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到2026年,全市醫藥健康產業總規模達到1.25萬億元,實現引領全球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5-8項,“三醫”聯動發展能級進一步提升,新建1-2家研究型醫院。市醫藥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撬動社會風險投資每年200億元;高品質特色園區10家。產業承載力進一步提升,加速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醫藥健康產業集群。
【機會前瞻】
5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該計劃旨在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醫藥健康產業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發展,預計到2026年,全市醫藥健康產業總規模將達到1.25萬億元。
《行動計劃》共包括八個方面34項重點任務,將通過強化創新策源、加強臨床研究、激發數據要素價值等任務,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醫藥健康產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
特別是在合成生物技術方面,《行動計劃》重點強調,加速生命科學領域重大成果產出。在細胞基因治療、腦機接口、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領域部署“核爆點”專項,催生具有顛覆性、引領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支持腦認知原理解析、衰老機制等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布局面向生殖健康疾病、疑難罕見疾病等的應用基礎研究;加強基因編輯等產業亟需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
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產業發展方面,《行動計劃》強調了醫療大模型開發和落地應用的重要性,推進數字療法、人工智能輔助治療等產品的研發應用,并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新藥研發。這不僅將加速醫療、醫保、藥監等數據底座建設,還將精細化開展數據清洗和治理,推動數據流通,為醫藥健康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強大動力。
此外,計劃還提出了建設全市共享的門急診、住院、體檢、科研等電子病歷體系,推動標準化、信息化臨床研究數據共享,打通醫院之間數據鏈接,實現檢驗結果、醫療影像在全市三級醫院的互聯互通互認。這將極大激發數據要素價值,拓展醫療大數據在創新研發端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