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新知 樟稻
編輯丨伊頁
百度的2024年一季度財報,處處寫滿了AI。
當季營收為315.13億元,同比增長1%。這一增速遠不及上年同期的10%,不過在非通用會計準則下,百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2%,達到70.11億元,超出市場預期。
聚焦到百度智能云業務上,李彥宏在財報會上透露,百度云收入為47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6.9%來自外部客戶使用大模型及生成式AI相關服務。
以此計算,當季生成式AI給百度云帶來的收入約為3.24億元。相比之下,2023年四季度外部客戶使用大模型及生成式AI相關服務占百度云收入的4.8%,約為2.74億元。財報還披露,文心大模型的每日API調用量目前約為2億次,而去年12月僅為5000萬次。
可見,文心大模型的API調用量顯著增長,顯示出市場對百度AI技術需求的強勁。生成式AI不僅為百度云帶來了新的收入來源,也增強了百度在技術服務市場的競爭力。
百度在2024年一季度取得了一些亮眼的成績,但云行業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
目前,國內云行業正處于多事之秋,剛剛經歷了“開源還是閉源”的激烈爭論。現在市場在關注百度云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將目光轉向了關于價格的討論。
今年2月,國內云計算領域的老大阿里云宣布全線下調云產品官網售價,平均降價幅度超過20%,最高降幅達55%,屬于歷史上最大的力度。
市場還未完全消化這一降價行動,與之共生的大模型服務價格戰又接踵而至。
5月15日,字節跳動在火山引擎原動力大會上正式發布了豆包大模型,以其超低的價格引發了行業震動。據悉,豆包主力模型的推理輸入價格僅為0.0008元/千Tokens,比行業平均價格便宜了99.3%。
火山引擎的自研大模型服務推出較晚,落后于阿里云、騰訊云和百度云一年多,但在價格上卻卻狠狠博了一把眼球。
對于“大模型價格戰”的說法,火山引擎總裁譚待認為,大模型市場仍在發展初期,遠遠沒到激烈競爭的階段。“池塘有多大,魚就有多大,現在整個池塘還在培養的過程。”降價可以擴大整個池塘的規模。
然而,這種價格上的競爭給包括百度云在內的云廠商顯然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百度在應對價格戰方面并不積極,通過優化成本的方式進行變相抵御——相比一年前,文心大模型的算法訓練效率提升了5.1倍,周均訓練有效率達到98.8%,推理性能提升了105倍,推理成本降到了原來的1%。這意味著百度選擇不直接參與價格戰,而是通過降低成本來保持競爭力。
財報電話會上,沈抖也對此進行了回應。在云產品的定價方面,他認為云供應商調整某些產品的定價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也是我們過去多次觀察到的趨勢。他還指出,由于百度的云產品已經從傳統的CPU云擴展到高價值的AI產品和服務,CPU云定價的變化對百度AI云的發展影響甚微。
對于大模型推理價格,沈抖認為,評估不同模型在不同工作負載下的性價比非常重要,而不僅僅關注表面的價格。言外之意,可能是說字節豆包大模型的技術底子還淺。
目前,生成式AI對百度云業務整體營收的貢獻比例為6.9%,對整體營收的影響有限。如果其他業務表現不佳,這部分增長可能無法彌補整體財務壓力。
在價格戰的背景下,百度需要在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之間找到平衡點。持續的技術創新可以幫助百度云在提供高附加值服務的同時,增強市場競爭力;而有效的成本控制則有助于在價格戰中保持盈利能力。
總之,面對市場上其他廠商的降價舉措,沈抖強調還要評估性價比的重要性,但價格戰作為云市場中無往不利的殺手锏,依然不可忽視。百度云能否在價格戰中保持競爭力,又是否能留住現有客戶并吸引新客戶,仍需時間來驗證。