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郭凈凈
5月21日,藍帆醫療(002382.SZ)召開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
會上,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表示,2023年,藍帆醫療的心腦血管事業部的營收和毛利率迎來反轉;2024年,伴隨更多產品持續獲批上量,該業務在業績層面將迎來更有利的增長韌性。同時,公司防護事業部自2023年四季度陸續開展重大技改和系列降成本措施,從2024年一季度情況來看,一季度業績效果明顯,該業務毛利率顯著提升,“隨著全球丁腈手套需求回暖、價格回升以及公司技改、降本增效工作持續深入鋪開推進,公司防護事業部將在今年二季度也迎來業績的顯著改善”。
界面新聞了解到,自2013年,藍帆醫療布局“高、中、低值”多個醫療器械耗材領域,產品涵蓋冠脈、瓣膜、健康防護手套、急救包等多條賽道。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49.27億元,同比增長0.54%;扣非后虧損6.4億元,2022年扣非后虧損6.57億元。2024年一季報顯示,該公司今年前三月實現營收14.55億元,同比增長32.96%;同期扣非后虧損1.24億元。
“從2022年、2023年這兩年的低谷期走來,公司在財務表現上不盡如人意。”藍帆醫療副總裁、首席財務官崔運濤稱,“但是邁入2024年以后,隨著公司精細化經營、創新產品逐步放量等,一季度公司業績已經呈現較強的業績改善彈性。”
具體來看,公司心腦血管事業部2023年實現銷售收入約10億元,同比增長約30%,該業務仍處于虧損期,2023年公司集采支架提價,新產品入院銷售,該業務中國區毛利率增長約30個百分點。2024第一季度,藍帆醫療旗下心腦血管事業部實現銷售收入超過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0%;其瓣膜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約117%,歐洲和亞太區增長均超過100%。今年3月,負責心腦血管業務的主要公司藍帆柏盛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藍帆柏盛”)收到首都大健康產業(北京)基金、河北臨空領航產業股權投資基金、臨朐福望壹號股權投資基金等合計9億元的融資資金;5月20日藍帆醫療公告,藍帆柏盛擬繼續引入北京大興臨空經濟區發展基金的1億元戰略投資。
2023年,受行業產能過剩和產品價格處于低位等因素影響,公司防護事業部仍虧損,同年實現營收36億元。2024年一季度,該公司旗下防護事業部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近44%,公司自2023年四季度陸續啟動投資過億元的若干重大技改和降本項目,從運行效果來看,2024年一季度該業務虧損較2023年一季度同比收窄約45%。根據中國海關出口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一次性PVC手套的出口市場份額漲至近24%,丁腈手套出口市場份額超21%。
藍帆醫療董事、總裁鐘舒喬當天表示,在全球手套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盡早實現滿產全銷是任何一家手套企業都很重要的任務。隨著公司技改等推進和落地,藍帆醫療從2023年7月開始率先實現了PVC和丁腈兩個手套品種的滿產。
“在防護手套業務方面,我們自身是有展望和預期的。”鐘舒喬指出,隨著技改進入深水區,工廠恢復滿負荷生產,技改效應將發揮,后續三個季度業績將毫無疑問迎來業績增長。“滿產帶來的意義非常大,這能保持生產團隊穩定,同時,量在價先也會讓企業在全球存量客戶的爭奪中取得比較優勢。到目前近一年時間,公司持續保持滿產全銷的勢頭。”
針對美國擬大幅提高醫療器械進口關稅等情況,鐘舒喬表示,總體來看,出口美國的手套銷售收入僅占公司手套總體收入的四成,其中丁腈手套占比不足三成,主要以PVC手套為主,目前PVC手套沒有加征關稅。“關稅問題從原來的灰犀牛,變成靴子落地。公司發展空間還是有的,和同行相比,公司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較低,并且未來很多新建工廠會放在海外,來規避海外關稅風險。過去幾年,公司一直沒有停止在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布局工廠,只要成本控制好,中國手套企業走到哪里都有一席之地。”
被問及心腦血管事業部未來發展預期,藍帆醫療董事、心腦血管事業部總經理于蘇華當天稱,在整個藍帆的整體收入中,心腦血管事業部的收入貢獻大概是20%以上,“2024年該業務全年目標是要在行業增速(10%-15%)基礎上再增長10%。目前看來,這個增速是可以達到的。心腦血管行業的增長呈現逐季提升態勢。”據其介紹,公司近幾年投入的部分創新產品陸續獲批,“這些產品目前還沒有進入集采或集采價格相對有保證,公司心腦血管事業部的毛利率后續將進一步改善”。
針對投資者關心的可轉債情況,藍帆醫療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黃婕表示,公司對可轉債這塊持開放態度,會考慮包括下修轉股價格、修改募集說明書條款等在內的多種方式。實際上,公司已于5月20日公告向下修正“藍帆轉債”轉股價格,是當前轉股價格的七折左右,“公司需要兼顧包含股票和債券投資者在內的多方投資者利益,基于管理層對公司未來業績的預期,隨著業績改善,相信公司后續股價和可轉債表現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小。”
有投資者擔心公司可轉債的評級遭下調,崔運濤表示,目前公司跟評級機構進行持續溝通,暫時不會有降級風險。“穿透公司經營本質情況,上市公司雖然經歷了兩年虧損,但現金流表現仍然是穩健的。同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有很多被低估的有價值的資產,其中不少資產未來可以進行證券化。近期評級機構與公司做了深入溝通,既看到公司經營基本面正在好轉,也看了資產負債表中有將來可變現價值的資產。”
“企業業務多了,資產負債規模越大,公司的融資能力就越強。”鐘舒喬補充稱,“比如柏盛近期剛完成9億元戰略融資,緊接著還有1億融資資金即將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