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睿思網
近日,上海酒店投資市場再度完成一單大宗交易——一名本地個人投資者,成功購入位于上海中興路板塊的秋果酒店。
資料顯示,該秋果酒店項目實為秋果酒店上?;疖囌镜?,坐落于共和新路中興路口,總面積5417平方米,包含底商及三層酒店空間,由秋果品牌運營,于2021年初開業。
值得一提的是,該門店也是秋果酒店全國百店布局下,在上海的首個落子項目。該門店的開業,不僅意味著秋果酒店基本完成了全國核心商業城市的覆蓋,也推動了秋果品牌在長三角地區的開拓進程。
只不過,如此極具里程碑意義的項目,依然在運營了三年后選擇易主。本次交易價暫未公開披露。
秋果酒店的成交背后,是上海酒店投資市場的持續升溫。
據戴德梁行統計數據,2023年上海大宗交易市場中酒店成交金額占比達11%,而在2022年這一數字僅為1%;另據仲量聯行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上海錄得93.2億元的酒店總交易額,占中國內地酒店投資交易額的39%。
進入2024年,投資者對上海酒店資產的熱情依舊不減。1月,德祥地產出售上海漕河涇萬麗酒店予現有股東。3月,瑞安1.05億元出售上海蟠龍酒店予青浦徐涇。
據仲量聯行統計,2024年一季度全國酒店交易總額約為31.4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41%。當中,一線城市酒店交易額占總比66%,其中上海市場成績亮眼,其酒店交易總額超過全國五成。
可以預見的是,上海酒店的大宗交易事件,還會在未來一定時間內不斷發生。
近期在社交媒體上,就流傳著一份上海最新待售酒店清單,當中僅“比較方便操作的酒店資產”就包括31家,不乏過去幾年一直“叫賣”的老面孔,也有上海新天地安達仕酒店等新成員,資產價值從1億元到22億元不等,其中低價資產占比過半。
而從去年以來的數宗成交來看,相關資產交易呈現買家多元化、投資規模小額化等特征。
從2023年以來的酒店投資交易來看,當中有2單交易的買家就來自海外。此外,實業資本、個人投資者也開始闖入該市場。
不得不說,此時正值本次周期中抄底一線市場資產的好機會,以前市場上很難買到的頂級豪華酒店,現在能以相對較低的難度拿下再通過重新規劃運營,可從中獲取不錯的投資收益。
仲量聯行早前亦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隨著國際交流日益活躍、國際航班的增加,中國和世界各國的免簽范圍不斷擴大,國際商旅客源的陸續回歸,也為酒店市場帶來入住率和日均房價的正向增長。
旅游業的復蘇,讓酒店物業價值重新受到重視。加上酒店行業的持續修復,也令國際買家開始選擇進入該市場。
仲量聯行判斷,2024年海內外高凈值人群及家族辦公室、綜合型實業企業或將更積極入市。預計從2024年二季度開始,一個由內資主導、外資回流、聚焦多元化資產類別的投資格局,將推動市場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此外,就資產交易額而言,仲量聯行認為,一季度因缺少機構投資者引領的大型標志性項目,致使總體交易量對比去年同期出現回調;同時,平均單體物業的交易額較小,市場焦點轉向小規模的投資項目。秋果酒店的成交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仲量聯行亦由此判斷,今年可能出現更多低價資產投資機會。市場分析指出,酒店資產交易完成后,“新主人”必然需要對相關資產進行重新改造,再推向市場,體量小的項目,能讓其快速完成改造,盡快重新入市創造收益。
戴德梁行亦表示,于機構投資者而言,“收購-升級改造-提升估值”為其常見策略,體量小、品質佳的精品酒店升級改造成本,以及變換定位、更換品牌和管理公司的難度都相對較低;于個人投資者而言,精品酒店自身具有穩定收益,升值空間可觀,是進行資產配置的優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