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代財經App
時隔5年,萬眾期待的《慶余年2》終于揭開了自己的面紗。
5月16日晚上,《慶余年2》如約央視八套和騰訊視頻上線,劇集一開篇,便快速揭曉了上一季結尾留下的“小范大人”范閑的生死謎題,迅速將觀眾帶入范閑假死回京后面臨的新局面與新變化。
熟悉的輕喜劇風格,生動的人物塑造,依然是慶余年IP吸引觀眾的不二法寶。
騰訊方面披露數據顯示,上線首日《慶余年2》在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值隨即突破32906,創開播首日歷史最高熱度值,同時也成為歷史上首個開播當日進入騰訊視頻爆款俱樂部的影視劇集。與此同時,“慶余年 劇王”相關話題也隨即登頂微博熱搜。
與極高的熱度相稱的,是《慶余年2》無比火爆的招商情況。
專注在劇集網播廣告數據統計的豆瓣小組“蘿卜走開”發布數據顯示,《慶余年2》上線首日更新5集,集均廣告數高達9個,6個片頭廣告、2個創意中插,還有一個片尾廣告,《慶余年2》廣告招商幾乎全部鋪滿,涉及湯臣倍健、純甄、百雀羚、度小滿等9個品牌,集均廣告時長高達136s。
這一廣告招商成果遠超同年播出的其他爆款劇集。“蘿卜走開”小組組長來看月向時代財經分析指出,《繁花》《南來北往》《與鳳行》是今年網播硬廣數據最好的三部劇集,其中僅有《繁花》在集均廣告數上略勝《慶余年2》一籌,達到10個。但如果從集均廣告時長來看,《慶余年2》遙遙領先,比時長排名第二《繁花》的96.63s多出39.37s。
“廣告時長會限制廣告數量,像片頭廣告、片中廣告,是不能無限制時長的,會讓觀眾起厭煩心理。比如其他劇中間插入三個創意廣告,每個8秒,合計才24秒。但《慶余年2》一個創意廣告就有43s,直接把時間都占完了,數量上就必須有所限制。”來看月表示。
此外,來看月進一步指出,廣告位置不一樣,報價也不一樣。一般情況下,中插廣告的報價普遍較高。且從創意廣告一集換一個品牌來看,這個位置肯定是廣告商互相爭搶的。以此判斷,來看月認為《慶余年2》的招商符合預期,無愧“劇王”之名。
在冠名商層面,《慶余年2》更是擁有總冠名純甄、聯合贊助百雀羚、領銜特約京東超市,以及特約合作東阿阿膠、TCL、OPPO、麥吉麗等4個層級合計7家公司冠名贊助。在看到這一結果后,網上有聲音戲稱道:“現在就連廣告贊助商都要爭番位了。”
爆火的《慶余年2》未來還有望在未來貢獻大量會員增量。以《繁花》為例,騰訊在最新發布的一季度財報中重點指出,《繁花》等熱門自制電視劇和動畫帶動長視頻付費會員數同比增長8%至1.16億。以此換算,一季度騰訊視頻新增付費會員數超過928萬。
廣告招商、冠名合作、會員拉動,一波又一波的收益,仍在持續放大《慶余年》這一爆款IP的商業價值。站在幕后推動這一男頻網文改編的騰訊,也已從中賺得盆滿缽滿。
《慶余年》有多賺錢?
《慶余年2》能夠擁有現在的成績并未出乎市場預料。2019年11月,該劇集第一季登錄騰訊視頻、愛奇藝等網播平臺后,隨即成為騰訊投向網生劇集市場的一記重磅炸彈。
官方最新披露數據顯示,《慶余年》第一季累計播放量超過160億,在豆瓣上得到網友7.9分的高分評價,背后打分人數超120萬人,全網排名TOP3。據燈塔專業版統計,《慶余年》曾37天登頂全網正片播放市占率榜單,最高單日播放市占率高達37.04%。
劇集的爆火推高了《慶余年》的商業價值。不過官方并未對《慶余年》招商及會員拉動數據做出詳細披露,但即便如此,市場依舊可以從紛雜的信息中找到判斷其IP價值的蛛絲馬跡。
在《慶余年》熱播之時,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兩個聯播平臺共同推出針對該劇的超前點播服務,上述兩個長視頻平臺的VIP會員可以選擇花3元多看一集,或者支付50元始終多看6集。
向已經付費成為會員的用戶提供新的收費服務,愛奇藝和騰訊視頻此舉隨即引發諸多爭議,相關話題也曾一度沖上微博熱搜。但這并未阻止《慶余年》從中獲益,據藍鯨TMT報道,《慶余年》在騰訊視頻與愛奇藝兩個平臺上的超前點播收入高達1.45億元。
反映在財務數據上,《慶余年》亦對相關公司業績有明顯拉動。騰訊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騰訊視頻業務付費會員增長至1.06億,視頻業務全年運營虧損減少至低于行業的30億元以下。IP持有方閱文集團也在2019年實現營收83.48億元,同比增長65.7%,增速為近年來最高。
即便五年之后,《慶余年》的市場影響力仍未消散。劇集第二季在上線之前,在騰訊視頻的預約量就已經超過1700萬,成為全網首部突破千萬預約量級的影視劇集。此外,為幫助觀眾回顧之前的劇情,騰訊視頻在5月7日上線了更為精簡緊湊的第一季特別版,并單獨做了廣告招商。
據來看月統計,《慶余年》第一季特別版合計插入78個網播廣告,覆蓋純甄、小米、京東、達喜、TCL、OPPO、同程旅行等15個品牌,集均廣告數達3.13個,總時長555秒,集均時長22.2秒。
