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車百智庫
近日,特斯拉CEO馬斯克“閃電式”訪華。
環球時報援引外媒報道,馬斯克此行目的是爭取推動特斯拉FSD在華落地,并將其部署在旗下Robotaxi業務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隨后發布的《關于汽車數據處理4項安全要求檢測情況的通報(第一批)》中,特斯拉國產的ModelY和Model3位列其中。業內認為,這將加速特斯拉FSD入華的進程。
如今,中國智能駕駛革命已到突破時刻。
據不完全梳理,目前中國已經有超50個城市出臺自動駕駛試點示范政策。2023年12月27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媒體溝通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智能駕駛應用路線逐步清晰,車路協同、智能網聯、車城協同路線也會不斷清晰,最終要走向L4級智能輔助駕駛。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與麥肯錫團隊聯合發布的研報《駛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格局與展望》中更是明確指出,中美將最有可能率先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應用。
不得不說的是,針對L4級自動駕駛,業內依然有不同的聲音。在近期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車百智庫汽車產業研究院與華為云組織召開的“加快推動大模型在汽車領域創新應用”高端研討會上,就有與會代表表示,業內對自動駕駛的緊迫感不夠。
因此,此時的中國自動駕駛產業,需要特斯拉這條“鯰魚”進入,以推進我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同時,如《駛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格局與展望》所言,中國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的迅速發展不僅推動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步,也將推動全球智能駕駛技術應用的跨越式發展。
本文圍繞特斯拉FSD入華,以及L4級別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應用的相關內容,試圖回答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我國智駕發展情況如何?
2、為何需要“鯰魚”特斯拉來促進我國智駕發展?
3、我國Robotaxi的未來有多大市場?
4、大模型對智駕的推動作用體現在哪里?
智駕狂飆
新能源汽車行業已進入“智能化”下半場,而智能化決定成敗。
作為智能化的核心主題,自動駕駛發展迅速。據乘聯會、汽車工業協會等數據計算,2023年乘用車L2輔助駕駛(不含高階自動駕駛)搭載率約38.96%。L2級自動駕駛因其較低的價格與簡單可靠的功能,已經取得用戶的信任,實現鴻溝的跨越。
從L2到L3的產業演進中,NOA是至關重要的一步。NOA全稱為NavigateonAutopilot,通常被業界稱為“領航輔助駕駛”或“高階智能駕駛”。按應用場景分,NOA分為高速NOA和城市NOA。
據中金,2024年2月,乘用車中高速NOA、城市NOA的滲透率分別為9.8%、3.4%。另據九章智駕數據,新能源乘用車中,高速NOA、城市NOA滲透率分別達到20.45%與6.51%,目前以新勢力為代表的車企正加速實現100%高速NOA搭載率。
值得注意的事,中國市場上部分車型在技術上已經達到L3級水平,但出于多方面原因的考慮,仍以L2+級輔助駕駛宣傳。譬如,城市NOA已經無限接近L3。
高階自動駕駛功能的價格區間正在不斷下探。2023年的新能源車中,高速NOA功能已經滲透至10-20萬區間,城市NOA功能也已經下探至20-30萬區間。未來,15萬元級市場或將成為自動駕駛決戰戰場。小鵬汽車宣布將推出具有高階智能駕駛功能的10-15萬級別的A級汽車。
L4級自動駕駛也在快速發展中,前途可期。據不完全梳理,目前中國已經有超50個城市出臺自動駕駛試點示范政策,例如上海、江蘇、杭州等多地已制定自動駕駛相關法規。管理咨詢公司羅蘭貝格認為,中國自動駕駛政策重心已由過去鼓勵擴大路測與試點范圍,轉向支持車型量產和商業化運營落地,以推動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加速成熟。
2023年12月27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媒體溝通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智能駕駛應用路線逐步清晰,車路協同、智能網聯、車城協同路線也會不斷清晰,最終要走向L4級智能輔助駕駛。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與麥肯錫團隊聯合發布的研報《駛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格局與展望》顯示,麥肯錫在2021年和2023年分別展開了對近90位全球領先汽車企業高級管理者的調研,旨在了解他們對L4級別智能駕駛商業化首個實現地區的預期。在2021年的調查中,僅有28%的受訪者選擇了中國,而到2023年,這一比例攀升至47%,意味著中國成為行業領軍者們心目中最有可能率先實現智能駕駛商業化的地區之一,與美國地區齊驅而行。
