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治邦
作為國資背景信達投資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ST同達(600647.SH)面臨退市的命運讓人唏噓不已、面對此種困局,一眾中小股東也坐不住了。據近日公告顯示,郭慶輝、曹艷蕊、季明華、寇曉娟、劉育才、李鍵、龍佩、任英磊、田野、汪涵、楊鐵、于華、王志盛、周昭瀚等十多名股東提議擬6-9億回購股票。
在資本市場“國九條”時隔十年再升級的背景下,對公司治理、內部控制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部分上市公司因經營意外的因素出現披星戴帽的情形,部分公司甚至面臨退市。從投資價值的角度來看,一旦失去證券市場的夾持,公司自然沒了資本市場的溢價,而此前的投資者正是基于資本市場的交易價值購入股票,一旦退市自然面臨著巨大的損失。在退市數量越來越多的情形下,從投資者的保護角度而言,必須要有一個妥善的處置。
以*ST同達為例,公司先是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人民幣1億元,公司股票因此于2023年5月5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4年4月30日,公司披露了 2023年年度報告,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 2023年度財務報表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第9.3.11條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已觸及上述規定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終止上市情形。目前進展來看,交易所已經作出《關于擬終止上海同達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
回顧*ST同達過去2023年的資本歷程,公司先是在2023年四季度獲得了資產贈與,公司股價因此收出超10個連續漲停板,外界普遍認為退市危機得以緩解。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賬面躺著4.63億元的貨幣資金,流動資產更是高達9.05億元。即使到了2024年一季報,公司賬面仍躺著3.46億元現金,流動資產高達7.75億元。可見*ST同達是在嚴監管背景下的非典型退市,其具備一定的經營能力。
不過,對于*ST同達的中小股東而言,喪失了上市地位,手中持股的價值自然大打折扣。一旦退市,重新恢復上市更是遙遙無期,而一個股民背后往往站著一個家庭,結合社會穩定因素和公司基本面,如果是非經營因素導致的退市,是否可以考慮給廣大中小投資者一個合理的退出價格?作為上市公司以及控股股東的角度,其處于天然的優勢地位,由其出面完成收購或回購自然再合適不過。
隨著年報披露結束,又有一批上市公司即將告別A股市場。據統計,今年以來,包括*ST保力、*ST世茂、ST中南、*ST三盛、*ST越博、*ST美尚、ST中南、*ST左江、*ST太安、*ST中期、*ST美盛、*ST商城、*ST同達、*ST碳元、*ST民控、ST貴人、ST星源、*ST新海、*ST博天等超20家上市公司收到了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或退市通知書。
一家公司的退市往往意味著數千個、數萬個家庭財富的蒸發。嚴監管、嚴退市固然沒錯,但資本散場時也應當在恰當的范圍內給中小投資者留下退出的路徑。因此,對于有經濟實力或大股東有經濟實力的公司,監管部門是否可以給出“回購”或收購的指導,甚至可以強令具備條件的上市公司以發行價回購投資者的持股?如前文提及的那樣,中小股東相較于上市公司或控股股東有著鮮明的抗風險弱的特點,必須給與他們足夠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