作為一個已經上線了5年的老劇,《慶余年》第一季特別版的廣告數量、時長甚至超越了市面上絕大部分同期播出的影視劇集,近一個月來幾乎僅遜于《春色寄情人》及《與鳳行》。
在劇集爆火帶來的直接收入之外,這一爆款IP的影響力還在其他領域得到體現。閱文方面此前放出的數據顯示,在劇集第一季播放期間,《慶余年》原著在起點讀書App上的在線閱讀人數、單書在線閱讀收入增長50倍。
與此同時,閱文亦有意從更多維度探索IP開發的新模式。2022年3月,閱文授權盛趣游戲開發的3D MMORPG游戲《慶余年手游》正式上線,并隨即開展影游聯動,打出“慶余年1.5季”的概念,將游戲產品塑造為承接兩部電視劇的過渡內容,將粉絲對于續作的關注轉化為手游的流量。據伽馬數據測算,上線兩個月時間累計流水近2億元。
與此同時,時代財經獲悉,在閱文內部,《慶余年》不僅是一個影視項目,也是一個公司級項目。目前《慶余年》短劇已經在開發中,閱文通過與騰訊視頻合作,達成長短劇聯動形成互補;《慶余年》小游戲也將和劇集同步上線。同時,線下消費也成IP擴展的重要板塊,相應的盲盒手辦、軟周邊、卡牌等更豐富的衍生品已經開始發售。
大文娛布局變陣,騰訊獨占《慶余年》
不過,對騰訊來說,最為重要的或許是《慶余年》為其IP商業化的探索提供了范本。
在IP商業化方面,騰訊已經做過多年探索。早在2011年,時任騰訊副總裁程武就曾在互聯網行業內率先提出“泛娛樂”概念,即基于移動互聯網對 IP 進行多種形態的孵化與開發。在這一理念的號召下,他推動騰訊在單一游戲業務基礎上,先后開啟動漫、網文、影視等業務板塊,從而構建起騰訊的泛娛樂業務矩陣。
如2013年,程武與脫離盛大文學的吳文輝共同推動了騰訊文學的成立。兩年后,在騰訊的主導下,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合并成立閱文。
同樣是在2015年,程武還成立了騰訊影業,以此開展騰訊在影視內容制作上的嘗試。只是缺乏專業制作能力的騰訊影業,最初幾年無甚成效。直到2018年,已經上市的閱文以155億元巨資收購IPO未果的專業影視制作公司新麗傳媒,能力缺口才被補上。
至此,棋局終于已經布好,程武尚欠一場成功證明自己的判斷。
而作為騰訊影業、閱文集團、新麗傳媒三大板塊首次深度融合的練兵之作,《慶余年》的成功為騰訊影業聯通多方利益,整合復雜產業鏈打下了樣板。自那之后,程武成功扭轉內部在影視業務上各自為戰、單打獨斗的局面,走上復制更多《慶余年》的康莊大道。
2020年10月,騰訊影業、閱文集團、新麗傳媒共同召開發布會,合體結成騰訊新文創領域的“三駕馬車”,并接連打造出多個爆款。2021年開年,《贅婿》用1個月時間拿下50億播放量,創下彼時愛奇藝熱度值攀升最快劇集紀錄;2022年開年,《人世間》在央視1套首播觀眾規模近4億,大結局收視份額更是高達15.47%,創下近十年的歷史新高。
但在這個過程中,整個騰訊體系內部業務整合的問題也隨之浮現。這兩部由騰訊系企業孵化、制作的爆款劇集,卻交由騰訊視頻競爭對手愛奇藝獨播,并為之帶來了不少數據、口碑上的轉化,以至于反而擠壓了騰訊視頻的市場空間。
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向時代財經分析表示,出現這種情況,已經不能簡單的用市場化運作價高者得進行理解,而是不同業務板塊的協同出現了問題。“如果騰訊體系內產出的內容最終成了競爭對手的嫁衣,那即便有金錢上的回報,對整個集團來說也不是最高效的做法。從這個角度看,更深度的整合勢在必行。”向凱說。
2022年2月,騰訊再次調整內容板塊布局,騰訊影業主體部分從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被調整進入CDG(企業發展事業群)。
調整后,騰訊影業將重點聚焦時代旋律作品開發,原有強商業屬性的IP影視化開發將交由新麗傳媒、閱文影視、騰訊動漫負責。2023年底,閱文又斥資6億元收購騰訊動漫,自此商業屬性的IP影視化開發工作已完全交由閱文。
而程武也已功成身退。2022年6月,騰訊集團發布內部郵件宣布,程武不再擔任騰訊影業CEO;次年5月,程武又因病宣布辭任閱文CEO等職務。接替他的侯曉楠,是騰訊第一批校招生,歷任移動QQ、QQ空間、騰訊開放平臺等多項業務管理崗位。據媒體報道,侯曉楠尤其擅長打破部門間的隔閡,理清利益關系。
這些調整反映在《慶余年2》的開發上,體現為出品陣營的變化。騰訊視頻明確出現在了《慶余年2》出品方的第一位,它取代的正是“三駕馬車”時期項目官宣時騰訊影業的位置;《慶余年2》也成為騰訊視頻獨播的劇集。
在向凱看來,經歷這一系列調整之后,騰訊在影視文娛板塊的布局變得更為清晰。“未來騰訊主體在內容領域的側重更多的是放在互聯網開放平臺之上,做內容的載體。而內容IP的孵化、供給則集中剝離到閱文體系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