因此,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表示,中國智能駕駛革命已經到突破時刻。在3月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提出,未來18個月內高階智駕的拐點將到來”,下一個十年將是智能化的十年。
急需“鯰魚”
不得不正視的事,L4級自動駕駛的實現依然面臨難題,其推廣落地、商業前景、安全性等方面都面臨不確定性。
譬如,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無法完全應對所有路況的需求,交通事故發生時的權責判定也尚未明。另外,駕駛過程中占比很小的特殊場景,如突然出現的不規則障礙物、違規駕駛的其他車輛等“邊緣場景”,成為制約自動駕駛發展的核心問題。
自動駕駛科技公司Momenta曾提出,L4級自動駕駛技術想實現規模化,至少要做到人類司機的安全水平,因此需要至少千億公里的測試,目前沒有一家車企的測試里程達標。
在中國,L4級自動駕駛所需的車路云協同技術也面臨挑戰。中國電信工作人員在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中提到,車路協同的難點不僅在軟硬件技術上,還涉及車企、通信企業、道路基建企業及相關管理部門。據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測算,想要實現高等級智能道路,單個城市交叉路口設備改造成本約為81.8萬元,每公里城市道路的改造成本約為50萬元,每公里高速公路的改造成本約為39.7萬元。
業內對L4級自動駕駛的實現,出現了不同意見。譬如,有業內人士表示,許多L4級自動駕駛企業還停留在研發或測試階段,技術方案缺少“最優解”、硬件成本過高,這使得L4級自動駕駛短期內無法規模化量產。元戎啟行首席執行官周光曾公開抨擊L4級自動駕駛就是“畫一個地圖出來跑,都是假的。”
2023年3月底,王傳福在比亞迪2022年財報交流會上表示,現階段不斷鼓吹的無人駕駛、自動駕駛,幾乎無異于泡沫:“無人駕駛那都是扯淡,弄個虛頭巴腦的東西那都是忽悠,它(無人駕駛)就是一場皇帝的新裝。”。而在2024年1月,王傳福依然表示,無人駕駛現階段不具備落地條件。
2024年5月份,在理想裁員中,智能駕駛團隊人數減少到1000人以內。而在此前的2023年10月的理想“理想汽車戰略會”上,理想CEO李想還在反思“和友商相比,理想在智駕領域的全力投入只是晚了半年”,并決定加大投入。
(2023年10月理想招聘智駕團隊的信息截圖)
對此,在近期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車百智庫汽車產業研究院與華為云組織召開的“加快推動大模型在汽車領域創新應用”高端研討會上,與會代表總結稱,行業內自動駕駛的緊迫感不夠。
因此,在智能駕駛革命的突破時刻,需要特斯拉FSD這條“鯰魚”進入,“攪動”智能駕駛市場,推進我國智能駕駛產業發展。
4月28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發布了《關于汽車數據處理4項安全要求檢測情況的通報(第一批)》,檢測對象為2022年至2023年上市的智能網聯汽車,主要檢測車外人臉信息等匿名化處理、默認不收集座艙數據、座艙數據車內處理、處理個人信息顯著告知等四項要求。其中特斯拉國產的ModelY和Model3符合汽車數據安全合規要求,且是名單中唯一一家符合合規要求的外資企業。
“特斯拉FSD在解決數據安全問題后,其入華已是萬事俱備。”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表示。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也表示,FSD入華肯定能加快自動駕駛相關體系的規范和優化。同時,中國豐富的商業應用場景也有利于自動駕駛技術路線的百花齊放和量產規模的快速放大,從而加速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進程。
市場巨大
除了乘用車,L4級自動駕駛還有其他突破空間。
在載貨商用車中,L4級自動駕駛的商業化場景已相對清晰。目前,中通、圓通、申通等物流公司已經開始在長距離物流運輸中使用智能駕駛重卡;在校園、寫字樓等環境,通過無人小車進行從快遞站到客戶手中的物流配送也較為常見。
另外,B端共享出行領域對發展L4級自動駕駛十分友好,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則是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絕佳“試驗田”。業內人士表示,考慮到商業模式、道路管理等現實因素,目前Robotaxi或是自動駕駛最先落地,也最有落地可行性的場景,而且商業前景巨大。
