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達財經 莫恩盟
編輯|深海
“龍佰集團創始人、名譽董事長許剛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5月20日下午5時不幸離世,享年61歲”,短短數十字,龍佰集團通過訃告宣布了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許剛因病逝世的消息。
除了龍佰集團實際控制人的身份外,許剛還曾坐上過河南焦作首富的寶座。不過,相較2021年登上《胡潤全球富豪榜》時190億元的財富,許剛今年在該榜單上的財富已縮水至120億元,同比減少7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4月,龍佰集團已經完成了新一輪的管理層更替。此次人事變動后,許剛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包括和奔流、許剛女兒許冉等在內的高管,成為了龍佰集團新的領導層。
作為站在龍佰集團身后的資本大佬,許剛最初只是焦作市化工總廠的一名普通工人。不過,心懷壯志的許剛并不安于現狀。通過脫產進修、“升級打怪”,許剛最終成為了焦作市化工總廠的一把手。之后,許剛更是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助推龍佰集團成為了鈦白粉行業的龍頭玩家。
此番痛失靈魂人物的龍佰集團,去年交出的業績答卷表現平平。2023年,龍佰集團的營收達到267.65億元,但其營收增速卻是自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凈利潤方面,龍佰集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更是連續兩年出現下滑。
得益于銷量的增長,龍佰集團各個產品板塊的營收在去年均實現增長,但由于受到價格下降的影響,龍佰集團多數產品的毛利率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受此影響,龍佰集團去年的整體毛利率也受到了拖累。
截至5月22日收盤,龍佰集團的市值為526.42億元。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龍佰集團想要完成此前定下的營收500億元、市值1000億元的十四五目標,仍存在不小的挑戰。
500億鈦白粉巨頭實控人逝世
5月21日盤后,龍佰集團的一紙公告,向外界宣布了創始人許剛逝世的沉痛消息。
龍佰集團在公告中稱,公司收到許剛家屬通知,許剛于2024年5月20日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離世,享年61歲。
雷達財經注意到,目前龍佰集團的官網已變成黑白色界面,以示對公司靈魂人物許剛的哀悼。
據龍佰集團透露,身為公司名譽董事長的許剛,是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直接持有公司6.27億股股份,對應持股比例26.25%。
值得一提的是,許剛不僅僅是龍佰集團背后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還是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東方鋯業的實際控制人。而龍佰集團正是東方鋯業的控股股東,龍佰集團持有東方鋯業1.82億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額的比例為23.51%。
憑借前述上市公司,許剛生前曾躋身各大富豪榜之列,并摘得過河南焦作首富的稱號。2021年,許剛以190億元的財富,強勢沖進《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172名的位次,其財富相較上年暴漲110億元,排名也飛速躥升1104個名次。
不過,雷達財經梳理發現,自2022年起,許剛在《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的財富便不斷縮水。在不久前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中,許剛以120億元的財富位列榜單第2038名的位次。但相較2021年的高光時刻,許剛今年登榜時的財富足足少了70億元。
截至5月21日收盤,龍佰集團的市值為526.42億元,東方鋯業的市值為53.39億元。作為龍佰集團的名譽董事長,許剛的逝世不會影響公司第八屆董事會人員構成及人數。
但伴隨著著許剛的離世,許剛數以億計的財富將如何分配以及龍佰集團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又將發生什么變化,仍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對此,龍佰集團在公告中表示,許剛持有的公司股份將按法律、法規辦理繼承手續,公司將根據后續事項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其實在去年3月末,龍佰集團已經開始了新任董事會的換屆工作。彼時,龍佰集團在相關公告中表示,由于年齡原因及考慮到公司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和文化體系,許剛任期屆滿后不再擔任公司董事。
而身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許剛,提名和奔流、許冉、吳彭森、申慶飛、陳建立、王旭東為第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其中90年出生的許冉是許剛的女兒。
據龍佰集團當時發布的公告顯示,雖然許剛與許冉為父女關系,但許冉未持有公司股票,與其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其他持有公司 5%以上股權的股東不存在關聯關系。
自去年4月起,1968年出生的和奔流成為了龍佰集團的新任董事長,而許冉則接下了龍佰集團副董事長的重任。在談到公司管理層交接一事時,許剛曾表示,“女兒許冉進入董事會,也能代表我的一些想法。所以這一次調整只有利好,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從車間鉗工到鈦白粉行業龍頭掌舵者
元素周期表后藏著的全是生意,這句話說得并不算夸張。龍佰集團如今能成為市值超500億的工業巨頭,主要靠得便是排在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IVB族的鈦。
