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二研究 柒玥
排版|Cathy
監制|Yoda
大面積裁員、使用預制料理包,曾經的網紅高端面館連鎖品牌和府撈面深陷風波。
2012年,和府撈面以一碗“書房里的養生面”打開市場,其創始人李學林在面館賽道另辟蹊徑,門店設計引入了“書房”概念,走“高端”路線,并投入重金打造供應鏈和中央廚房;這使得和府撈面在眾多面館中脫穎而出。
創立和府撈面之前,李學林曾經營江蘇手機零售行業的龍頭企業。公開信息顯示,2016—2022年,和府撈面共吸引6輪融資,總金額超16億元。
李學林曾透露,和府撈面的目標是在未來10年內實現萬店目標,并且已經將重點放在餐飲、零售和供應鏈的全面覆蓋上。然而,這個目標的進展并不順利。
2023年末,和府撈面宣布開啟“找朋友、出海去、向下沉、深布局”集團戰略,未來三年將尋求“5000+事業合伙人”進行聯營,計劃開設2000多家和府撈面門店,以及1500多家阿蘭家門店;李學林這種大規模的擴張模式卻引發業界質疑。
一方面,和府撈面在擴張過程中面臨著租金價格上漲的問題,這可能會對其財務狀況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有媒體報道稱,和府撈面的門店沒有拉面師傅和廚師,面是工廠里出來的,澆頭基本也是預制的,只需要加熱,湯則是料理包加水兌出來的。
從產品定價來看,和府撈面主要走中高端路線。和府撈面的創業初期,李學林曾制定了三條高壓線:絕不能用不明原料、絕不能出現過保產品、絕對不允許違規操作。如今,和府撈面屢被曝光使用料理包和預制菜,已經與其宣稱的“書房里的養生面”的品牌形象背道而馳,也踩到李學林的“3條高壓線”。
料理包與預制菜風波之外,和府撈面的財務狀況也不容樂觀。
在過去三年,和府撈面累計虧損超7億。李學林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2023年“降價”后,品牌的銷售額比2022年增長超過50%。盡管和府撈面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扭虧為盈,但距離李學林的萬店目標仍很遙遠。
據報道,和府撈面的香港門店開業計劃已經推遲了七年;而且在過去的10年里,和府撈面的主要目標尚未完成。
此外,和府撈面的負債率也從2021年的61.69%提升至2022年的75.1%,這意味著和府撈面持續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
2024年4月,和府撈面曾爆大面積裁員傳聞。和府撈面方面回應裁員傳聞稱,這是為了優化和降本增效,屬于正常操作;但市場正面用腳投票。
年初接受采訪時,李學林曾表示對2024年的期待是提速;以開店數量來說,他希望未來三年,在中國包括東南亞開到1500家門店,“和府撈面千店的目標有望在2024年年底或者是2025年上半年完成”。
但是,上市計劃受阻、經營業績不佳、擴張模式爭議,“2000家門店”目標也在承壓,李學林距離他的擴店目標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