“L4級別的全無人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一定是今后網約車發展的一個不可逆的趨勢。”T3出行副總裁李京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華泰證券等機構預測,到2030年,國內Robotaxi的成本將降至1元/公里左右,低于有人駕駛網約車服務成本,將可能使Robotaxi取代有人網約車。因此,2026年Robotaxi將實現大規模商業化;2030年,國內Robotaxi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近5000億元。
特斯拉對Robotaxi很感興趣。馬斯克于4月5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特斯拉將于8月8日推出Robotaxi。環球時報援引外媒報道,馬斯克此次訪華的目的,就是爭取推動特斯拉FSD在華落地,并將其部署在旗下Robotaxi業務上。
我國Robotaxi發展迅速。4月7日,廣汽埃安和滴滴官宣,雙方合資成立的廣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獲批工商執照,這是L4自動駕駛公司和車企為了打造Robotaxi量產車,在國內成立的首個合資公司。目前首款車型已完成產品定義,正在進行設計造型的聯合評審,計劃明年實現量產。
百度自2013年以來對自動駕駛的投入已達十余年,已成為其最重要支出。
如今,百度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的商業化進展迎來重大突破。2024年2月,百度方面宣布,其全無人自動駕駛車輛的服務范圍從武漢江北(漢陽和漢口部分區域)跨過楊泗港長江大橋及武漢白沙洲大橋,擴展至了武昌。接下來,蘿卜快跑會在武漢的大半個城區開展商業示范運營。這是蘿中國無人車行業也第一次實現了城市級商業示范運營。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此前的財報會上明確表示,2024年蘿卜快跑將繼續降低運營成本,推動單車經營盈虧平衡,再尋求擴張到更多城市。2024年3月,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裁王云鵬在2024中國汽車電動汽車百人會高層論壇上直言:“不了多久,無人駕駛就會像今天的電動汽車一樣,成為中國科技創新史上的一個驕傲。”
未來特斯拉若進軍中國Robotaxi市場,無疑能起到“鯰魚”的作用。文遠知行曾對界面新聞表示,特斯拉Robotaxi如果能真正落地國內,將“提振行業信心”。
Robotaxi的大規模商業化,也將帶動乘用車L4級自動駕駛的實現。德邦證券分析師陳蓉芳看來,特斯拉Robotaxi的推出將有望加強FSD的商業變現能力,反哺FSD規模化的路測數據,從而兩者形成推送特斯拉自動駕駛不斷突破的正向雙螺旋。特斯拉若進軍國內Robotaxi市場,也會間接“攪動”國內L4級乘用車市場,起到“鯰魚”作用。
《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多家相關企業,均表示看好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有自動駕駛企業相關負責人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這是好事,一起做大蛋糕,加速智能駕駛的用戶滲透率和市場容量。”
據中金公司預計,我國高速城際物流潛在市場規模達3.3萬億元,礦區無人駕駛市場近6700億元,無人末端配送市場達1700億元;而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市場近1.7萬億元,自主代客泊車市場規模約800億元。由此可見,我國L4級自動駕駛的未來市場規模達數萬億元,將是一個巨大的“蛋糕”。
據《駛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格局與展望》,中國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的迅速發展不僅推動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步,也將推動全球智能駕駛技術應用的跨越式發展。
結語:大模型推動L4發展
無論乘用車L4級自動駕駛的實現,還是Robotaxi的商業化,都有一堆難題亟待解決。
對此,在近期召開的“加快推動大模型在汽車領域創新應用”高端研討會上,與會代表表示,不能忽視大模型對自動駕駛的推動作用。大模型將會對汽車行業帶來革命性變革,汽車行業需要擁抱大模型。
與會代表認為,大模型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純自動駕駛L4、L5的實現,也許要很長時間,因為遇到了很多難題,但是大模型的出現,有可能把這些問題一股腦的全解決掉。”
過去的機器視覺為代表的自動駕駛,關注的更多的是感知精度、長尾問題,總會出現未知的場景,只會停留在輔助駕駛的階段。FSD通過更多的數據去訓練一個端到端的系統,是逼近人類駕駛。但是,大模型一旦注入到自動駕駛領域,將是顛覆性的創新,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大模型認知+感知,將加速自動駕駛的到來”。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目前車企和大模型的技術需要有更好的協同,從而盡快來確定整車和人工智能、大模型企業的協同關系,來確保先進的算法、先進的技術能夠盡快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