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藥指數持續走強,中藥板塊目前性價比如何?到了合適的布局時點了嗎?
一、合成生物有望突破中藥產業化瓶頸?
近期中藥板塊的走強或與合成生物新技術有關。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顯示,85%以上的中藥來源于藥用植物。目前國內獲取中藥藥用活性成分主要是從藥用植物中直接提取分離,這種獲取方式受到植物生長緩慢、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季節和氣候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且有些活性成分在植物中含量極低,需消耗大量藥材,有些屬于珍稀瀕危植物。
上述特點,成為中藥產業化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高效而可持續地獲取中藥活性成分,成為突破中藥產業化瓶頸的關鍵。
在此背景下,合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成為打開中藥產業化發展空間的一把“鑰匙”。實踐證明,通過生物合成,在微生物中重構中藥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徑,調控代謝流,優化發酵條件能實現中藥活性成分的高效綠色生產,有助于提升中藥的提取效率和藥效,增強市場競爭力。
合成生物學技術目前也不僅僅只是“空中樓閣”的概念,而是在快速產業化的過程中。根據麥肯錫發布的報告,預計到2026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場規模將達到307億美元,而在2030至2040年間,合成生物技術每年帶來的經濟影響可能達到1.8至3.6萬億美元。這一預測不僅顯示了合成生物技術的商業潛力,也為中藥板塊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數據來源:麥肯錫)
二、中藥板塊中長期投資邏輯
1、政策支持:中藥行業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包括《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等政策的出臺,為中藥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 市場需求廣闊:中藥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治療理念。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健康意識的提升,中藥在慢性病治療和健康管理方面的應用需求持續增長。
3. 技術創新:合成生物技術的發展為中藥現代化提供了技術支撐,有助于提升中藥的提取效率和藥效,增強市場競爭力。
4. 行業整合:中藥行業的整合趨勢明顯,優勢企業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提升行業集中度,汰弱留強,優化市場競爭格局。另外,具有悠久歷史和品牌的中藥企業,通過品牌影響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業績持續增長,從而推動股價表現。
三、現在是配置中藥板塊的時點嗎?
招商證券的研報指出,中藥板塊在2023年實現營收3721億元,同比增長6.4%,歸母凈利潤336億元,同比增長38.6%。研報認為,中藥板塊平穩度過了高基數壓力,盈利水平和分紅顯著提升。中藥板塊的長期成長性依然明確,相關支持政策頻繁出臺,行業利好不斷。(來源:招商證券)
有業內人士表示,近期中藥板塊表現好于整體醫藥板塊,背后的邏輯在于受中藥業績預期驅動。中藥板塊由于2023年一季報基數較高導致2024年一季報增速相對較慢,2024年二季度有望迎來業績拐點、2024年三季度有望加速。另外,醫藥政策回暖跡象明顯,尤其是創新中藥相關政策。中藥具有穩定增長、估值低、高分紅等特點,為醫藥行業中難得符合市場方向的子行業;ASCO盛會將會在5月底開始,國內多家創新藥企將會亮相,形成巨大催化劑。
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借道中藥ETF(159647)及中藥ETF聯接(A類:016891,C類:016892),布局中藥價值回歸,把握板塊投資機遇。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