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野馬財經 章也 張凱旌
編輯丨高巖
云南白藥(000538.SZ)的反腐風暴正愈演愈烈。擔任聯席董事長的“福建前首富”陳發樹也被“一鍋端”了?
5月26日,云南白藥公告稱,公司董事陳發樹、路紅東、陳焱輝同時辭職,已提名大股東云南國資推薦的郭昕、二股東新華都(002264.SZ)推薦的游光輝、上官常川為新董事候選人。
陳發樹自2019年起擔任云南白藥聯席董事長、戰略委員會委員、戰略委員會主任、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至今;其直接持有云南白藥0.7%股份,加上通過新華都的間接持股,累計持有云南白藥23.4%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5月27日,上海醫藥(601607.SH)也公告稱,陳發樹辭去公司非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等全部職務。
陳焱輝是陳發樹之子,同樣于2019年進入云南白藥董事會;路紅東曾在云南財經大學、云南省委組織部任職,已擔任云南白藥董事12年之久,與陳發樹關聯度不高。
這是繼前董事長王明輝等5名高管被曝牽涉“窩案”后,云南白藥再生動蕩。此前,陳發樹也傳出過失聯消息。據“經濟觀察網”報道,早在2023年下半年,陳發樹就被云南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帶走,此事在云南及福建政商兩屆廣為人知;而陳焱輝則避走海外。
對此,云南白藥證券部表示,沒有獲知陳發樹辭職與王明輝被調查有關的信息。
5月27日,云南白藥股價單日收漲0.83%,目前股價54.37元/股,總市值970億元。自“窩案”事件至今,云南白藥股價累計跌4.45%,市值蒸發超45億元。
這家全國知名的中藥巨頭,正在迎來一場劇烈的變革。
陳發樹對云南白藥“一見鐘情”
陳發樹是新華都百貨創始人,在民間有“股神”“中國巴菲特”之稱,與紫金礦業(601899.SH)、青島啤酒(600600.SH)等股票多有交集。早在2009年,其就以218.5億元的個人財富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11位,成為福建首富。
同樣是在2009年,陳發樹開始與云南白藥結緣。其本就與王明輝是長江商學院同學,又在紫金礦業混改上嘗到了甜頭,入局也是順理成章。
適逢中國煙草總公司提出“清理非煙資產”戰略,時任云南白藥第二大股東、持股12.32%的紅塔集團決定轉讓股份,陳發樹掏出22億元準備接盤。
但由于紅塔、中國煙草方面有反對的聲音,股份轉讓陷入了長達五年的官司糾紛,最終中煙以“國有資產流失”為由不給批復,陳發樹參與云南白藥股改的計劃就此擱淺。
不過,陳發樹并沒放棄。其轉向從二級市場收購股票,并于2015年成為云南白藥前十大股東。
2016年-2017年,云南白藥啟動“混改”。陳發樹通過質押新華都股權、出售旗下地產以及減持紫金礦業股份等方式籌措資金,豪擲253.7億元拿下云南白藥控股股東白藥控股50%股權。2019年,云南白藥實現整體上市,陳發樹擔任聯席董事長,其子陳焱輝(85后)擔任云南白藥董事,2023年年薪達113.09萬元。
混改后,云南白藥變為“無實控人”的公司治理結構。目前,云南國資持股25.02%,新華都持股24.25%,多方制衡也避免了一股獨大的局面。
不過,也正是這次混改為今日云南白藥的動蕩埋下了伏筆。