公開資料顯示,鈦屬于難熔稀有輕金屬,純態呈銀白色,硬度大,熔點1668℃。不過,被劃分到稀有金屬中的鈦,實際上并不稀有,其在地殼中的豐度為0.69%,在所有元素中排第9位。
圍繞鈦延伸出的產業主要有兩個大的方向,其中一個方向是鈦白粉工業,從鈦鐵礦和金紅石采選開始,通過化學過程生成化工中間產品——鈦白粉,用于涂料、塑料和造紙等行業。
而另外一個方向則是鈦材工業,從鈦鐵礦和金紅石采選開始,制造海綿鈦,然后制成各種金屬產品,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化工、民用等領域。
由許剛實控的龍佰集團,屬于鈦白粉生產商(鈦鐵礦采選-鈦精礦-鈦白粉)和海綿鈦生產商(鈦鐵礦采選-鈦精礦-高鈦渣-海綿鈦),產品涉及鈦白粉工業和鈦材工業。
除了鈦相關產品,龍佰集團的主營產品還包括鋯制品及鋰電正負極材料,而鋯制品便是由龍佰集團的控股子公司東方鋯業負責經營。
如今被外界視為鈦白粉龍頭的龍佰集團,前身為焦作市化工總廠。1955年,焦作市硫磺礦正式成立,并于1975年更名為焦作市化工總廠。而1963年出生于河南焦作的許剛,其實最初只是該廠一名再普通不過的機修車間鉗工。
然而,在許剛的不懈努力下,其愣是從車間的基層員工一步步成為了這家企業的一把手。1998年,在許剛的帶領下,焦作市化工總廠開始了股份合作制改制。2002年,公司進行二次改制,并正式更名為河南佰利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到2011年,公司在深交所主板掛牌交易,佰利聯借此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不過,上市并不能滿足許剛的“野心”。2014年,公司收購了亨斯邁TR52鈦白粉業務。
2016年,許剛更是通過定增募資超百億,并購了行業龍頭四川龍蟒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國內的鈦白粉行業上演了“蛇吞象”的經典一幕,公司隨后改名為龍蟒佰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之后,公司又通過陸續收購云南冶金新立鈦業有限公司、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鈦廠資產、湖南東方鈧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不斷壯大自己的資本版圖。
2021年,公司再次更名為龍佰集團。發展至今,龍佰集團已成為一家致力于鈦、鋯、鋰等新材料研發制造及產業深度整合的大型多元化企業集團。
就產量而言,目前龍佰集團鈦白粉的產能為151萬噸/年,海綿鈦的產能為5萬噸/年,規模均居世界前列;磷酸鐵鋰的產能為5萬噸/年,磷酸鐵的產能為10萬噸/年,石墨負極的產能為2.5萬噸/年,石墨化的產能為5萬噸/年。
去年凈利潤再度下滑,多個板塊毛利率指標惡化
去年,龍佰集團全年共錄得267.65億元的營收。不過,相較此前幾年,龍佰集團去年的營收增速處于低位。2020年至2022年期間,龍佰集團的營收同比分別實現24.21%、45.77%、17.25%的增長,但去年龍佰集團的營收增速已降至11%。
盡管龍佰集團的營收增長有所放緩,但其該項指標仍保持住了不斷增長的態勢。相比營收的變化情況,龍佰集團的凈利潤指標則直接出現了下滑。
財報顯示,去年龍佰集團錄得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26億元,相較上年減少5.64%,而這其實已是龍佰集團該指標連續兩年出現下滑。2022年,龍佰集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19億元,與2021年的46.76億元相比跌幅高達26.88%。
分產品來看,龍佰集團旗下的鈦白粉、鐵系產品、鋯系制品、海綿鈦、新能源材料及其他產品的營收在去年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漲幅分別為9.83%、3.6%、4.99%、6.27%、59.71%、69.75%。其中,鈦白粉算得上是龍佰集團的營收支柱來源,其以一己之力在去年為公司貢獻66.38%的營收。
不過,就毛利率指標而言,除鐵系產品外,龍佰集團前述產品的毛利率均有所下滑。具體來看,鈦白粉、鋯系制品、海綿鈦、新能源材料及其他產品的毛利率,去年同比分別下滑0.42、4.36、10.18、10.58、15.66、14.28個百分點。
在業績說明會上被問及如何對毛利率指標進行補救的問題時,龍佰集團稱其將積極通過采購、物流、技術改造等措施,降低各個板塊的生產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
山西證券在研報中提到,24Q1鈦白粉價格同比上行,海綿鈦價格有所下滑。據隆眾資訊,24Q1金紅石型、銳鈦法鈦白粉均價1.6、1.45萬元/噸,分別同比+6.75%、+6.9%,環比-0.91%、-0.5%。海綿鈦方面,24Q1均價5.38萬元/噸,同比-35.54%,環比-0.52%。鈦精礦24Q1均價0.23萬元/噸,同比+4.38%,環比+3.62%。
值得注意的是,龍佰集團旗下眾多板塊中,新能源材料板塊的毛利率是唯一一個為負值的板塊,其毛利率為-3.31%。對此,龍佰集團表示,公司新能源板塊發展現處于艱難時刻。新能源市場產能過剩,行業整體處于虧損期。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早日實現扭虧為盈。
龍佰集團認為,新能源行業處于出清階段,同時處于高速發展期,競爭力較差的公司會逐步退出此行業,供需關系在未來將會達到新的平衡,行業會恢復到正常的利潤水平。公司具備較強的資金實力及技術研發實力,依靠公司獨特的鈦鋰耦合技術優勢,公司對新能源材料板塊的前景有一定的期待。同時,龍佰集團還強調公司目前沒有對新能源板塊進行剝離的計劃。
雷達財經了解到,龍佰集團此前曾為自己定下營收500億元、市值1000億元的十四五目標。然而,明年就是十四五的最后一年。去年龍佰集團全年的營收不到270億元,而龍佰集團當前的最新市值為526.42億元,顯然與此前定下的十四五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于龍佰集團目前的情況,有投資者向龍佰集團及其領導層發出犀利提問,“請問公司將采取哪些措施這一目標?您對這一目標是否有信心?如無法實現這一目標,將對高管層有哪些懲罰措施,還是只是罰酒三杯?”
對此,龍佰集團在業績說明會上回應稱,千億市值為本公司目標,公司將積極通過生產經營管理,實現高質量發展,為股東創造價值。公司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靈魂人物許剛因病逝世后,已經在去年完成新一輪管理層過渡的龍佰集團接下來將何去何從?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