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慧東
5月17日,界面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參加了陜西能源(001286.SZ)2023年度股東大會。
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審議2023年年度報告及其摘要的議案》等。出席對象為在股權登記日持有公司股份的普通股股東或其代理人;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見證律師等。
股東大會結束后,公司股東與陜西能源董秘徐子睿就企業煤礦產能、是否實施股權激勵、提升安全生產能力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根據公司股東提問,截至2023年末,陜西能源下屬4座煤礦,核定煤炭產能共計3000萬噸/年,其中,已投產產能2200萬噸/年,在建項目中,園子溝煤礦東翼(200萬噸/年)也已于一季度投產。目前公司已投產產能是否為2400萬噸/年?
徐子睿表示,截至年報發布日,公司已投產產能為2200萬噸/年。因為實際產能會根據礦的情況與核定產能有一定差異。這兩年因為煤炭供應緊張,監管對核定產能實際的執行情況會給予一定冗余,公司也會根據監管環境和采掘的實際條件盡量滿足年產需要。
另一位來自廣東佛山國聯證券的股東提問表示,自己的客戶曾中簽過陜西能源,公司股價有段時間曾跌破發行價。“公司業績不算差,股價低迷有點說不過去”,目前公司高管是沒有持股的,公司為什么沒有實現員工的股權激勵?
對此,徐子睿表示,去年陜西能源作為國內首批股改工作制試點企業走向上市,從上會到發行也就一個月時間,上會前曾經準備啟動股權激勵,但臨近上市時根本來不及實施相關方案。去年公司上市后,也在研究這方面進一步的戰略安排,當然因為國企也要履行監管部門的相關程序,下一步將會根據管理部門意見實施具體方案,目前還沒有披露股權激勵的相關信息。
上述股東追問,公司年報處罰及整改情況一欄顯示,公司下屬子公司行政處罰被處罰款合計超過1100萬元,“煤礦最怕安全事故,怎么加強管理,杜絕安全事故?”
對此,徐子睿表示,陜西能源下屬子公司合并口徑有28家,主要企業都是涉煤涉電,有安全環保的壓力,“總額1000萬元的罰款分到各子公司,在行業里算比較好的。”圍繞安全環保工作,公司層面非常重視。圍繞安全環保工作,公司在技術方面、人力保障各個層面加大投入,同時強化對子公司管理層和實操層面員工在安全管理問題方面的培訓、教育。隨著國家對安全環保工作的重視,特別是對于礦業采掘類企業,國家的監管政策一直處于高壓態勢,我們也要客觀面對這一監管形勢,配合監管層監督的同時,力爭通過專業指導提升安全環保工作水平。
針對上述股東提問,上市公司很多子公司納稅額相差比較遠,在10%-20%不等的原因。
徐子睿表示,上市公司權屬部分公司可以享受西部大開發、科技型企業的政策,子公司會根據不同性質履行不同的稅率,這個差異是合理的。
2023年,陜西能源實現營收194.53億元,同比減少4.1%;歸母凈利潤25.56億元,同比增長3.30%。
國投證券研報此前預計公司營收190.26億元,實現凈利潤25.97億元;中原證券研報預計公司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28.05億元。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56.40億元,同比增長10.39%;歸母凈利潤9.87億元,同比增長15.30%。

Wind數據顯示,根據最新收盤股價、總市值(億元)、總收入(億元)、凈利潤(億元)、ROE(%)、Beta(最近100周)多項指標綜合比較,陜西能源在同業綜合比較中排名第10位.

截至5月17日收盤,陜西能源報10.44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