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婷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自2020年以來,非洲多國至少出現了13次軍事政變或未遂政變,其中尼日爾、馬里、加蓬等5個國家的軍方成功奪權上臺。2024年5月19日,非洲第二大國家剛果(金)發生政變企圖,很快被挫敗。不過,這個中非大國的政變出現新特點,被捕嫌疑人中包括多名外國公民。
剛果(金)軍隊發言人19日宣布,安全部隊當天成功鎮壓了一次未遂政變。軍方稱,19日凌晨,一群約50名身著迷彩服的武裝分子襲擊了總統府,以及副總理、國防部長和一名有望成為議會議長的高官官邸。同一時間,從首都金沙薩發射的彈藥落在了一河之隔的幾公里外的鄰國,造成多人受傷。
安全部隊在3個小時左右就完全平息了局勢,期間發生槍戰。1名拒捕的政變領導人克里斯蒂安·馬蘭加 (Christian Malanga)被軍方擊斃。另有1名參與者和2名警察死亡。軍方還現場逮捕了近50人,其中包括至少3名美國公民,以及至少1名英國公民。
剛果(金)當局確認,政變領導人是41歲的馬蘭加。他是一名美籍剛果(金)人,在幼年時以政治難民身份隨家人移居美國。2006年,馬蘭加返回剛果(金),加入軍隊,次年還被授予上尉軍銜。但隨后他從政遇挫,于2012年返回美國,并創立剛果聯合黨(UCP),召集反對派人士回國參加競選。他指責剛果(金)當局“腐敗和管理不善”。他還自稱流亡政府總統。

據剛果(金)軍方,在現場被捕的嫌疑人中,至少3人持有美國護照。除了馬蘭加,還有2名白人男子,其中一人名為本杰明·扎爾曼-波倫(Benjamin Zalman-Polun),另一白人男子(姓名不詳)持有英國國籍。
幾家非洲媒體報道稱,本杰明·扎爾曼-波倫是一名醫用大麻貿易商,他還參與了莫桑比克的采礦業,與被擊斃的馬蘭加是商業伙伴。
美國駐剛果(金)大使露西·塔姆林 (Lucy Tamlyn) 對政變企圖表示“震驚和擔憂”。她同時承諾,最大程度與剛果(金)政府合作,以調查美國公民的參與情況。
剛果(金)埃布特利研究所政治分析師特雷索·基班古拉(Tresor Kibangula)對路透社表示,政變被快速鎮壓,這表明它并未構成重大威脅,但政變者輕易襲擊了安全等級很高的領導人住所等目標,這一事實令人擔憂。
此次政變發生之時,正值剛果(金)總統費利克斯·齊塞克迪焦頭爛額之際。兩年來,在具有戰略意義以及豐富礦藏資源的該國東部地區,剛果(金)政府深陷與叛亂組織M23的戰斗。近日,齊塞克迪政府還驅逐了聯合國維和人員,指責他們“效率低下”。
而在內部,在贏得連任近半年后,齊塞克迪仍未能組建新政府。2023年12月,齊塞克迪再次當選總統,但反對派認為選舉缺乏合法性。而在國民議會的席位分配上,執政聯盟內部爭論不休。齊塞克迪還被迫推遲了原定于5月18日舉行的內部議會投票。
據世界銀行數據,剛果(金)是非洲大陸第二大、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國家。盡管擁有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但它卻是全球最貧窮的五個國家之一。
剛果(金)有“世界原料倉庫”之稱。它是全球最大的鈷金屬生產國。鈷廣泛用于航空航天、機械以及新能源電池等方面。剛果(金)也是高科技產品離不開的鈳鉭鐵礦儲量最多的國家,還是全球第三大銅生產國。此外,它在黃金、工業鉆石、鋅、錳、錫、鍺、鎢、鎘、鎳、鉻等儲量也頗為可觀,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