司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海南控股“)將充分利用海南自貿港的制度和政策優勢,整合旗下的機場板塊,區域綜合開發板塊等板塊資源為華鐵應急在海南的業務拓展提供支持,目前已經有一些業務在落地過程中。
并圍繞經營租賃的主業開展創新型業務,不斷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比如在算力板塊的發展方面,海南省政府近兩年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出臺多項政策,以促進海南自貿港的數字化轉型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未來將支持華鐵應急充分利用海南自貿港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政策,開展數字經濟業務,推動智算中心等應用場景落地,特別是東南亞等國際市場拓展工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的創新發展。”
在資金支持方面,上述負責人表示,并購完成后,海南控股將給予華鐵應急包括但不限于統籌集團的融資資源,充分發揮集團議價能力,助力華鐵應急獲得低息貸款等資金,力爭協調融資授信金額50億元以上;同時,全力支持華鐵應急的輕資產戰略,依托國企全方位賦能,推動達成100億元以上的輕資產合作規模,以上150億資金將用于賦能華鐵應急智算及主營業務。
資料顯示,海南控股成立于2005年,資產總額達到1885.66億元,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4%,投資完成全年計劃的130%,貢獻稅收占省屬國企的35%。
作為海南省機場投資建設運營主體、海南公共服務領域最大的代管代建企業、具有房地產一級開發資質的省屬國企、海南首家AAA主體信用等級國有企業,參控股子公司328家,包括2家A股上市公司(海南機場600515.SH、海南發展002163.SZ)、1家港股上市公司(美蘭空港00357.HK)和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海控能源833042.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