2003年,一家創可貼公司因經營不善尋找接盤方,云南白藥、杭州六方科技、上海云博生物先后入局,分別買下5%、35%、25%股份。2007年,云南白藥又買下另兩家公司合計60%的股份,兩家公司背后股東就此獲益1202.3萬元。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混改”關鍵時期,曾負責云南白藥創可貼業務的趙勇要求王明輝等高管兌現一筆500萬的“承包款”,并以舉報王明輝等人2007年通過收購公司股權獲益一事相威脅。王明輝等人原本拒絕了趙勇的要求,打算退回個人收益,并報警。但是陳發樹為保證“混改”順利完成,拿出了部分資金,再加上王明輝等人拿出的個人收益,滿足了趙勇的這一訴求。
然而陳發樹的這一舉動并沒能阻擋東窗事發。近期在對云南白藥原高管團隊的調查中,趙勇索要“承包款”被認定為涉嫌敲詐勒索,而王明輝等人則被認為涉嫌貪污。
不過,陳發樹父子的辭職并不意味著陳發樹正在遠離云南白藥。至少目前,新華都還是二股東,持股市值235億元,且新選派的游光輝、上官常川也均有新華都任職背景。
“股神”風光不再,云南白藥戒股
陳發樹給云南白藥帶來的一個重要影響,集中在投資方面。
自其擔任聯席董事長以來,云南白藥的理財資金增長迅猛,炒股資金尤甚。2020年-2021年,云南白藥累計動用“炒股”資金超240億元。其中2020年,公司通過“炒股”賺了22.4億元,一度讓凈利潤達到了歷史最高的55.11億元。
期間,云南白藥曾買入騰訊控股(0700.HK)、小米集團(1810.HK)、恒瑞醫藥(600276.SH)、貴州茅臺(600519.SH)、伊利股份(600887.SH)等多只市場龍頭股票,一度被奉為“藥界股神”。
但資本市場從來都是收益與風險并存。2021年,云南白藥就在股市里虧了19.29億元,一度導致凈利潤腰斬;邁入2022年后,情況也并未有明顯改善,證監會甚至下發《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稱“云南白藥對外投資事項的授權范圍不清,對外投資決策程序履行不規范,投后管理和監督不到位,證券投資的警戒、止損等指標設置不清晰。”
最終云南白藥宣布“戒股”,并逐步減倉,不再增持。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云南白藥投資的行為,既不能突出上市公司主業優勢,也不一定會給投資者帶來收益。限制上市公司“不務正業”搞投資,可能也確實是監管層希望的發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這幾年云南白藥對外頻繁投資的過程中,針對萬隆控股的收購事件備受爭議,而陳發樹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7年,云南白藥旗下清逸堂與萬隆控股共同在中國香港建立合營公司;陳發樹作為清逸堂的股東之一,持有25%的股份。同年,通過吸收合并資本運作,云南白藥成為萬隆控股第一大股東。
對于收購原因,云南白藥曾解釋為“提高國際化水平,進軍工業大麻業務”。
但實際上,萬隆控股超過99%的收入都來自商品貿易和放債,布局工業大麻多年,對業務的貢獻仍微乎其微。2021年5月,國家藥監局還發布《化妝品禁用原料目錄》,明令禁止使用大麻二酚(CBD)。
即便如此,2021年11月,云南白藥依然繼續收購萬隆控股股份,為此付出總計約12.78億港元。收購后,云南白藥一度持有萬隆控股78.56%的股份,導致公眾持股不符合最低25%的規定。直至新華長城集團通過定增,將公眾持股提高至25.5%,該收購事項才終于達到合規要求。
大費周折收購的萬隆控股,并未給云南白藥帶來有關工業大麻的大額收入。反而是因商譽減值和借款人違約,導致云南白藥損失超11億元。
這筆虧本買賣被《每日經濟新聞》質疑,王明輝、陳發樹遭調查與此有關,甚至涉嫌國有資產流失。
“華為系”高管能力挽狂瀾嗎?
