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龐宇
7億元“賣子”合同落定后,華鼎股份(601113.SH)股價連續兩天走低。
7年前,華鼎股份以29億元的高價買下深圳市通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通拓科技”)100%股權,然而,由于超17億元的商譽減值,公司過去幾年業績遭受重創,如今7億元將其賣出。接盤方華凱易佰(300592.SZ)幾乎耗盡所有賬面現金,將其納入旗下。
作為跨境電商大賣家,通拓科技曾一度風光無限,但在遭遇亞馬遜平臺的整頓后,逐漸走向沉寂,目前尚未走出虧損。這筆所有權的轉移,對于交易雙方來說或是一個關鍵轉折點。
29億元買、7億元賣
5月21日晚,華鼎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7億元的價格向華凱易佰出售所持有的全資子公司通拓科技100%股權及主營業務相關的全部經營性資產,本次交易對價全部采用現金方式支付。通拓科技是華鼎股份旗下的跨境電商子公司,華鼎股份表示,本次資產出售是為了進一步聚焦主營業務,優化資產結構及降低經營風險。
華鼎股份與華凱易佰在2023年12月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如今,該筆交易合同正式簽訂意味著華鼎股份就此退出跨境電商賽道。
本次交易完成后,華鼎股份將不再持有通拓科技的股權,通拓科技將不再納入公司的合并報表范圍,最終對公司損益的影響以年度審計確認后的結果為準。
通拓科技是華鼎股份跨境電商板塊重要子公司,為何會被賣掉?
作為跨境電商領域的老牌玩家,通拓科技在過去幾年經歷了跨境電商行業的“冰與火”,也從繁榮走向沉寂。
通拓科技主要業務是以B2C為主、小型B2B為輔的跨境出口電商,主要通過Amazon、Walmart、AliExpress、Shopee、Lazada、ebay等第三方平臺店鋪運營,以及自建平臺、獨立站等模式,向國外C端消費者提供產品。
正因為過度依賴第三方電商平臺,第三方平臺的政策變化對通拓科技跨境電商業務影響重大。
自2021年以來,受到跨境電商平臺稅務政策變化、平臺代扣代繳VAT政策開始趨嚴影響,通拓科技多個品牌涉及的店鋪被亞馬遜暫停銷售,其捆綁的Paypal賬號也出現被凍結、劃扣事項。跨境電商業務遭到了沉重打擊。自此,通拓科技走向下坡路。
梳理華鼎股份近幾年年報發現,通拓科技在2021年業績由盈轉虧,如今依然在虧損泥潭中掙扎。2021年-2023年凈利潤分別-6.15億元、-3.16億元、-8899.10萬元。
再看華鼎股份,受國內外環境及原控股股東資金占用、并購通拓科技等影響,公司近幾年業績波動較大,2021年-2023年凈利潤分別為-6.07億元、4.29億元、1.60億元。公司表示,剝離掉跨境電商板塊后,將聚焦主營錦綸長絲業務發展。
不過,華鼎股份當初是以29億元的價格拿下通拓科技,如今以7億元價格賣出,是否劃算?
本次交易選取資產基礎法的評估結果作為最終評估結論。即通拓科技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基準日2023年12月31日的市場價值評估結論為7.69億元,較通拓科技合并財務報表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股東)權益賬面價值評估增加526.43萬元,增加幅度為0.69%。考慮標的公司基準日后分紅7000萬元,經雙方協商,確定通拓科技100%股權的轉讓價格為7億元。本次交易未設置業績承諾。
華鼎股份認為,本次交易有利于上市公司專注主營業務發展,提高公司資產運營效率,改善資產質量、降低管理成本、優化產業結構,為公司業務拓展提供資金支持,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符合公司未來發展戰略,也符合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
而對于買方華凱易佰來說,7億元的現金交易,幾乎將賬面上的現金“掏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華凱易佰賬面上的貨幣資金為5.99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0.95億元,合計6.94億元。
華凱易佰原主營業務是為展館、展廳等大型室內空間提供環境藝術設計綜合服務的文化創意企業。2021年,華凱易佰收購易佰網絡90%股權后,跨境出口電商業務成為公司主要業務。
對于該次交易,華凱易佰公告表示,收購通拓科技可以充分發揮供應鏈和渠道端的業務協同效應,提升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擴大業務規模,提升市場占有率,產生規模優勢,提高綜合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從股市的反應來看,華鼎股份和華凱易佰的投資者們似乎都對這次交易持保留態度。自5月21日公告發布以來,華鼎股份的股價在隨后兩個交易日分別下跌了3.79%和3.41%;而華凱易佰的則分別為微漲0.72%和下跌2.64%。
巨額商譽減值嚴重“拖垮”業績
華鼎股份收購通拓科技時,跨境出口電商行業正處于迅猛發展時期。
2017年巔峰時期,通拓科技年營收曾高達36億元。也正是在這一年,華鼎股份擬以29億元的價格將其納入囊中。彼時,通拓科技凈資產賬面值僅有10.05億元,該筆交易采用收益法評估的增值率達到188.64%。
對于該筆收購,華鼎股份與通拓科技原股東廖新輝、鄒春元、天津通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通維投資”)簽署了業績補償協議。通拓科技原股東承諾,在業績承諾期即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通拓科技分別實現扣非后凈利潤不低于2.00億元、2.80億元、3.92億元。
而實際上,通拓科技僅業績承諾期首年完成了業績目標。2017年-2019年,通拓科技分別實現扣非后凈利潤2.02億元、2.21億元、2.97億元,業績承諾完成率分別為101.08%、78.98%、73.23%。
因2018年、2019年業績未達標,通拓科技原股東需向華鼎股份支付業績補償金額1.89億元、2.49億元,對應股份補償數量分別約為2016萬股、3733萬股。這些股份目前均已被回購并注銷。值得一提的是,期間,通拓科技原股東曾因股份質押而未及時履行業績補償,收到監管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高溢價收購隨之給華鼎股份帶來的是巨額的商譽減值。
由于通拓科技未完成業績承諾,華鼎股份在2018年-2021年期間分別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合計17.59億元,這也成為拖垮華鼎股份業績的“罪魁禍首”。2019年-2021年三年時間,華鼎股份凈利潤合計虧損超21億元,導致公司至今未分配利潤仍為負數。
截至2023年末,華鼎股份合并財務報表期末未分配利潤為-9.23億元,母公司財務報表期末未分配利潤為-8.83億元,公司實收股本為11.04億元,公司未彌補虧損金額超過實收股本總額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