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華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近日,未名醫藥公告稱,收到參股公司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科興”)分紅款項約人民幣2.15億元。
具體而言,據北京科興董事會決議,北京科興按照各位股東在北京科興注冊資本中的出資比例,對截至2023年底累計可分配利潤中的部分利潤進行分配。其中,未名醫藥持有北京科興26.91%股權,可獲現金分紅2.15億元,未名醫藥已收到上述全部現金分紅。
未名醫藥提出,上述分紅款有助于改善公司現金流,但對公司合并報表凈利潤無影響。5月20日,二級市場上,截至午市收盤,未名醫藥報12.4元/股,跌0.72%,最新總市值81.81億。
未名醫藥是A股近兩年的熱點公司,其近期話題來源有二,一是,公司參股了北京科興,而因為新冠疫苗在國內的大規模推廣接種,公司的分紅款令人艷羨;二是,前實控人、前董事長潘愛華瞞著上市公司,聯合杭州強新,試圖轉移核心子公司廈門未名的34%股權。
前述兩個話題之間,還存在一定關聯。2022年10月10日,即在發現潘愛華等人的舉動之后,未名醫藥發布公告稱,將廈門未名持有的北京科興26.91%股權全部劃轉至未名醫藥。股權劃轉完成后,未名醫藥直接持有北京科興26.91%的股權。
截至2023年8月29日,前述工商備案變更登記均已完成。目前,北京科興的股權結構為科興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直接持股73.09%,山東未名直接持股26.91%。這也才有了未名醫藥收到超2億元分紅款。
北京科興、廈門未名、潘愛華之間的故事實則可以追溯至更久。
其中,廈門未名是未名醫藥的公司全資子公司。它的重點產品為神經生長因子系列產品、細胞因子藥物和多肽藥物。未名醫藥的拳頭產品之一——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商品名:恩經復)就來自于廈門未名。這是福建省首個國家一類新藥,主要用于神經損傷修復。
除了擁有主要產品,廈門未名的重要性體現在它手中持有北京科興26.91%股份。這也意味著,如果能控制廈門未名,也就能干預北京科興。
北京科興如今已是國內知名的疫苗公司,它是國內最早推出甲肝滅活疫苗的企業,后來又遇到了新冠疫苗這一歷史機遇。在北京科興不斷發展壯大之際,潘愛華和尹衛東的關系在惡化。此二人的交惡,也迫使潘愛華做出了嘗試轉移廈門未名34%股權等一系列舉動。
潘愛華和尹衛東都是醫藥產業知名的人物。潘愛華是北大教授出身,創立了北大未名集團,從前是未名醫藥實控人。尹衛東目前是科興控股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曾經,潘愛華和尹衛東是好友,北大未名集團還與尹衛東一起成立了北京科興,尹衛東技術入股。
但是,隨著科興控股納斯達克上市時期的股份結構調整,以及后續的退市和私有化,潘愛華的權益被削弱,他和尹衛東的利益之爭也在科興控股的私有化嘗試中徹底爆發。2018年4月,科興控股的主要生產運營實體,也就是北京科興,還傳言被潘愛華剪了電線。
之后,就出現了潘愛華聯合杭州強新試圖轉移核心子公司廈門未名的34%股權的事件。這一舉動背后也依舊是在爭奪北京科興的股權。而與2018年“剪電線”事件相比,潘愛華在2022年5月的前述瞞天過海轉股權則有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據未名醫藥2月19日晚間公告,經依法審理,潘愛華、羅德順利用職務便利,與李鵬飛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其行為均構成職務侵占罪;潘愛華、羅德順利用職務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進行營利活動,其行為構成挪用資金罪。
此外,界面新聞此前報道,據一審判決書顯示:被告人潘愛華犯職務侵占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犯挪用資金罪,判處其有期徒刑5年,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3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
同一時期,被告人李鵬飛、羅德順也受到相應規模的懲處。不過,界面新聞記者獲悉,潘愛華、羅德順和李鵬飛均對職務侵占和挪用資金兩罪的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均不服,堅持無罪辯護意見,已經提出上訴。
從業績面看,未名醫藥近兩年的表現持續不佳。數據顯示,該公司在2023年實現營收4.3億元,同比增長20.36%;實現歸母凈利潤-3.32億元,同比下降2164.66%。企業延續了2022年的虧損局面。
在2023年的虧損原因中,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是主要原因。公告顯示,由于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引發未名醫藥2023年度合并利潤總額減少達到3.15億元。
而針對未名醫藥2023年的財務情況,深圳廣深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在審計后還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體現了對該公司財務狀況的質疑。保留意見事項主要來源于未名醫藥原控股股東的抵債資產價值以及吉林未名公司100%的股權價值問題,這些都是這家公司的歷史問題。
在強調事項中,深圳廣深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提示,杭州強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強新”)變更為子公司廈門未名的股東事件的判決為一審判決,最終判決及后續執行結果尚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