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岳笑笑
日前由天津大學牽頭的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簡稱“腦機海河實驗室”)集中發布多個簽約揭牌合作項目,并參與設立腦機海河實驗室基金,規模10億元。
至此,我們看到高校愈發成為創投圈一支新力量: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如你所見,越來越多的高校走進創投圈,這是科技成果轉化大潮席卷下的一幕。
天津大學牽頭實驗室,10億腦機接口基金落地
先從腦機海河實驗室說起。
去年3月,由天津大學牽頭,腦機海河實驗室在天津高新區正式揭牌。實驗室成立的初心,即充分發揮天大醫工院腦機科學優勢,聚焦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領域核心技術,重點面向臨床醫學與神經工程、特種醫學與人機工程等重大領域的工程應用,探索在世界領先的技術。
有了天津大學在腦機交互相關領域的優勢加持,如今,腦機海河實驗室已經成為我國腦機交互領域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近日在簽約儀式上,這里集中發布了多個簽約揭牌合作項目,包括為牽頭發起成立的京津冀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產業聯盟正式揭牌、與北方微電子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等。
其中最為創投圈所關注的,當屬設立10億元腦機海河實驗室基金。在這背后,除了腦機海河實驗室,還站著天津濱海高新區管委會、河西區政府、中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天津市海河產業基金、天津合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和國資力量。
這是國內首支面向腦機接口產業發展的專項基金,旨在建立“科學家+企業家+政府+投資人”的創新投資模式,撬動社會資本支持腦機全產業鏈發展,賦能初創企業快速成長。
“我們正在以腦機接口創新產業為‘線’,帶動金融鏈、創新鏈、產業鏈環環相扣,齊頭并進,” 天津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腦機海河實驗室副主任倪廣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實驗室將繼續高標準打造優質載體,依托濱海高新區與天開高教科創園,謀劃布局天津市腦機未來產業先導區,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為構建創新開放的生態圈積能蓄勢?!?/p>
悄然間,天津大學的身影密集出現在創投圈。猶記得今年初,天開九安海河海棠50億科創母基金簽約發布,由九安醫療、天開集團、海河產業基金、天津大學北洋教育發展基金會與北洋海棠基金共同在天開園設立。
還有去年10月,天津大學建校128周年之際,天大北洋海棠新能源新材料創投基金宣布設立,一期規模5億元,通過完全市場化管理方式,投資具有高成長性的新能源和新材料企業,進一步形成優勢學科與資源互補,并投向天大師生創業項目。
高校搶著做VC
時至今日,高校愈加積極地闖入VC圈。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上周,香港科技大學宣布投放5億港元成立「紅鳥創新創業基金」,并將吸納市場投資伙伴,與港科大共同創立價值達20億港元的風險投資基金,專門服務于港科大師生科技成果轉化,鞏固港科大作為創新企業搖籃的定位。
早在2019年,港科大就曾成立創業基金E-Fund,目前資金管理規模為1億港元,投向師生及校友初創公司。截至今年4月,E-Fund已投資了19家公司,總估值超過20億港元,并吸納了逾4億港元融資。總體看來,港科大已孵化超過1747家初創企業,創造了逾4000億港元的經濟效益。
今年初,浙大科創集團、浙江浙大啟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國資力量,共同出資設立約1億元的啟真浙創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投向中早期科技創新型項目、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項目,構建浙大校友和產業發展共同體。此前,浙大旗下科創平臺浙大控股曾和中金公司共同發起30億元的中金浙控傳智科創基金,并作為LP聯合發起硬科技科創基金,動作密集。
去年末,又一支復旦系VC基金——復旦科創母基金落戶上海徐匯區,由復旦大學聯合徐匯區政府、市屬國企及市場化機構等共同發起設立,首期規模預計10億元,全力構建校內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圈”。
這只是冰山一角。去年,上海交大-大零號灣科技創新基金、中南校友惠湘基金、南開大學新開湖基金等紛紛成立。時間線進一步拉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西湖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十多家高校早已經立股權投資基金。
新選手還在入場:今年初,香港大學首次作為LP勇闖創投圈,出資了港科大李澤湘教授所成立的東莞清水灣二期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堪稱“夢幻聯動”。
“高校做VC已經不稀奇了?!币晃槐本┩顿Y人表示,隨著對源頭創新的關注度提高,VC/PE紛紛盯上高校實驗室里亟待轉化的科研成果,圍獵一支支創業軍團。越來越多的高校意識到,與其等待被挖掘,不如借助近水樓臺的優勢,主動出擊,親身投入科創大潮。
另一方面,在募資艱難的情況下,主動站出來的高校基金,已經成為社會資本重要的源頭活水?!敖衲隀C構的錢普遍不容易拿,我認識的一些創始人,都是通過校友牽線先拿到母校投資?!?/p>
這一幕仍在熱鬧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