事實上,王明輝2023年突然的離職后,外界曾有“云南白藥進入陳發樹時代”的聲音出現,但現在看來,陳發樹并不是云南白藥未來的答案。
相比之下,在云南白藥董事長職位空缺近一年期間,一直代為履行職責的首席執行官(總裁)董明被寄予厚望。董明于2021年3月進入云南白藥擔任CEO,此前在華為工作21年,擔任過華為中國區副總裁等職位。
從華為跳槽到云南白藥的,不止董明一人。
2022年6月,在董明的舉薦下,馬加出任云南白藥首席財務官(CFO)。在此之前,馬加是華為中國區首席財務官,履歷中與董明多有重疊。
該職位在馬加就任前,空缺近5個月之久。消息人士稱,云南白藥也是多方考察,才定下馬加為其尋覓多時的高管人選。
此外,在董明“牽線”下,云南白藥聘任趙英明擔任首席商務官、高級副總裁。趙英明曾服務過王府井百貨集團、茂業集團、京東集團等大型企業,來到云南白藥前,在京東集團任副總裁。
“華為系”出身的高管,接替王明輝提攜的“老臣”,開啟“新云南白藥”時代。
在馬加入職云南白藥僅一個月后,2022年7月,云南白藥與華為在福州簽訂《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在AI、藥物研發領域開展廣泛的交流和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大小分子設計、相關病癥、數據庫開發等。
用AI技術輔助藥物研發,是云南白藥圍繞“1+4+1”戰略做發展的轉型方式之一。其中最后一個“1”即為數字化技術,云南白藥希望把包括以人工智能為主的新技術引入到研發、經營等各個環節。這也是多位“華為系”高管加入云南白藥的原因之一。
業內分析,云南白藥希望把自己的內部經營管理進行數字化提升,同時對外也想通過數字化進行突破口或者實現業績的增長點。
據了解,董明到云南白藥是由王明輝提名的。在董明加入前,云南白藥曾對其考察過很長時間。從華為過來的人,主要負責的是新業務。
比如,董明負責的“醫美等新業務”,是云南白藥在口腔與新零售之外,極為看重的第二增長曲線。
隨著“顏值經濟”的發展,藥企跨界醫美賽道越來越頻繁。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醫美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在2030年有望達到1.3萬億元。另據艾瑞咨詢研究,非手術類醫美有望成為主力。
而近年來,云南白藥也盯上了“顏值經濟”。2018年12月,云南白藥與北京工商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聯合組建了東亞肌膚健康研究中心……
2019年9月,云南白藥與日本化妝品牌POLA合作開發植物護膚;
并與歐姆龍合作,2021年11月,發布云南白藥首款AI 肌膚個性化定制系統“MIS-UNIQ”,將AI智能應用在肌膚管理中;
2021年12月,云南白藥宣布向下屬公司云臻增資5億元,大力進軍醫美領域。
云臻公司將作為云南白藥醫美布局的執行單位,計劃一年內在北京、上海開設8家醫療門診部機構。
然而,截至目前,僅上海和昆明有2家醫美診所云臻妮進入營業階段。在某點評網站上,僅有的幾條點評里,有上海的消費者表示,該店開在一座小洋樓里,環境不錯。另一位則稱,同項目價格約比市面上貴1.5倍,“服務是全上海最好的,價格也是全上海最貴的”。
目前該項目仍處于投入期,盈利時間還未可知。
醫美市場魚龍混雜,雖有云南白藥金字招牌加持,又砸下5億元走高端醫美路線,被寄予厚望的云臻公司能否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趟出一條路?
除了醫美診所,在5月份上海舉辦的中國品牌博覽會上,云南白藥攜醫療器械品牌泰邦與美膚品牌采之汲的多款新品亮相,泰邦推出了熱敷蒸汽眼罩、泰邦運動衛士乳膏與噴霧,采之汲則推出了3款國潮護膚精華、面膜等。
云南白藥創新的動作不少,但雷聲大雨點小。雖有醫藥品牌的優勢,可能否撬動醫美這塊大蛋糕,還需時間檢驗。
除了牙膏和創可貼,云南白藥真的很需要接棒的“爆品”。
放眼市場,2023年,白云山(600332.SH)、云南白藥(000538.SZ)、片仔癀(600436.SH)分別實現營收752.75億元、391.11億元、100.5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2.59億元、41.23億元和27.97億元。
不過,二級市場上卻呈現了截然相反的局面,營收為三者榜首的白云山成了最后一名,市值僅524億元,“老三”片仔癀則一躍成了老大,擁有1396億元的市值,云南白藥為970億元。
執掌云南白藥24年,根深蒂固的“靈魂人物”落馬,一眾“老臣”出局。陳發樹父子的辭職,會是新華都離開云南白藥倒計時的開始嗎?“華為系”高管上位,新官是否能帶領云南白藥重返“中藥一哥”的寶座,一切只有交給時間來檢驗。
你買過云南白藥的產品嗎?如何看待王明輝和陳發樹的相繼辭職?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