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
邁入生產車間,最先映入眼簾的是迎面走來的自動引導搬運車(AGV)。外形酷似“掃地機器人”的AGV背著比自己身形大上幾倍的生產物料,靈活穿梭在專屬走道上。走道一旁的生產線上,各色機械臂在各自模塊中井然有序地運作著。
在這座自動化率超過90%的工廠內,每隔18秒,就有一個完整的光伏組件下線。
這里是隆基綠能(601012.SH)嘉興基地的一期工廠,主要生產隆基BC系列太陽能電池組件。
這座位于浙江嘉興國家高新區的光伏基地,于2020年成立,現有嘉興一期、二期、三期工廠,總占地面積超1300畝,擁有51條智能化生產線,整體組件產能超35 GW。

成立于2000年的隆基綠能,是國內電池和組件龍頭企業。去年年底,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21家新晉“燈塔工廠”名單,隆基綠能嘉興基地位列其中,也由此成為全球光伏行業首座“燈塔工廠”。
“燈塔工廠”的建設通常遵循三個方向,即單個工廠的數字化轉型 、 端到端的價值鏈創新以及可持續“燈塔工廠”。隆基綠能嘉興基地為第一種類型。
世界經濟論壇列出的入選理由是,嘉興基地以降本增效和縮短太陽能組件交貨期為驅動,部署了超過30個第四次工業革命用例,并利用人工智能和先進分析技術提升制造業務效能,這些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
“燈塔工廠”評選自2018年發起,旨在從全球制造業中挑選具有榜樣意義的數字化制造示范者。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53家“燈塔工廠”,中國有62家。
2022年5月,隆基綠能正式啟動“燈塔工廠”項目,累計投資1億元,打造了多個智能制造項目。
據隆基綠能介紹,在“燈塔工廠”項目實施后,嘉興基地的用工數量下降了20%,但產能實現大幅提升,制造成本降低了28%,產品良率損失降低43%,生產交貨周期縮短了84%。
在位于生產車間一側的數字化運營管理中心內,數字大屏實時展示著工廠運營管理過程中訂單交付、生產進度、產品質量、設備運行、人力狀況、能耗、安全等數據。
“相較于數字化運營管理中心,我們更習慣稱這里為‘作戰室’。”據該“燈塔工廠”負責人杜國祥介紹,整座工廠運營時產生的所有數據都會實時集中至數字化運營管理中心,公司相關管理人員會在這里進行討論和決策。
2018年,隆基綠能首次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提出了“Solar for Solar”理念,即以清潔能源制造清潔能源。該公司計劃在2028年前,實現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及運營所需電力,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據杜國祥介紹,截至目前,嘉興基地一期工廠的綠電使用占比為一成多,均源自于工廠屋頂的光伏發電。
該工廠已布局1000多個表計,用以實時監測工廠的能源使用情況,監測到的數據都會實時傳送至數字化運營管理中心,在數字化能源管理系統中展現。
數據能夠精確到每生產一個組件的具體能源消耗情況,并通過使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綠色代表在規定范圍內,黃色和紅色代表出現了預警情況。
通過系統,可以進一步查看具體是哪個機臺的能耗出現了問題,所有能耗超標問題都將實時推送給負責區域的管理者,使之能夠第一時間掌握預警信息,及時采取措施,閉環管控。
除上述數字化能源管理外,隆基綠能嘉興基地也運用到了人工智能和機器視覺賦能的柔性自動化、全流程檢測及追溯、訂單生產交付周期智慧管理等多種技術手段。
在各項智能化技術的加持下,該基地的整體單位能耗較“燈塔工廠”項目實施前降低20%。
5月26日,隆基綠能在嘉興基地舉行了Hi-MO X6 Max系列產品發布會,該款產品搭載隆基泰睿硅片,采用HPBC電池技術。
該產品是業內多家企業就硅片、組件尺寸達成一致后,隆基綠能基于矩形硅片產品進行的首次大規模尺寸切換。硅片尺寸為182.2×191.6 mm;組件尺寸為2382×1134 mm。
據隆基綠能組件制造中心精益智造負責人胡智鋒透露,該款產品組件將于近期在隆基綠能“燈塔工廠”正式啟動排產,將于今年三季度完成所有主流產品的升級,預計升級規模在30 GW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