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金銀銅等大宗商品的期貨價格再創新高。
英為財情數據顯示,5月20日下午六點左右,COMEX黃金期貨6月價格上漲1.17%至2445.8美元/盎司,盤中最高升至2454.2美元/盎司,創歷史高位。
同期,白銀期貨7月價格上漲3.2%至32.26美元/盎司,創11年以來新高;銅期貨盤中上漲2.83%至5.2美元/鎊,創歷史新高。
國內A股貴金屬板塊持續走高,多只股票一字漲停。
萬得數據顯示,截至當天收盤,貴金屬指數上漲4.85%。湖南白銀(002716.SZ)、盛達資源(000603.SZ)、四川黃金(001337.SZ)等股票漲幅均超10%。
黃金珠寶指數也相應升高,上漲5.82%。其中,曼卡龍(300945.SZ)上漲13.66%至12.4元,豫光金鉛(600531.SH)上漲10%至7.92元,玉龍股份(601028S.H)上漲9.93%至12.18元。
各大品牌金店的黃金零售價普遍調漲,最高上漲9元/克。其中,老廟黃金的金價上漲9元至746元/克;周大生、周大福等金價上漲4元,均為743元/克。
接受界面新聞采訪的多位業內分析師表示,歐美央行降息預期上升、地緣政治沖突升溫等,是導致此波金銀銅期貨價格上漲的共同因素之一。
近日,美國公布數據稱,該國4月核心CPI同比降至3.6%,為三年以來最低,環比增速六個月來首降,市場提升了對后續降息的期待。歐央行發布4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稱,歐元區通脹率有望在明年回落至2%,因此歐洲央行可能將在6月降息。這對大宗商品的價格也帶來了提振效果。
“在降息確定性提升的前提下,市場預計全球宏觀需求將因美元流動性改善而增強,另外由于人工智能的爆發式增長對算力的需求強度持續增大,電力相關應用領域的貴金屬市場也隨之受到市場熱捧,也成為強化了貴金屬市場基本面的重要因素。”卓創資訊研究院研究員曹慧表示。
上海鋼聯分析師肖傳康對界面新聞表示,除了上述共性因素之外,從市場需求來看,黃金白銀等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出于保值避險的需求。
5月上旬,央行發布最新官方儲備資產數據稱,截至4月末,中國央行黃金儲備達到7280萬盎司,較3月末增加6萬盎司,實現“18連增”。
在美債收益率波動加大的背景下,央行增持黃金儲備,意在優化和多元化官方儲備資產結構,提升儲備穩定性,增強外圍風險抵御能力。
4月30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4年一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一季度全球黃金需求總量(包含場外交易)同比增長3%至1238噸,是自2016年以來最強勁的一季度需求表現。
報告顯示,來自場外交易市場穩健的投資需求、全球央行的持續購金以及亞洲買家日益高漲的需求,共同推動一季度黃金均價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070美元/盎司。
黃金供應方面,金礦產量同比增長4%至893噸,創一季度新高;回收金總量創下自2020年三季度以來的季度新高,同比增長12%至351噸。
銅價走高,除了宏觀經濟之外,供需緊張也是支撐因素之一。
肖傳康表示,基本面上,銅供應依然存在較多擾動,市場投資者看漲心態也較為明顯。
今年以來,巴西法院暫停了淡水河谷旗下Sossego銅礦許可證、剛果(金)Commus Sas銅鈷礦所生產的部分產品被查出輻射含量超標被迫關閉。
中信期貨認為,從全球銅礦產能周期來看,2024-2026年全球銅礦新增產量偏少,國內外銅冶煉新增產能規模較大,銅礦重回趨勢性偏緊狀態。
談及銅價未來走勢,肖傳康表示,在供應偏緊和市場情緒的作用下,銅價上漲的趨勢依然存在,但目前價格行至高位,需要提防上漲后續乏力和銅價的回調風險。
曹慧表示,黃金價格上漲將強化此前3月以來的黃金超買格局,同時白銀價格的大幅跟漲,令金銀比價水平快速收縮,也反映了宏觀經濟層面,市場對于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影響下的中美利差回升并收窄的可能。
曹慧認為,在貨幣政策轉折到來之前,黃金對貨幣的溢價空間仍存,受短期的市場情緒及突發事件的影響,黃金及相關貴金屬和有色金屬的同漲共振,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主要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