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樂資本論 衛解
這兩年,B站和UP主怎么搞錢,成了大家都看到的問題。
5月23日,嗶哩嗶哩公布了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其中,一季度B站觀看交易類內容的用戶數量為3720萬,同比漲幅超過100%。
“這組數據也能看出,用戶對于交易場景的認知變得越來越加強”。嗶哩嗶哩副董事長兼COO李旎在電話會議中透露,從純流量型合作升級成流量+內容的合作模式后,今年“618”B站整體平臺預算漲幅超過30%,商家預算同比增長超過250%。
五一前,UP主@有山先生 在微博“攤牌”。他坦承,自己并不像外界認為的那樣缺乏商業價值,而是出于個人意愿曾經拒絕恰飯。在決心改變后,他的商業機遇到來了。
“如今手游很賺錢,手游往往又要向國風靠攏,便要同講古代文學的博主合作,而我又是這類博主里繞不開的top.1——于是在短短四個月內我爆單了。”
“我管不了那么多,因為今天我要在銀行存400萬定期。”
但像@有山先生 一樣的人并不是大多數。去年春天,UP主“停更潮”一度成為話題。懸疑推理博主@怪異君、游戲區博主@靠臉吃飯的徐大王等多位UP主宣布暫停更新。在此之前,@探索吧芋圓、@真探唐仁杰、@逗川kshadow等多位知名UP主,也曾主動宣布停更或再未更新過視頻。
在停更視頻中,大部分UP主都提到一個相似的原因,即收益減少、收支難以平衡。徐大王也曾表示,目前整個團隊屬虧損狀態,無法養活一個團隊。雖然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后,幾位UP主也現身說法,稱這與平臺無關,而是視頻創作者都會面臨的掙扎,或者自己只是想休息一下并不必深度解讀,但對于大眾,一個信息點已經呼之欲出——B站的商業化,是時候要更進一步了。
這一年,有越來越多的UP主試水電商直播,豐富自己的收入結構,跟隨B站的商業化大潮。@食貧道、@鸚鵡梨、@Coco叩叩等多個成功案例橫空出世。也有越來越多的UP主離開北上廣,越來越多的UP面臨轉型的問題和內容人的困境。
01 從內容到商業化,什么樣的UP主最受歡迎?
2023年,圍繞著賺錢,B站UP主們想了不少點子,也出現了幾個很典型的變現成功案例。
去年年底,@食貧道 上線了一期充電專屬視頻《迷失東京》,最低包月費用為12元/月(大會員可減免2元)。上線7小時付費超過100萬元,成為B站內容付費試水六個月后的第一個里程碑。截至目前,其日新增充電人數,仍然能超過3000人。
200萬粉絲的@鸚鵡梨 成為B站帶貨一姐,三場直播帶貨GMV超億。3月22日,她在B站開啟的第三場直播帶貨,互動彈幕超10萬條。
醫學生分享賬號@大物是也
實現了娛樂+硬科普,據飛瓜數據B站版【帶貨直播榜】,UP主@大物是也護膚專場直播,熱搶人數破10w,觀看人次達8.6w。
科技UP主@影視颶風 創作的商單《我們買了一顆國產衛星。》,播放量高達1162萬。
在2023年百大UP主評選時,B站還首次設立了“年度商業影響力”和“年度商業新勢力”獎,均將UP主的商業價值放在重要的衡量維度。
從內容到商業化,B站正在嘗試用UP主構建起鏈路和橋梁,但一個問題在于,這種成功如何復制?
