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珍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20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在今年12月對《增值稅法(草案)》進行第三次審議,這意味著《增值稅法》立法工作有望在今年年內完成。
增值稅歷來是我國第一大稅種,2023年全國增值稅收入69332億元,占稅收收入比重約38%,其立法進程備受關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經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后再交付表決。
分析師表示,增值稅法三審最大的看點在于是否會將現行三檔稅率進一步簡化至兩檔,但目前來看,維持三檔(13%、9%和6%)不變的可能性很大,原因在于經過多年的減稅降負,我國宏觀稅負不宜再降。
2022年12月,增值稅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首次審議。在稅率方面,一審草案將增值稅稅率定為13%、9%、6%三檔,即制造業等為13%,建筑業和交通業為9%,服務業為6%。
2023年9月,增值稅法草案二次審議稿發布,和一審稿相比,主要變化在于明確了納稅人對留抵稅額處理的自主選擇權等事項,并在小規模納稅人制度、專項優惠政策范圍等方面作出細化調整。三檔稅率則維持不變。
“我個人認為,并檔的提法不會在三審稿里出現,三審稿年底通過的可能性較大?!便y河證券分析師聶天奇對界面新聞說,稅率簡化需要考慮對國家稅收收入等的綜合影響,目前我國不具備大幅降低宏觀稅負的條件。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也表示,經過連續多年的大規模減稅降費,中國宏觀稅負持續下降。財政部曾公開表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保持宏觀稅負基本穩定。因此,大概率是繼續施行現行的三檔稅率。
2016年以來,在大規模減稅降費的推動下,我國宏觀稅負持續下行。2022年2月,時任財政部部長劉昆在談及近些年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成效時表示,按國際可比口徑計算,我國宏觀稅負水平從2016年的28.1%降至2021年的25.4%,稅收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2016年的17.5%降至2022年的13.8%,處于世界較低水平。
宏觀稅負,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政府收入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體現政府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額,及政府與企業、居民個人之間占有和支配社會資源的關系。宏觀稅負并非越低越好,過低的宏觀稅負會影響到財政可持續性。
以增值稅為例,2017年以來,我國對稅率進行了多次調整。2017年7月,全面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將原來適用該稅率的行業“下移”到11%稅率這一檔中,其他檔次稅率保持不變,增值稅稅率由四檔(6%、11%、13%、17%)簡化到三檔(6%、11%、17%)。
2018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當年5月1日起,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
2019年,我國再次對增值稅稅率進行調整,將制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由16%降至13%,交通運輸、建筑等行業適用稅率由10%降至9%,這一調整形成了現行的13%、9%、6%三檔稅率結構。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此前公開表示,增值稅適當簡化稅率是方向,但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要考慮財政的承受能力以及對不同行業稅負變化造成的影響。
他表示,三檔并兩檔的必要條件,就是在并的時候,不能帶來太大的沖擊。增值稅三檔稅率適用于不同行業,形成了不同的稅負格局,但相互影響,任何一檔稅率調整都會影響各個行業?!霸谶@種情況下,只能逐步調整,逐步到位,有一個漸進性的路徑,不能搞休克療法,一下就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