同樣是時尚區UP主的@知名相聲演員BBBBB大王 (以下簡稱BB大王)也在近期試水了直播帶貨。去年一年,她憑借探訪韓國美妝工作室、解析韓國文化、跳抓錢舞、采訪余華以及揭秘百大頒獎幕后等數個內容活躍于社交平臺。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在4月27日的直播中,BB大王上線的hince藍氣墊優惠券,被發現在官方鏈接也能使用,在官鏈使用后會多出一個試用裝。kiko雙頭唇釉,比官方鏈接價格更高。經粉絲提醒后,BB大王在個人賬號發布應對措施,稱已與品牌和B站進行罵戰。據了解,這一行為已經在pr行業內引起一定的反向情緒。
目前,BB大王專屬鏈接kiko雙頭唇釉的銷量超過1萬件,其直播數據達到周榜前三,但其觀看人數到消費人數的轉化率仍舊較低。
二者的核心不同點,大約是情緒效應,以及情緒帶來的受眾標簽。
從@鸚鵡梨 的成功案例來看,UP主帶貨所需要的,一是人設價值和內容價值帶來的高粘性用戶,這類人群通過種草和科普屬性和實用價值而來,有著明確的群體標簽特質與自我認同,也更愿意為品質生活付費。新站數據顯示,“鸚鵡梨”B站賬號女粉占比達76%,18~24歲粉絲占比達55%。她所提供的情緒價值,大多為正向鼓勵。
而BB大王雖然常常會在視頻結尾升華主旨,但她留存于外界和受眾心中的核心形象仍舊是“發瘋文學”。盡管涉及不少美妝和追星內容,其受眾分布中男性占比仍然達到了64.59%。對于其帶貨的品類來說,這一部分受眾能提供的消費轉化還是有限的。
(飛瓜數據顯示BB大王粉絲分布)
在內容付費層面,@食貧道 確實實現了里程碑的一步,但真正能夠在充電計劃脫穎而出的仍是少數。據飛瓜數據發布的23年11月UP主充電榜,充電人數超過萬人的Up 主只有六人。
不難發現,內容付費中,“情感”和“質量”成為了受眾主要考核的兩個維度。
在@羅爺爺的動物園 視頻評論里,“治愈”是最常提及的關鍵詞。人們熱衷于在觀看老人和動物的相處中,看到堅持公益救助的人上,得到自我治愈,通過盈利形式使情感支持落地。“
在質量上,受眾更傾向于有獨家見地、干貨分享、以及深度探訪等泛知識類高度原創內容,以及內容之下的“匠心”精神。但事實上,能夠做到硬核內容,尤其是像@食貧道 一樣的UP主必然是極少數。
在《迷失東京》的預告里,創作團隊透露,拍攝這部片子,他們自費了40萬元。為了拍黑道相關內容,主創餅叔每晚在黑幫老大妻子開的酒店里喝酒。拍攝“孤獨死”時,他每天都去各種社交,才為自己爭取采訪機會。
這樣的工作流程和量級,對于大部分UP主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
02 內容標簽和人設標簽更替,為創作者帶來了什么?
UP主的變現似乎最終還是回歸到了兩個字——內容。
成立至今的近十五年里,B站的內容風向,迎來了數次轉變。
從夢開始的動漫區,到笑料百出熱衷整活的生活區,到已經退下“銷冠”寶座的游戲區,如今的B站,又變成了知識區Up的天下。
博主@羅翔說刑法 粉絲破3000萬,成為B站當之無愧的第一巨頭。23年百大up主中知識區獨占鰲頭,UP主數量占據了總人數的近四分之一。4月9日,B站發布的《2023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以下簡稱ESG報告)顯示,超過2億的用戶在B站學習知識,217萬UP主投稿廣泛知識類內容。
2023年,B站讀書視頻的日均觀看超800萬次,年同比增長達到32%,小說類讀書視頻日均觀看超過150萬。截止目前,B站的讀書相關內容投稿人數達到了60.5萬人,占B站泛知識區投稿人數的40%。
這類UP主和作品以成熟的解析和科普分享吸引受眾,讓“二次元陣地”逐漸轉化成“B站大學”,卻并沒有改變B站受眾對于內容要求的兩極化趨勢。
“娛樂”,仍然是當下B站內容對于手中的核心訴求之一。
自短視頻形式進入B站,碎片化的內容也在B站分割了用戶的注意力。娛樂化內容從B站觸發,進而引起全網火爆的例子不在少數。
譬如@七顆猩猩 創作的王媽系列穿越短劇,@王七葉 的油膩女系列視頻,綜藝《繃不住了啦》在B站發布的sketch片段,以及《如懿傳》的吐槽。
這樣的訴求,卻似乎給了UP主們以輕策劃水視頻的理由。在一條名為《B站口碑不佳的百大up主,人氣評選》的視頻里,針對UP主們視頻質量下降的評論占據了很大一部分。
不可否認,作為一個極度需要創造性的行業,UP主肯定會遇到靈感枯竭的困境,但持續的低質量內容很難維持觀眾們的熱情,也在被動趨勢粉絲一次次降低下限,進而將群體屬性轉變為純粹的對UP主人設的盲目喜愛。
而這樣受眾標簽,恰恰和UP主近幾年來越發明顯的另一趨勢發生沖突——近幾年,UP主暴雷的消息,好像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受眾對于UP主們的“濾鏡”,也正在逐漸褪去。
前段時間,@某幻君 和@花少北丶因戀情登上熱搜。B站的大UP主掉粉的情況也十分嚴峻。UP主們可能并不會在過去的人生甚至當下的人生里意識到,作為公眾人物,應該在哪些行為上進行約束。但在UP主無法提供情感支持的同時,觀眾勢必會要求其有其他價值,最核心的一點就是,高質量的內容。
而如今,似乎越來越多的UP主,無法再完成這個閉環。
03 UP主,正在下沉
尋找商業化出路和人生出路,成了不少UP主不得不正視的議題。
前兩年,“逃離北京”一度成為up主的標簽。
大UP主們成為無數打工人釋放情緒、付諸實際行動的代表。從北京離開,走向各地,尤其是江浙滬。包括但不限于@盜月社食遇記、@畢導、@你好我是何同學。
離開的理由不難理解。
從地理位置來看,嗶哩嗶哩總部在上海,上海的活動和線下商業機會也更充足。杭州則是當下MCN和電商的發展基地,本身就聚集了更多的人才和資源。位居江浙滬,對于up主來說,既方便參加B站官方、品牌組織的活動,也擁有更多的商業化機遇。
從內容制作來看,在up主更多的江浙滬,創作者之間聯動、合作、互訪工作室更加方便。
但這樣的格局正在被打破。
小娛統計了2023年百大UP主的數據,其中有23名UP主暫居上海,10名UP主坐標北京,7名up主定位廣東。而超過五成的百大UP主,則在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等省份內的各個一二線城市。
(2023百大UP地圖)
據UP主@-LKs- 統計,22年至24年期間,北上廣也是UP主流失最嚴重的三個城市,其中上海更是遙遙領先,“出逃”了20名大UP主。
數據來源:B站UP主@-LKs-
與此同時,四川、湖北成了UP主們的目標地。兩年時間,四川地區大UP主的增量達到了14人。這樣的情景,仿佛應證了去年熱播劇《我在故鄉別來無恙》的劇情,四川的慢生活,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歸鄉、轉居。
數據來源:B站UP主@-LKs-
事實上,隨著超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斷增加,就業機會和收入情況愈發嚴峻,生活幸福感越來越難以滿足,加之各地針對年輕人回鄉的扶持政策,“小鎮青年”回鄉潮早已不是新鮮事。
“我個人猜測頭部UP的流動,可能有一個因素是:時間。在觀眾眼中,一位UP創作的內容風格可能好多年沒變過。但好多年過去,UP主的人生是會改變的。”2023年,UP主@畢導 選擇從北京搬家到杭州。
“人漸漸長大,就難免開始思考自己該去哪里,哪座城市有更舒適的生活狀態和創作狀態。自媒體團隊么,一般是宅起來創作,對辦公地點要求不大,有吃喝玩樂就行。自媒體團隊一般人數也不多,搬家也相對算靈活。總之,多種因素綜合,就這么搬了。”
相比起其他從業者,UP主們似乎更注重創作靈感。在這個層面,無論搬去哪個城市,目的地如何,更重要的是搬家這個行為本身以及其帶來的環境改變,進而帶來的創作改變。譬如兩年前回歸武漢的@達達達達布溜 ,就在近日宣布將要間斷性地回歸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百大中的影視區UP主在北京地區的占比仍然較高。這或許是因為,北京地區的影視相關活動、媒體、影視公司仍然較為密集,對于影視類內容創作來說,這里更始于工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